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见证历史(6-24)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二)

江淮下游吴国、越国,崛起于春秋中期,悠久高贵的贵族血统(因此可以被封国),早期文明的发展传承(参看收藏见证历史(4-11)和遗存对话,解读商代江西大洋洲的秘密),多种文化的融合演化(吴、越,包括江西、湖南等地,是商人溃败后商遗民逃亡的重要地区),富饶的土地,丰富的矿产(江西、安徽铜矿等),先进的影响中原文化的原始青瓷,最重要的是对回归中原文化的向往,造就了文化内涵一致,趋向中原文化风格,又极具地方特色的吴越文化。在实际文化表现中,极富特色的是吴、越同时期青铜器,风格基本类同,如无铭文区别,很难区分。

---青铜鼎,春秋时期,安徽繁昌汤家山出土,高22,口径23.6公分

此器器型为非常典型的春秋青铜鼎标准器形。中原地区、楚地,包括吴越地区,都有发现。整器体现的最大特点是器型规整,装饰简朴,追求实用。

立耳,折沿,方便使用器盖;半圆形腹底,提高加热效率;三兽蹄足,增加曲线美观,同时又显稳固。

纹饰用一圈兽(龙)骨纹及变形兽骨纹间隔(常被称为鳞纹),这种纹饰在商代就广泛使用,包括商代动物玉雕,文化传承明显。

此器铜锈密布,与整器融为一体,色泽过度,十分自然。

很明显,这类鼎是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常用器型,传承于西周晚期,变化不大。

---鸟钮盖鼎,春秋中期,安徽铜陵车站出土,高27.1,口径13.9公分

安徽铜陵为著名的铜矿所在地,商周时期既有采矿的历史,与江西铜矿一起,是吴越青铜文化重要的原料供应地,就如楚地的大冶,中原地区的中条山一样,青铜时期,任何一个强国的形成,离不开丰富的资源,那是一个资源的年代!

此器器型极具吴越特色,小口,腹为鼓形,圆底;平盖,盖上有一圆雕鸟钮;左右一对兽首环耳,前后铸高凸起扉棱;三兽蹄足。

此类器型,吴越各地,出土多件,为极富特色的吴越青铜器独有器型。而鸟形钮,器腹铸扉棱等,都能让人联想到商青铜器的特点。事实上,理解楚地文化及吴越文化,不能回避商文化的传承影响,这个时期,这个地点,文化的交融,正是特点形成的关键。

这件鸟钮盖鼎的纹饰,满布细腻的各类解体龙纹,是典型的春秋纹饰风格。

---吴王孙无壬鼎,春秋晚期,陕西凤翔高王寺出土,高21.6公分

吴王族属的青铜鼎为什么出现在当时的秦国,我们不知,但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故事最多的年代,吴器出现在秦地的情况,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此器器型属于春秋晚期常见青铜鼎形,中原地区以及楚地,都有数量较多的类似鼎出土。纹饰同样春秋常见,密布变形龙纹。这里需要知道,吴越青铜器,春秋中期后才开始出现辅耳。

---凤纹方鼎,春秋晚期,安徽屯溪出土,高22.8公分

西周中期后,中原地区不见方鼎,春秋晚期,方鼎又出现于吴越地区,这是吴越地区的特殊器型,是否有商文化元素的传承?

此器立耳薄,四足矮,似乎不是作为火上蒸煮所用;四隅及每面中间有兽形扉棱。

此器纹饰极富特色,每面两凤隔扉棱相对,凤,花冠,长尾,类似西周昭穆时期流行的凤纹组合,但没有那时凤的曲线流畅度。最富特色的是在鼎两长面对凤的中间,饰有兽形;两短边凤中间饰有逗号形的龙首符号纹饰。这些表现方式与昭穆时期单纯凤纹表现完全不同。在其他吴越时期对凤纹饰中,两凤之间也或有龟形,或有兽形,这是吴越青铜纹饰的独有组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广德青铜句鑃
小隐山房主人:兵刃上的美丽舞蹈—春秋晚期越式菱纹矛及纹饰初探
西周的一种乐曲——铙
晋、楚青铜艺术的交流 ——以东周青铜器“龙身凤”纹样为例
(1)四川博物院,青铜馆(3)
举世瞩目,春秋青铜夔龙纹壶,彰显华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