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仅次于定陵的明代亲王墓中之珍宝(4)
原创 四库全叔 2017-11-17 07:46:59

头面

明代已婚妇女要挽发髻,并根据不同喜好在发髻上插有各种挂佩和发簪,如垒丝金凤钗、金玉珠宝花簪等成套头饰,俗称“头面”。头面的名目、位置、安插方式各有讲究。梁庄王墓出土的头面多至二十余事。除了金花簪和圆形金簪各1件属于梁王的饰物外,其余皆属于梁王妃的用品。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香瓜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1对2件。1件全长16厘米,重31.3克;共存镶宝石12颗,即瓜9(红宝石8、绿松石1),蒂3(红宝石1、蓝宝石2)。另1件全长13.3厘米,重30.3克;共存镶宝石11颗,即瓜9(红宝石8、绿松石1),蒂(红宝石1、蓝宝石1)。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簪头呈带蒂叶的瓜形(上蒂下瓜),边缘一周共有15个镶宝石小托(蒂6、瓜9),中心托镶嵌一个青玉镂空香瓜饰。簪尾较长,是直插式簪。

梅花形金簪、梅花形金镶宝石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梅花形金簪1对2件,两器大小相同,长16.8厘米,分别重28.6克和28.4克。簪顶錾刻成五瓣梅花形花面凸起花芯,花底金焊圆锥形簪尾。梅花形金镶宝石簪1对2件,两件大小相同,均长12.7厘米,一件重24克,另1件重23.6克。簪顶为镂空五瓣梅花形,花芯处金焊一个三立丝椭圆形抱爪托,托内爪镶1颗红宝石。花底金焊圆锥形簪尾。戴时竖插。

金凤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1对2件。一件全长23.5厘米,凤体长8.7厘米,高7.8厘米,厚1.9厘米,重95克。另一件全长24厘米,凤体长8.9厘米,高9厘米,厚1.9厘米,重94.6克。簪头为镂空单立凤,凤站立在一朵镂空的飞云上,飞云下接簪尾,簪尾较长,为“直插式”簪。全器是分件制造,再金焊合成。凤的身、翅、尾、飞云用累丝法制成(飞云上还掐丝作出卷云纹),足用祥丝法缠成,其头、颈及簪尾系锤揲而成。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鸾鸟牡丹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1对2件,1件长15.8厘米,重26.7克,另1件长16厘米,重26.3克。簪头中心托镶嵌的龙空青玉饰作“回首鸾鸟牡丹花”纹。簪尾较长,系倒插式簪。两件簪头的“云尖”朝向及中心托的鸾鸟位置相反,边缘一周有10个镶宝小托。簪头“云尖”向左上翘,共存9刻小宝石,即红宝石5颗,蓝宝石2颗,绿松石2颗。另一件簪头“云尖”向右上翘,存镶8颗小宝石,即红宝石4颗,蓝宝石2颗,绿松石2颗。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云形金累丝镶宝石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1对2件,1件长15.3厘米,重43.4克,存镶6颗大宝石(红宝石3、蓝宝石3);另1件长15.2厘米,重42.5克,存镶6颗大宝石(红宝石2、蓝宝石3、绿色东陵石1)。簪头以双层花丝(掐丝)制作,两簪成对,其簪头的云尖朝向相反。戴时倒插,用以压鬓。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梯形金累丝镶宝石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1对2件,1件全长15.3厘米,重32.6克;另一件全长15.8厘米,重33.8克。各存镶3颗宝石(红宝石2,蓝宝石1)。戴时倒插,用以压鬓。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桃形金累丝镶宝石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1对2件,1件长14.7厘米,重30.1克,存镶4颗宝石(红宝石2、蓝宝石2);另1件长13.9厘米,重29.4克,存镶4颗宝石(红宝石1、蓝宝石2、红色尖晶石1)。戴时倒插,用以压鬓。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圆形金镶宝石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全长12厘米,重14克。簪顶錾刻成扁圆形,其上金焊一个椭圆形素托,托内“碗镶”红宝石1颗,其下金焊圆锥形簪尾,戴时竖插。

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双鸾鸟牡丹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全长10.6厘米,重42.8克。簪头为等腰三角形,边缘一周有18个椭圆形小托,托内共存镶17颗小宝石,即红宝石10、蓝宝石4、绿松石2、锆石1颗。中心托镶嵌一块三角形镂空双鸾鸟牡丹花纹青玉饰,缠枝牡丹花占据全托,左右两侧各一只鸾鸟(左鸟作头下尾上展翅飞翔状,右鸟敛翅回首站立)。簪尾较短,平插式簪。此簪可能系王妃头冠正中的前置簪,其功用与“挑心”相类。

金花簪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梁庄王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长13.4厘米,簪头花瓣宽10厘米,厚3厘米,重60克。簪头作成一朵牡丹花,由四层花叶组成,每层八瓣花叶,叶面有叶脉纹,层间夹有花须;簪尾较短,是直插式簪。此簪每片花瓣及簪尾系先各自锤揲,冲压出花瓣正面的叶脉纹,再撮合瓣梗,用金丝以祥丝法将其与簪尾的曲尺形头端固定,便合成了一器。戴时竖插,位于正中,俗称“顶簪”,出土时位于亲王棺床之上。

注一:文中照片皆为头条号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二: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相关文章:

仅次于定陵的明代亲王墓中之珍宝(3)

仅次于定陵的明代亲王墓中之珍宝(2)》

仅次于定陵的明代亲王墓中之珍宝(1)

险遭盗掘的明代亲王墓中出土了绝世珍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仅次于定陵的明代亲王墓中之珍宝(3)
湖北博物馆之梁庄王墓
我是梁庄王!一生无显赫战功无骄人政绩,但就是这么拽!
金钱能衡量爱情吗?梁庄王:能
梁庄王墓的精美出土玉器欣赏I
梁庄王墓出土的精美玉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