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我用一副中药方子降下患者多年的冠心病后,我不禁感慨:这传承千年的中医终究是要走向消亡了。在我年轻的...
当我用一副中药方子降下患者多年的冠心病后,我不禁感慨:这传承千年的中医终究是要走向消亡了。

在我年轻的时候,要么就是在边区,要么就是在下乡,不敢说跑遍了全国各地,也算得上是行了“万里路”。

那时候,虽是我自愿的,但也有一个比较无奈的原因。大多数人都不信中医,而信中医的人群中,基本上都对“老中医”有种近乎偏执的追求。

自我学医出师后,坐了很久的冷板凳。老师告诉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去走走吧。”

从这以后,我蹚过东北一米多深的雪地,走过西北漫天的黄沙,穿越南方的大山丘陵,也到过海岸之滨……

我记得有一次,在四川的一个小村子里,经常晚上出诊,因为白天村民们都要去地里干活,只有黄昏、晚上才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了。

所以一个人走夜路也是常事。记得有一次出诊回来,要路过一片坟地,心里毛毛的,就想着快走两步,在一个岔口,突然窜出来两个人,给我吓得够呛。

原来是邻村的两口子,下午干完活来找我看病,要翻一座山,所以到了天也黑了,见我不在,打听后想来找我。

男子这几个月来,稍有劳累,心前区就像有块很重的东西在狠狠地往下压,疼痛异常,喘不上气,每次发作能持续十分钟左右,同时伴随咳嗽、痰多、头晕。

其实几年前他就有心前区隐痛、出冷汗的毛病,只是还不太严重,就没在意。这段时间严重了,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买了些西药吃,但效果一般。都是农民,就算光吃药就已经花很多钱了,更别说手术支架了,把家底掏空也不够啊。

见他脸色发青,舌有瘀斑,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我便给开了方子:

丹参,川芎,桂枝,降香,太子参,茯苓,白术,半夏,陈皮,竹茹,瓜蒌,薤白,夜交藤。

结果,患者服药3剂后,疼痛感就消失,再用6剂,舌苔黄腻也没了。但气短、多梦的现象还有存在。

远方啥哦作加减,又加入柏子仁、远志。最终患者痊愈,再无复发。

面对冠心病,我们一定要注意痰浊、淤血的问题。

痰浊和淤血,常常相互影响,相互滋生。痰瘀互结,阻滞心胸,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这个患者,舌面有瘀斑,说明有血瘀。脉弦滑苔黄腻,这是有痰热之象。

痰热淤血互结,这才让患者在胸痛之余,咳嗽痰多。痰热会阻滞血液的运行,从而引起和加剧淤血。淤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反过来又加剧了痰热的形成。

所以,治疗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方中:

丹参用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川芎行气活血;降香化瘀止痛;桂枝温通经脉。

这些主要解决瘀血的问题。

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瓜蒌、薤白用来理气宽胸散结,清理胸中痰浊;半夏燥湿化痰;陈皮行气除湿;竹茹清热化痰。

以上是用来解决痰热的问题。

太子参益气生津,气阴双补。

夜交藤、柏子仁、远志,用来养心安神。

其实像这样的病并不难治,更何况当年的我不过是初出茅庐而已,但为什么到现在却很难治了呢?

是病变的复杂了?还是医生的医术倒退了?都不是,只是人心变了,如果用手术、或者昂贵的药才能治的病,用中药就能解决,那医院的利润从哪里来?医生的高收益谁来创造?医院里动辄几百万的仪器谁来用?

我在医院的时候常开纯中药,也被院领导经常叫去喝茶,但我不在乎,我学医的初心不能变,就是想让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病,能看好病。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过着贫苦的生活,我更能明白看不起病、或者花了大笔钱却看不好病的无奈与辛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一张方子搞定患者的脂肪肝
心梗脑梗,是痰淤,糊住了血脉,一张方子10天后改善
冠心病,就是“痰”粘在了血管上,3味药就能解决
世上本无病,只是痰和淤,简单两味中药,化痰又化瘀
3年的冠心病患者我没用一味活血化瘀的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