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弃官不做、钻研书法,悟透褚遂良、欧阳询,专家犀利点评:馆阁体而已!

受儒家观念的影响,古代学子都希望“学而优则仕”,为此他们头悬梁、锥刺股,背烂四书五经。明清两朝的科举逐渐僵化,不仅产生了八股文的固定格式,也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今天“衡水体”的通用字体,即馆阁体。如果我们去看看赵秉忠、刘春霖的状元卷,就能领略到它的风采。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馆阁体”并不是什么好词,形容一个人的字呆板好像常用到它,但如果真正写起来,就会发现能写一手好的馆阁体是非常考验功力。明清那些想要通过科举做官的人,都会在这上面下功夫。

不过也有人例外,清朝有一位才子,一生酷爱书法,但他不想被馆阁体束缚住,在取得举人的名衔后索性不再考试,专心钻研书法,此人就是高垲。这个名字对于大众来说非常陌生,甚至书法专业的朋友都不一定听说过他,但他是一位真正的高手。

高垲字子才号爽泉,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出生,浙江仁和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祖都擅长书法,他不到五岁时就能研墨书写了。年纪稍长,高垲游览江浙一带,也看到了这一地区不少名家的真迹。他的字就取法于浙江一带的名家,后人称之为“浙派”,包括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鲜于枢等人。

高垲主学褚遂良和欧阳询二人,也从北碑中吸取一些笔法,在楷书上成就斐然。清代金石学家阮元对他赞不绝口,当地人经常请他书写匾额、碑志等,他的作品也成了当地的书法字帖。高垲楷书有一经典作,名为《滕王阁序》,可谓字字精妙。

分析这件书法,大家就会发现高垲已经跳出了馆阁体的束缚,直追唐人法度。此帖尖锋入纸,落笔后或按压徐行,或顺势写出,以横画为例,有的首尾重、中部轻盈,力道变化明显;有的则是入笔尖细,渐渐蓄力,尾部回锋内收。《滕王阁序》笔画筋骨劲健又不失灵秀,撇捺极为舒展,四面开张。

高垲此作颇有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采,骨肉停匀、窈窕合度。结字上则取欧阳询精髓,瘦硬而险绝,以“天”“年”“之”等字为例,欹侧之势如《九成宫醴泉铭》,左右结构的收放、轻重对比,也非常明显。

高垲这卷《滕王阁序》,法度森严、一丝不苟,但又无丝毫拘谨,形神俱佳。像这种端庄秀丽的正楷,还是入不了某些专家,他们犀利点评“这就是馆阁体而已”。

《滕王阁序》笔法丰富,用笔细腻,十分精美,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佳作,值得学楷书的朋友好好临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清代楷书第一人,因为没有“编制”被排挤,名气比“清四家”还大,专家:三流、俗气
他是被忽视的民间书法家,为练字放弃高考,如今一卷楷书值一套房在车
书法欣赏:高垲楷书《滕王阁序》,有欧阳询的模样
近300多年来,能把欧阳询的结构之美,和褚遂良的线条之美,发挥到极致,估计也只有高垲一人
乾隆年间有一位楷书奇人,水平高过了颜、柳、欧、赵,这功力足以让当
一位“隐世高手”写的字,犹如欧阳询、褚遂良再生,今人不及他三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