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疾解病:眩与风眩(上)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国第6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全国患者总人数超过3亿多人。在血压概念及血压测量方法出现以前,无论中国传统医学还是西方医学,人类已知的疾病谱中并无高血压一病。自上世纪初发现血压的测量方法至今一百多年以来,有关高血压的研究文献一直位居各种疾病研究的前列,但医学界对高血压的病因、发生机制及预防与治疗等问题依然存在许多未解难题及争议。本文将中医及西方医学对高血压认识的历史及最新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汇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疾病。

一、中医学对风眩的认识
从高血压引起相关症状和并发症出发,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两汉时期,由世界160多位医学家撰写的《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认为,现存最早的中医文献汇编《黄帝内经》在“平人气象论”中提出人体脉搏“盛而坚曰胀”五个字是世界上关于动脉压力升高最早的记载。历代中医古籍中关于眩晕、头痛、中风等病症的历史记录文献,为高血压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则要介绍如下。
1、病名及病位考辨
(1)风眩病名考辨
① 眩与眩晕
笔者在“说疾解病:眩与晕”一文提出,“眩”字由“目”加“玄”构成,“玄”为从微黑向黑色转变过程,也即变化之意。“眩”字古意有三,一为视,二是眼花,三指迷惑。《黄帝内经》中提到与眩有关的病症有眩冒、掉眩、目眩、瞑眩等,但作者均未给出确切含义。笔者以为,与疾病相关的眩是指自觉头昏眼花,甚至天旋地转一类的症状。把“眩”与“晕”组成一词首见《备急千金要方·风眩第四》,该篇有治头目眩晕、屋转旋倒的方剂“天雄散”。将眩晕作为病名则首见于南宋时期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从相关记载来看,孙思邈及陈无择所言“眩晕”与现代医学对眩晕的定义较为接近。
《大辞海·词语卷》对眩晕的定义是“头晕眼花,感觉周围的东西在旋转。”中华医学会《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2019版)》定义眩晕为“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2020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修订版)》(简称《中医疾病术语》)给出的定义是“临床以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症状。多因气血营精不能上荣于头,或因风阳、火热上扰,痰浊、瘀血阻滞,清阳被遏等所致。《中医疾病术语》在“眩晕”词条下备注说眩晕常见于风眩、脑络痹、虚眩、耳眩晕、子眩、子痫、产后血晕、晕动病、脑萎、神劳等疾病,或头部内伤、项痹、某些药物中毒、脑瘤及眼耳鼻病等疾病。

② 眩与风眩
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首先提出“风头眩”之病名, 这是中医史上首次将“风”与“头”和“眩”组合在一起来对疾病进行命名。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记载“风头眩者, 由血气虚, 风邪入脑, 而引目系故也,诊其脉, 洪大而长者, 风眩。”后世公认巢元方是首位给出风眩病名及定义的医家。有作者认为“风眩”一词首见于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此说应属有误。
2019年5月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简称《ICD-11》)中,传统医学疾病分类之脑系病类下有头风、偏头风、脑鸣、眩晕和中风等病症名称,但未给出相应含义,但从该病名下列从属关系来看,头风和偏头风是指头痛和偏头痛,脑鸣及眩晕是耳鸣及眩晕,中风则是脑卒中。《ICD-11》心系病类仅收载心悸、胸痹两大特定疾病,并未收录“风眩”一病。
《中医疾病术语》收录眩与眩晕相关病症名称有眩晕、耳眩晕、损伤眩晕、经行眩晕和虚眩、风眩、子眩等。对“风眩”的定义是“因肝肾阴亏阳亢,风阳上扰,气血逆乱所致。临床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耳鸣,脉弦等为特征的肝系病。” 从《中医疾病术语》给出的定义看,风眩为高血压,属于肝系病。
(2)风眩病位考辨
传统中医学重思辨而轻试验,以致对人体的解剖知识数千年来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这一传统给疾病的研究带来不少障碍和灾难。例如对中风一病的研究,中医学和西方医学起步时间基本同步,中医学从“风”入手,两千多年来一直陷于“外风”、“内风”及“非风”的论争中,虽在防治方面曾经一度领先西方。西方医学从“血管”入手,终在17世纪以后逐渐搞清了脑卒中的相关发病机制,并在20世纪发展出血管造影、CT、核磁共振和溶栓、取栓等诊疗方法,最终修成正果。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说疾解病:风与中风”一文。
 传统中医学并无高血压一说,关于高血压病的认识多散见于风眩、头风及中风等病症中。就发病部位而言,《黄帝内经》认为眩的病位有在肝、在脑髓和在肾等不同,张仲景将中风分为中经、中络、中府和中藏等不同类型,后世诸多医家从风、火、痰、虚、瘀等病理因素产生的脏器认为病位在肝、肾、心、脾、肺、脑及脉等。2019年《ICD-11》将中风列入脑系病类,而2020年11月颁布的《中医疾病术语》将风眩列入肝系病。
考查汉字及中医学的发展历史,《說文解字》中无“脉”字,但录有一“衇”字并注解为“血理分衺行体者。脈,衇或从肉。衇,籀文。”籀(zhòu)文是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并刻于石鼓上的一种古文字,《說文解字注》注解“衺”(xie)字为“回也。”注解“衇”为“衺行体中,而大在寸口。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也。”观察“衇”字,其右边为“血”,左边为反写的“永”字,《說文解字》注解“血”为“祭所荐牲血也。”《正字通》注解反写的“永”为“水之邪流也”。今天常用的“脉”字,《正字通》认为是“脈”字的俗字,古已有之,并非后来才有的简化字。

可见早在周宣王时期,中国古人就知道“脉”是人或动物体内运行血液的管道,血液在体内运行就像水在河道中流淌一样。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已经知道触摸人体脉搏来诊断疾病《难经·十四难》提到的损脉病是因为“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所致。《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素问·脉要精微论》明言“脉者血之府也。”《素问·三部九候论》中甚至首次出现“动脉”一词。由此可见,《内经》及《难经》所说的脉其实就是人体动脉,损脉病其病位在于血与脉,这实际上与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病理生理认识已经相距不远。
2、风眩的病因及病机
历代医家认为眩晕、头风及中风等疾病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火、痰、湿、虚、瘀6个字。细考这六个因素,其实皆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篇》和《灵枢·卫气篇》所提“髓海不足”与“下虚则厥……上虚则眩……”等观点,是后世中医风火致病与虚损致病两大理论及学术流派的滥觞。
(1)风火致病学说 
《黄帝内经》提及与眩晕、头痛及风眩相关的风类病症众多,如以病位为名的偏风病之脑风、目风、首风、内风及肾风等,以临床表现命名的卒中病之薄厥、大厥、仆击、偏枯、偏痹、强直和风厥病等。对风之来源,《内经》认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这里说的“诸风”显然非外感之风,而是由肝而生之内风。医圣张仲景认为中风病是由于人体素有血虚,络脉失养,加上外感风寒邪气引起。对肝风如何产生,历代中医著作多语焉不详,有认为或因肝之阴(血)不足,或是肝阳上亢,或是肝郁气滞等,这实属同义反复,循环论证,不足为据。
金元四大医家的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说“所谓风气甚而头目运者, 由风木旺, 必是金衰, 不能制木, 而木复生火……。”刘氏认为肝风是因“金不克木”所致,火则是由木而生。张从正在《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中说“手足掣颤,斜目歪口……盖肺金为火所制,不能胜木故也。”张氏认为金不克木是因“金被火制”所引起。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凡气有余便是火,不足者是气虚。”后人解释“气有余便是火”时认为,气有余是指阳气亢盛,而阳气亢盛或因阴虚不能制阳,或因阳气郁结,气郁化火。
(2)虚损致病学说
《灵枢·卫气篇》谈到十二经脉病变时说:“下虚则厥……上虚则眩。”《灵枢·海论》也记载“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这是后世医家提出因虚致眩学说的源头。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中提出“风头眩者, 由血气虚, 风邪入脑, 而引目系故也。”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运》更是明确提出“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的观点。
对于虚损如何引起眩晕、头风及中风等疾病,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气虚损可引起脾胃升降失调,升清乏力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头目,降浊失调则痰湿内生。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头眩》中也说“此证属痰者多, 无痰则不能作眩。”同时,朱氏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提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显然朱丹溪已经注意到先天禀赋不足可引起阴血不足等虚损类疾病。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首倡“血瘀”学说,但他同时认为风眩的血瘀是由元气亏虚引起,即后世所说气虚血瘀。
(3)高血压的病因病机
自上世纪50年代医学界将高血压正式列为疾病开始,我国中医界人士几乎同步开展了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60年代初期,郭士魁及陈可冀等人提出高血压病主要病因有“七情所伤”、“内伤虚损”和“饮食失节”三种,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近年来多次开展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主要危险因素几乎完全相同。该研究还率先提出高血压发病由阳亢→阴虚阳亢→阴虚→阴阳两虚→阳虚→中风的分阶段发病学说。

近年来,有学者采用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回溯索1957~2014年间与高血压相关的1万多篇中医历史文献,发现高血压患者出现频率最高的病机依次是瘀血、痰浊、肝阳化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痰瘀互结等。

4、风眩诊断及临床类型
(1)弦脉与紧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就知道触摸人体浅表动脉来诊断疾病的三部九侯法,为便于临床应用,《难经》将三部九侯法简化为“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素问·三部九候论》记载的三部九侯法包括触摸左右额、颊及耳前动脉。《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尺泽绝……太冲绝……神门绝,死不治。”即通过触摸患者尺泽、太冲和神门穴附近肘中、足背及腕关节尺测动脉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厥阴之至其脉弦……”,这是中医古籍中首次出现“弦脉”的记载。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记载“风头眩者……诊其脉,洪大而长者, 风眩。”

上世纪50年代高血压作为独立疾病被提出来后,众多中医人士经观察后发现,弦脉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脉象特征,郭振球等人发现高血压病弦脉出现率超过90%以上。对高血压患者弦脉形成的现代研究发现,弦主要与心每搏输出血量减少,血管弹性较差,外周阻力增加而致。有人发现若浮取弦而有力多为收缩压增高;沉取弦而有力,多舒张压特高。
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脉象还有紧脉,且多与弦脉一起合并出现。有人认为弦紧脉可反应外周血管的血管紧张度或动脉硬化程度,或血液对血管壁冲击压力的大小,且与患者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高血压患者弦紧脉象还会与洪、大或者沉、细一起合并出现。脉象洪、大而弦患者血压大多很高且表现为舒张压高为主;脉象洪大者反应心脏收缩力较强,患者平素多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但易伴发脑溢血。脉象沉细者,则与脉象洪大者相反。
(2)风眩的临床分型
有学者对当代71位著名中医关于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的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类型竟然高达56种,一方面高血压病病因病机及其复杂,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医证候名称及标准过于混乱。上述研究提示,高血压病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医证候依次是:瘀血、痰浊、肝阳化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痰瘀互结等。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17年12月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高血压(2017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的辨证分型及标准如下。

(3)特殊类型的高血压
现代医学一般根据病因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既往多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近年来认为主要与高盐饮食、精神紧张、体重超标等危险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有关。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包括妊娠高血压、老年与青少年高血压及难治性高血压等,妊娠高血压在《中医疾病术语》中称为“子眩”,是孕产妇一大急危重症,老年与青少年高血压在《ICD-11》和《中医疾病术语》中均为涉及。
5、风眩的治疗与预防
中医中药介入高血压治疗已有60余年的历史,发表的文章无计其数,但具有循证医学价值的文章屈指可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及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最新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及《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一致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这并非是说中医中药对高血压治疗无效,而是说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中医药研究人员及从业者任重道远。
郎中原创,欢迎转发,转载敬请注明来源。喜欢本文,请关注医学邦帮”微信公众号,郎中将为你带来更多不一样的医学类话题。

参考文献

   1、衷敬柏;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12期。

   2、王行宽,范金茹,戴小良;风眩病名病位及病因病机诠释;中医药学刊;2003年第9期。

   3、刘冬梅;中医诠释风眩;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第46卷第15期。

   4、张尚臣;略论脉劳与东方人的动脉硬化;河南中医学院学报;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3卷第3期。

   5、史建伟,马红献;《灵枢·卫气第五十二》上虚则眩浅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年第04期。

   6、韩振蕴,白文,吕家坤;风邪致病的病因病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汪玉芳 刘菊妍;金元四大家论眩晕;江苏中医药;2008年第40卷第7期。

   8、郭士魁,陈可冀,张家鹏;关于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讨论;中医杂志,1960年第3期。

   9、古炽明,丁有钦;高血压病证候文献分析述评;中医药学刊,2003年第21卷第7期。

   10、简维雄,陈偶英,张稳;基于高血压病 中医药现代文献证型、病机特征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第33卷第12期。

   11、沈翠珍,彭美慈,邝感容;高血压病的中医发病观;浙江中医杂志;2007年第42卷第12期。

   12、沙洪,赵舒,王妍;高血压病脉诊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3期。

   13、陈可远,李谡翊,徐超;《黄帝内经》体质分型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初探;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27卷第7期。

   14、严爵基;血压监测的发展历程;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第14卷第19期。

   1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高血压(2017年12月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

   16、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2019年第18卷第4期。

   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年第24卷第1期。

   18、雷寒,黄玮;高血压的发展历史、进展现状及未来预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45卷第8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季,高血压患者务必做到这几点!
快速了解高血压肝阳上亢
一穴“掐死”高血压!很多中医高手都会这一招
高血压的中医认识
中医学如何认识高血压病
老中医谈高血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