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晚读:春江花月夜的前世今生

『万卷书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每天诗词赏析,欢迎关注和分享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乐府诗,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陈后主在位期间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著名的《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据载都是由陈后主所作,并为之谱曲。隋军南下时,后主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可惜的是,《春江花月夜》的原词已经毁于战火之中,没有得以保存。为现代人所熟知的,是唐朝张若虚的那首《春江花月夜》,其自古以来,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如果要认真赏析这首诗,我想一万字也不嫌多,此处就不做展开发散了。总体而言,张若虚通过景色,情感,理性思考三个方面相互结合,在创作上运用了押韵,对仗,反复,转韵,排比,以及整体起承转合的技巧,使得文章气韵无穷。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又以“月”为其中主体,将月色融于诗中,融于所描绘的景色当中,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作为全诗的诗眼,牵动着整体的情感,读者随着月亮的升落感受着生命的曲折起伏。这种感受通过诗文,物化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再进一步意象化成为春江花月夜这个整体的意境之美。闻一多先生曾高度评价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我觉得这首诗值得所有的诗词爱好者朗读,背诵,欣赏其中的美。

我们再将目光倒退回约50多年前的隋朝。隋朝灭陈国,统一全国之后,也出现了一位大兴土木,生活奢侈,滥用武力,最终致使朝代覆灭的皇帝,这就是另一位谥号为炀的隋炀帝杨广。(顺带普及一个知识点,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死后也谥为炀,对比陈叔宝、杨广、完颜亮三位君主,可以发现他们从政策略上的共同点)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春江花月夜》,早在张若虚创作之前,隋炀帝也以此题作词作曲,尽管内容短小,却颇有刚健的佳句,讲究对仗和声韵和谐,雅味正声。

春江花月夜其一 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春江花月夜其二 杨广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诗歌风格是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并且,这也是《春江花月夜》为题的存世最早的诗篇。在诗意上,尤其是第一首,我们能看到非常明显的传承。因此,尽管我们历史上对杨广的评价多为负面,但在文学成就上,我们应当承认其作品体现出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针对《春江花月夜》具有开先河之功,起到了示范之用。相比而言,杨广的诗精炼,张若虚的诗华美;后者是前者的扩展放大,是对前者的细化、提炼与深加工。

说到杨广的诗词,这里有另一篇杨广的作品,也可以看出对后世的影响。

野望 杨广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这首《野望》所营造的慷慨悲凉的意境在当时的时代而言是超前的。同时,作为一个帝王,能有如此贴近民间的体验感受,更是非常难得的。北宋秦观作词《满庭芳》中有名句:“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明显就是对这首诗的袭用。而元代马致远的那首名词《天净沙.秋思》也是受其影响,化其意境而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春江花月夜》以其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在后世继续流传,并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清中期,鞠士林(约1736年—1820年)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有一首名为《夕阳箫鼓》的文曲,其旋律雅致优美。乐曲以鼓声、箫声起始,主题富于江南水乡情调,其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和水波声、桨橹声等拟声乐汇以丰富乐思。后人以其为基础蓝本,改编了乐谱,并取意古诗《春江花月夜》而更名。至今仍活跃在各大民乐的舞台之上。

在新世纪来临前,国内著名的音乐家黎英海将其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刘庄将其改编为森管五重奏,陈培勋将其改编为交响音画。《春江花月夜》因此走出国门,将中国古典艺术传播至全世界。

以上,就是《春江花月夜》的前世今生。如此曼妙的艺术之花,我真心的期待它能够继续灿烂开放。

古典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百听不厌,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


*作者:渔夫斯图 从事互联网工作 热爱古典文学

*公众号:stumovie

『万卷书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希望能够传播于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首《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无与伦比,杨广的意境太美!
这样的唐诗,一生写出一首就够了
唐诗解读——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上)
【诗词】杨广:春气着花如醉酒,明月佩,白云裳
春江花月夜—温情是生命的证明 过常宝
《春江花月夜》这首唐诗为什么这样闻名?(记一场美味邂逅的回答,22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