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阁体与馆阁体

欧阳询的楷书在唐一代也并不是绝对那么受重视,因为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也写的绝对好,再说还有用小楷抄经文的一伙人,比如写《灵飞经》的钟绍京等人,楷书都非常棒。因此欧阳询楷书只是众好其中之一好。欧体楷书是到了明清两代才开始受到绝对抬举和重视,逐步发展成了“台阁体、馆阁体”。

明代台阁体是指在明永乐至天顺年间所留传的书体。明朝初年书法家沈度深受欧阳询的影响,他的楷书清秀婉丽,深受明成祖喜爱,被誉为“我朝王羲之”,朝廷的重要典籍皆委任沈度书写。于是当时的读书人纷纷效仿以迎合帝王的喜好。“台阁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亦采用这种字体,号称“博大昌明体”,因为他们位居台阁,因此这种书体亦称为“台阁体”。

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明代的台阁体演变成以大小如一为特征的“馆阁体”。

由于清代殿试的试卷是不用誊录的,评卷老师往往更在乎应试者的字写得怎么样,后来甚至到了“抑文重字”的程度,而字形大小、粗细统一,字体乌黑、方正、光洁的台阁体便成为首选对象,逐渐演变为有清一代盛行的标准字体。清代科举要求以馆阁体书写,不以标准馆阁体书写者无法进入翰林院,也就是说,字写得不好哪来回哪去。同时,清代朝廷公文的标准楷书体也使用馆阁体。

馆阁体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雍容,丰满,圆润,整洁,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我们所熟知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都是用的这种字体。

单从欣赏美的角度看,馆阁体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其弊病是千人一面。馆阁体以欧阳询、赵孟頫两种风格为宗演变而形成。因为欧、赵实在是太强大了,历代统治者都视其为正宗,遂成学书必经之路。明清时,为了强调规范,故而削减了欧、赵的个性,加入董其昌的妍媚和部分章法特点。由于其千人一面、了无生机,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受到人们的诟病。清代的洪亮吉《北江诗话》说:“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故“台阁体、馆阁体”一直是书法艺术品评时的一个贬词。二体一直火到民国总算凉了一些,民国以后,很少有人再习用馆阁体了。

启功先生说:并不能全盘否定馆阁体。有人讥笑他的字是“馆阁体”,他说:我哪有馆阁体写的那么好?馆阁体固然有其千人一面的局限性,但不管怎么说,馆阁体还是书法初学者比较好地学习范本。如今,还有很多人对馆阁体嗤之以鼻,其实,嗤之以鼻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写不出来!所以,鄙视“台阁体”与“馆阁体”不算错,你只要写的比它强得多,甚至你鄙视《兰亭序》都没关系,只要你水平超过王羲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启功:我哪有馆阁体写的好!
启功:我哪有馆阁体写的那么好?
台阁体和馆阁体
《书法问集》359、初学书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
书法誉满天下的欧阳询与他的楷书字体结构36法
清代遗留最好看的馆阁体,书者虽匿名,却正中寓欹纤毫毕现,好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