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越大帅祖郎:与太史慈都给孙策造成威胁,投降后的命运却有不同|太史慈|太守|孙坚|孙策|祖郎|袁术

山越势力是江东地区一个比较重要的力量,但是往往被人忽视。因为各个山越首领很难进入到江东集团或者东吴的核心。山越势力虽然是孙氏政权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但也不像黄巾军那样造成太大的冲击,而是一些持续且零碎的麻烦,都成为江东将领的经验包和江东的兵源。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山越势力中一个比较有名的首领——祖郎。他曾经陷孙策于险境,投降孙策后获得与太史慈一样的殊荣。但接下来的人生轨迹却有不同。

孙策与祖郎的第一次交锋

孙策与祖郎第一次交锋的时候,还十分青涩。当时还没有江东集团。在讨伐董卓、以及对抗袁绍等人的时候,孙坚和袁术是盟友或者主客的关系。孙坚战死之后,他的一些宗族、妻族和部将兵马都成了袁术的力量。袁术跑到淮南,派孙坚的侄子孙贲和孙坚的小舅子吴景渡江击败丹阳太守周昕,这个周昕也算是袁绍的羽翼,然后占据了丹阳郡和吴郡。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江东属于袁术的后花园,当然还有王朗、华歆以及山越等一些乱七八糟的势力。

孙策原先定居在江都,他感受到徐州牧陶谦的敌意,大概是因为当时陶谦和袁术的关系不怎么好,而孙策多少和袁术有点关系。于是孙策、孙河(孙坚族子)、吕范(孙策好友同样受陶谦迫害)投奔到袁术所置丹阳太守吴景的麾下(《江表传》记载孙策先投奔袁术,被袁术派到丹阳募兵)。

孙策在丹阳招募数百人,突然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江表传》中记载这次战斗中孙策''几至危殆'',陷入很险峻的境地。不过这次战斗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孙策身边的力量只有几百个新兵,包括孙策本人在内都没有打过仗的经历。孙策初出茅庐就吃瘪还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在遭受第一次挫折之后,孙策又到寿春见袁术,袁术还给孙策一千孙坚旧部。孙坚旧部可是经历过讨伐董卓以及与周氏兄弟、刘表交战的老兵,作战经验和孙策所募新兵不可同日而语。孙策与吴景等人合兵进攻祖郎,祖郎战败逃走。''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这也是山越势力一贯的战斗方式。

孙策与祖郎的再度交锋

孙策与祖郎的再度交锋,已经到江东集团雏形形成的时期。我们先梳理一下这个历史发展的脉络。袁术与控制汉室的李傕、郭汜不合,李傕令刘繇为扬州刺史恶心袁术。吴景和孙贲这两个人大概不是真心辅佐袁术,迎接刘繇渡江安排上,没想到吴景和孙贲反而遭到刘繇的反噬,被刘繇撵到江北。袁术派吴景、孙贲进攻江东打了一年都进不去,无奈之下起用孙策。孙策成功击败刘繇,控制了丹阳郡。

这个时候孙策一来手里有兵马,这些兵马再也不是袁术还回去的,而是刘繇的旧部,跟袁术关系不大;二来在军中树立了绝对的威望。他距离脱离袁术集团、成为一个独立的势力就差一个契机,偏偏袁术就是给面子。在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袁术正式僭号,孙策给袁术写信劝谏,袁术当耳旁风,非得给孙策这个机会。那孙策也就不客气了,脱离袁术集团自立,并且与袁术反目成仇。

袁术僭号属实是一个失败的决策,孙策背叛自己与曹操勾搭上,袁术这回是北有曹操、南有孙策,成了夹心饼干。当时孙策所控制的丹阳郡,并非是丹阳全境,从宣城往西各县还不在孙策的控制范围内,而是山越势力的地盘;另外刘繇手下的太史慈也没有降服孙权,而是跑到了泾县自称丹阳太守,获得山越势力的支持(这个时候的祖郎或许支持太史慈,或许被排挤到陵阳县)。

为了缓解来自江东地区的压力,袁术派遣使者拉拢祖郎等山越首领,给他们''合法''身份的印绶,让他们整合山越势力与孙策作对。这个印绶大概不是以东汉朝廷为名义,而是袁术建立的仲氏政权(袁术自号仲氏,姑且这么叫吧)。不过管它是谁的呢?反正祖郎和孙策也是敌对的关系,他也就接受袁术的招揽。

为了保证江东的稳定,孙策先进攻屯兵于陵阳的祖郎,孙辅、程普、吕范等将领都参与了对祖郎的战争。在战争的过程中,孙策又被祖郎围攻,程普与某个不知名骑兵一同保护孙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从而突围出去。不过最终孙策还是获取胜利,并且生擒祖郎。随后孙策又击败太史慈,也生擒了太史慈。

祖郎与太史慈的殊荣和后来的人生轨迹

祖郎曾两度陷孙策于险境,根据《江表传》中孙策与祖郎的对话,祖郎或者祖郎的士兵有一次甚至砍到孙策的马鞍,大概是第一次袭击孙策的时候。但是孙策作为江东集团的领袖与创立者,容人之量还是有的。祖郎在山越势力中有一定影响力,所以孙策没有杀死祖郎,反而起用祖郎为门下贼曹(当时孙策的身份是会稽太守,贼曹是郡守的属吏)。

与祖郎一样,太史慈也曾经威胁到孙策,把孙策的头盔抢了下来。但是太史慈作为刘繇的旧部和同乡,本身也算是一个名士(并非文化名士,算是有侠名),对孙策来说非常有用。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跑到豫章郡,死在了豫章郡。他的儿子和一些军队部曲就留在豫章郡。在孙策看来,太史慈可能会帮助自己争取到刘繇旧部,所以也起用太史慈为门下督。孙策平定丹阳诸县撤军,祖郎和太史慈在军队前面引导,时人以为殊荣。

祖郎和太史慈的性质差不多,不过发展却有穷通。太史慈被授予军队,拜为折冲中郎将;而后因为豫章受到刘表从子刘磐的袭扰,太史慈被任命为建昌都尉对抗刘磐,算是江东集团的一方主将。可惜太史慈在建安十一年(即公元206年)就去世,没有在''赤壁之战''之后更加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表现的机会。即便如此太史慈仍然在《三国志·吴书四》中有篇幅不小的传记。而祖郎在被孙策收服后就没有其他记载,彻底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补) --- 孙策 (江东诸侯)
江东周郎竟是卧底出身?解密周瑜背后的隐藏的身份。
【阅读悦读丨历史】周瑜:若他不早亡,刘备不会得志,孙权难掌三军(中)
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二十六)——孙策取吴会、平山越
被人忽视的孙策江东统一战,有多难打?看下对手名单,就触目惊心
孙策传——属于我们的时代开始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