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就伟大,掌握这8个小习惯就行!


习惯就像是走路,如果人们选择一条道路,就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惯性的力量会使人们不自觉地强化自己的选择,并让你很难轻易走出自己选择的道路。


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


这些行为都是不用思考的自动运作。


正因为习惯很重要,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成就伟大的8个小习惯》。



8个看似平常的小习惯,不自觉间影响和帮助我们成长和变化。


下面就通过名人的故事来讲述这8个习惯,以及执行这8个习惯的注意事项。


习惯1:无条件喜欢

  • 我原本也像随处可见的小青年一样,兴趣多变,不善于将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为什么后来能50年一心一意地专注于工作呢? 答案是:付出努力,接受当下,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 说“习惯”是成功的钥匙,其实是说“习惯”与成功的关系。爱好相去甚远的工作时,他们会努力寻找各种理由,鼓励自己适应工作。也许在他们看来,适应工作,喜欢工作,就是完成挑战的一部分。

  • 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二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但问题是,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恐怕不足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期望的工作,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

  • 稻盛和夫辞职转行没有成功,只好留在从各方面衡量都不算好的公司。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心态。“埋头到工作中去!”这是稻盛和夫自我说服的第一步。

  • 第二步,即使一开始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要排除掉“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稻盛和夫承认,开始“喜欢工作”时,有一半是强迫自己,但不久就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并喜欢上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培养自己的工作兴趣,稻盛和夫有一个诀窍,就是庆祝自己的每一个小小成功。“我的经验是,当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快乐”,为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开心,这种喜悦和感动能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 稻盛和夫总结说: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

  • 真正的兴趣是我们融入工作以后,在工作中发现的这个行业所特有的乐趣。

 


习惯2:把工作做到极致

  • 我对青年的劝告只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工作到底。——俾斯麦

  • 我们的研究发现,真正的成功者往往都有把小事做到精和专的水准,我们称这种水准为把人生的第一壶水烧开,最好是烧到沸腾。只有把人生第一壶水烧沸腾了,才算是打开了成功的心门。

  • 其次是专注,专注创造奇迹。据说,如果在一个人感兴趣的方面每天阅读30分钟,3年之内就会闻名于所在社区。再加上2年也就是5年,一直都在这个相同的兴趣方面每天阅读30分钟,就会闻名于全国,最后,再加上2年,也就是7年,一直在这相同的兴趣方面每天阅读30分钟,那么就会在相关的专业领域闻名于世界。

  • 如何做到专注于做成一件事呢?我提供的一个小技巧,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小方法就是:尽快扔掉桌上的报纸杂志。

  • 另一个高效工作的方法就是“绝不拖延”。博恩·崔西认为,完成工作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一时一事”。无论工作类型如何,一旦开始工作就要下定决心一直坚持到百分之百完成工作为止,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般认为至少持续工作一个小时才能处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如果中途被打断,所耗费的时间至少是持续工作的5倍。

  • 专家,就是做过大量练习的人,无论在哪一个领域,人们的普遍看法都是,只有经过10年左右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世界范围内的顶级专家。

 


习惯3 :专注于目标

  • 贝尔博士总结说,我们每天需要意识到四件事情,它们能让我们更有成效。 出现在我的道路上,帮助我实现目标的人(People)、抓住机会的行动(Action)、帮我创造有意义和重要生活的思想(Thoughts)、快乐(Happiness)和幸福的时刻。人(People)、行动(Action)、思想(Thoughts)、快乐(Happiness),其首字母拼起来就是道路(PATH),也就是你通往“目标”的道路。

  • 巴菲特是目标坚定者最好的典型,他在年轻时就以赚大钱为目标,且知道赚钱的手段就是炒股。

  • 你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大多数人之所以事业有成,不是从一开始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详细方案。大多数人的成功是循序渐进的,都是逐步设定自己的追逐目标。

  • 挑选出一位你钦佩的人,尽量模仿他。虽然这属于英雄崇拜,但却能改善你的性格。搞点个人崇拜是设定目标,进行目标管理的有效方式。模仿是最快的学习方法。

 


习惯4:要善于打破常规

  • 规则并不存在,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我们尝试新的挑战时,人们很可能会跟你说:你不能这么做,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或者“这不符合行业标准”,但是“从来没有做过”或“不符合规范”跟成就无关。凡大有所成者,都把打破常规塑造成自己习惯中的一部分。

  • 不少人都小有成就,却一直难以大有所成。究其缘由,总是遵守旧规则,未成为一名破坏者算得上一条。优秀是一种习惯。我们的研究发现,优秀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规则破坏者。

  • 打破规则还有一种方法:打破自己对自己,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 当你不再一步一步地机械行事时,一切妙事都会降临。只要人们愿意突破传统想法,不为个人和他人赋予的期望所困,就能发现众多选择。不要害怕走出舒适区,要学会正确地藐视所谓不可能的事,彻底改变陈旧的想法。你的干劲和你的想象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 慢慢地,我们会逐渐发现世界上的人分两种:一种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先经过别人允许,另一种人则自我批准。这就是说,一些人等待着外部力量把自己推向前,另一些人从自己身上找动力。

  • 角色的自我实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想办法把别人舍弃不要的事物变成有用之物。

 


习惯5 :笑对人生起伏

乐观是一种重要且可贵的品质。


  • 在没人相信你的时候相信自己,那是成为冠军的唯一道路。——美国拳王舒格·雷·罗宾。

  • 年轻人都愿意谈论成功,如果你根本就没有失败过,如何有资格谈论成功。我们一直坚定地认为,没有经历重大挫折便不可能大有所成。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感谢1929年股市大崩盘带给他的破产经历,因为他最终走出了人生低谷,爬上更高的高坡。前面介绍过的破坏成性者皮肯斯,在近70岁时,几乎失去了他曾经努力奋斗所获得的一切,但走出低谷的皮肯斯却让人们感觉到什么叫王者速成。

  • 所以,我们甚至认为,起死回生是王者的必备条件。

  • 如果有时间,你对比阅读《杰米·戴蒙的金融帝国》、《桑迪·韦尔自传》、《我是布隆伯格》、《艾柯卡自传》、《艾柯卡自白》等传记时,你就会发现,商业领袖们的职场人生如此跌宕,不能不让人嗟叹不已。

  •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我们的理解和选择却决定了人生的高峰与低谷。

  • 斯宾塞说:从逆境中寻找新的转机,用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开始从低谷向高峰攀登。从这个句子中,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信念”二字,信念是一步步感悟出来的。不断行动,不断实践,不断尝试和观察之后的结果,最终才能有越来越牢固的属于自己的信念。



习惯6:多付出一点

“多付出一点”似乎看上去不符合这个社会,这个年代的价值观。但,帮助别人某个程度上也是帮助自己。


  •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中描述的每一成功人士开口说的第一句话都是:我能为你做什么?

  • 作者提醒说:无暇帮助他人的似乎是正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辛苦奋斗,以期发出自己的声音、确立自己身份的人。自我、财富和花哨的头衔把他们淹没了。

  • 这样的提醒是否直击你我内心了?如果是的话,多花些时间帮助别人吧,要知道帮助他人、获得他人帮助是成功法则的支柱之一。据说,“多付出一点”是拿破仑·希尔的导师安德鲁·卡内基最喜爱的原则,我们不妨好好借鉴。

  • 成功公式=【(爱好+才华)×社交圈×行动】+信念,这是《离金矿只有三英尺》最后总结出的经典公式。把我们的爱好和才华相加,乘以适当的社交圈,乘以行动(朝目标迈进的具体步骤),再加上信念(坚定不移的执著精神)。

 


习惯7 :保持改变的弹性

 

我们活在这个多变的社会,不变似乎才是永恒的。规则是让我们更好的存在,而不是单纯的捆绑我们。


  • 筑城的人必然灭亡,只有不停迁徙的人才能生存下来。——成吉思汗。

  • 巴菲特中途也解散过公司,不炒股了。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也不缺乏改变的弹性。人们总是担心自己所作的决定是错误的,害怕脱离熟悉的、安全的领域,而走向一个全然陌生的区域。可是,迈出这一步却意味着你获得了发展的可能性。

  • 对于每个人来说,变化中都充满了无限的机遇,而保持改变者,往往能够抓住机会。

  •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大多数人之所以事业有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详细方案。不是这么回事,大多数人的成功是循序渐进的。

  • 坚持工作下去,再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再考虑在这个喜欢的领域中间积累工作经验,最后再通过学习,把这个工作的学术水平或者是功底再进一步提高,这是一条比较不错的路子。

  • 实现创造性革新的第一步就是打破以往的成功。很多渴望成功的人都放不下联系着昨日辉煌的绳索,他们仅仅抓住这些绳索,使自己得不到解放,却还在不停踩着油门儿。所以,要做的就是摒弃“我以前怎样怎样”的想法。

 


习惯8:为人加水

所谓的“为人加水”,就是不断的发掘别人的优势和鼓励别人。


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有时候情感显得单薄,而利益更为重。


提倡狼性和严厉,但回归到人的本质需求,鼓励和理解其实更能触动人变化和变好。


为人加水,实际也是为自己加水。


  • 唐·克利夫顿用了一个“勺子”和“水桶”作为比喻的一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他一生的研究所得,再次警醒人们要看重别人的优点,传递乐观情绪。

  • 我们每个人有一把看不见的勺子,当我们用它为别人的水桶加水时——用我们的言行增加他们的积极情感——我们也在为自己的水桶加水。但是,当我们用这把勺子从别人的水桶里舀水时——用我们的言行减少他们的积极情感——我们也在给自己的水桶放水。一只盛满水的水桶使我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一只空水桶却使我们萎靡不振、筋疲力尽、裹足不前。

  • 即使是在同样的境遇、同样的环境中成长的人,有人幸福,有人则沮丧。其实,所谓幸福与不幸福,都是人自己的看法而已,但绝大多数大有所成的人,都拥有积极乐观的习惯。

  • 唐·克利夫顿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认为,认识到对方的优点,持续给他人“加水”,这是高质量生活的保障。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成功的步骤
成就事业者十大必备素质
稻盛和夫:我活了88岁,今生所有的经验,总结起来,只有这20条
职场上的晋升之路,是靠自己干出来的
摘录:《改变一生的基石》(1至9讲完整版)
快乐就是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