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宣传人人平等的佛教为什么在印度灭亡

先说佛教产生的原因:

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之时,印度正处于政治上列国争雄,社会上发展转型,思想上百家争鸣的时代。

公元前6世纪稻谷广泛种植于恒河谷地,农业的发展使农民成为赋税的主要来源阶层,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与手工业的兴起,并最终形成了城市文明。同时,剩余产品的丰富导致了商人阶层的兴起与货币的出现。所有这些发展都促使印度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吠陀时期以来的阶层排序——四种姓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刹帝利阶层拥有的财富和权力都大大增加,与位列第一掌管宗教事务的的婆罗门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灭亡原因:

一、九世纪开始回教军队开始不断入侵印度,到了十一世纪,波罗王朝末期及斯那王朝时代,回教军队更加深入,终将佛教的最后据点之东印一隅,也被一扫而光。不久王室改宗回教,未逃出的佛教徒,不改信回教,便入于印度教,西元十二世纪之末,佛教便在印度绝迹了。

二、佛教僧团在经历了严守戒律、过清贫生活后,到大乘佛教时期,随着教义上的某些改变,也由于世俗贵族、商人的支持,寺院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僧侣开始热衷于蓄积财富,不愿意再接受底层人民入教,欢迎富裕的上层人士加入,不少僧众过着奢侈的生活,发展到密教后,更从禁欲走向纵欲,金刚乘又演化为“易行乘”,提倡男女双修和合,认为这样便可以涅架成佛。佛教在民众中的威信消失殆尽。

主张人人平等、四姓平等,结果僧人却超越四姓最尊,因此导致假出家人泛滥,僧团自身的腐化使得民众敬而远之。

三、早期佛教呼吁社会平等,对商人及低种姓群体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印度教的兴起,革除了婆罗门教一些繁琐的仪式,同时呼吁男女平等,佛教的吸引力顿时消失。佛教自身为了迎合印度的外道,最后却因佛教与印度教界限越来越模糊,结果也变成了与外道合流而使自己融入于印度教中。

简单的说就是外部敌人太厉害,内部 当印度末期之佛教,论理务琐屑玄谈,供少数者之玩索,已失去了佛教之救世精神。脱离了最基本的大众,即脱离了佛教发展的基础,如此的印度佛教,怎么能再有坚固的根基可竖立。

为何佛教在印度难以复兴?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佛教在印度的复兴,已经没有了社会基础

2、佛教与印度教的教义,有着高度相似性

3、佛教在其它地区的兴盛,使信徒们对在印度复兴佛教并不感兴趣,印度今天的佛教,是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在此之前的700年,印度没有佛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光明与东方黑暗的“源头”
印度
影响10多亿人的印度教,到底是什么样的宗教?
印度人生来就分身份贵贱!教你如何在印度辨别种姓!
印度文明与印度教文化圈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为何现在印度非但不信佛教?反而信仰印度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