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1.8关注】定了!今年南通将这样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还首提“一室一患”

原标题:【91.8关注】定了!今年南通将这样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还首提“一室一患”

今天(8日),市卫计委发布《南通市2017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此举将进一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今年的工作重点在这里▽

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坚持“预约优先”的原则,实现分时段精准预约,进一步缩短预约患者候诊时间,提高预约诊疗效率;优先安排慢性病连续跟踪管理患者的预约,推动分级诊疗。

依托省、市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建立基层转诊预约通道,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患者基层首诊;进一步落实城市大型医疗机构将不少于20%的专家号源,向提供首诊和签约服务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开放的规定。

加强网络号源管理,推动实名制预约试点,建立预约平台实名制验证通道,遏制网络倒卖号源现象。

探索开展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引导患者通过自助信息终端选择时间段,减少等候时间和往返次数。

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调配 医疗机构要根据患者就诊情况,灵活调配机构内医疗资源,打通影响患者看病就医体验的瓶颈环节。

要及时调配门急诊资源,避免因季节变换、疾病发病情况变化引起的就诊高峰,保障门急诊医疗秩序有序平稳;要合理调配住院病床资源,医院可通过设置专门住院病床调配机构,安排专人根据患者病情,区分轻重缓急,安排住院顺序和住院床位,打破科室管理住院床位的传统观念,提高住院床位使用效率;要有效调配药房资源,加强门诊、药房等多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共用,缩短高峰时段取药窗口排队时间。 

进一步拓展日间医疗服务 继续落实《关于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日间手术按病种收付费的通知》(苏人社发〔2015〕267号),在省定20个日间手术病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并公开开展日间手术的病种和技术目录,明确适应证范围、麻醉方式、主要风险和大致费用范围,逐步扩大病种覆盖范围。

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探索开展其他日间医疗服务,将部分传统住院诊疗服务安排在日间,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设置日间病房,开展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提升医疗管理质量

认真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0号),形成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

加大胸痛、创伤、卒中、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力度。

加强市级医疗质控中心建设,完善市级质控中心的遴选和退出机制。

做好疾病分级诊疗过程中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强化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

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等专项检查。

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总数、入径率和完成率,充分发挥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具的作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提高临床路径实施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进患者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拓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内涵。

通过临床路径合理测算单病种付费的支付标准,保障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医疗质量,有效推动支付方式改革。 

进一步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贯彻落实《江苏省十三五院前急救医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急救中心(站)充分发挥在院前医疗急救中的指挥调度作用,开展院前急救医疗业务的分类管理,实现院前急救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理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院内急诊与院内其他科室之间的协同服务流程,接诊医疗机构要为院前急救开通绿色通道,针对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急性病,建立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急性病多学科诊疗模式,缩短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到接受治疗的时间,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有力、有序和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认真贯彻《江苏省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门诊、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特殊科室优质护理服务。

推进护理服务持续改进活动,结合患者需求及科室专业特点,重点在美化环境、优化流程、保障安全、促进康复、加强沟通和宣教等方面,体现人文关怀。

拓展护理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能力,要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为支撑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

进一步保障药事管理安全

落实《转发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通知的通知》(通卫医政〔2017〕50号),完善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数据监测、综合评价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有效控制主要耐药菌增长率。

加强处方点评,规范输液管理,强化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继续推进临床药师制建设,加强培训教育,重点加大对基层药师培训力度,提高整体药学服务水平。

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特殊药品管理、肿瘤治疗药物和辅助药物临床应用、数据监测,综合评价等各个方面的管理。

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

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作用

根据《南通市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标准》,推动医院信息化内部集成平台建设,全面实现院内互联互通,更好地服务医患双方。

根据省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系统建设要求,着手建立适合本地的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系统,早日实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动态监管。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通讯网络等途径,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与推送服务。

加大开展信息化结算支付方式工作力度,引导患者使用就诊卡预存、银联、手机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支付方式,实现床旁结算、诊间结算,使结算更为便捷。

推动医院信息与区域平台互联互通,搭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实现上转和下转患者的诊疗信息共享,保证分级诊疗服务的连续性,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进一步构建良好人文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首次提出“一室一患”的人文服务理念。医疗机构诊区划分合理,待诊患者与就诊患者隔离,力争做到“一室一患”,保护患者隐私。

各项就诊标识醒目,便民服务、导医服务完善。医疗机构充分关爱医务人员,为医务人员提供就餐、更衣、手术间隔休息等条件,创造有利于工作的环境,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深入推进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继续开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法制建设,健全“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大“九不准”宣传力度,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树立行业良好风气。

新闻多看点

自2015年我市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来,各医疗机构优化门诊各诊室布局,实行窗口弹性排班,分层挂号缴费,通过微信公众号、掌上APP、自助机等途径实现在线付费、网上排队、检验检查报告单查询打印等功能,及时分流病人。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开展预约诊疗,23家医疗机构开展分时段预约。

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按照要求实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2016年通过互认减少重复检查26.86万人次,为患者节约费用3032.81万元。

同时,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16家三级医院和32家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三级医院平均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为98.2%和98.5%。所有医院实施“先抢救、后结算”的急诊急救制度,推行“三区”(红、黄、绿)、“四级”(一、二、三、四级)急诊救治模式,进一步提升急救效率。

此外,全市32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开展日间手术,推行血栓性外痔等20个日间手术病种。积极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模式(MDT),注重“三合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规范落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临床路径、高值医用耗材管理等工作。

这些举措让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全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数据显示,2016年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医疗纠纷55起,调解成功率为100%。

(网络图片)

来源/南通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 | 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重点工作
卫计委划重点: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确定11项工作重点
发布 | 改善医疗服务给出新三年任务清单
广州:明年底三级医院预约就诊率五成
全国医疗机构要建立五项制度
“三甲复审”应知应会综合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