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打坐成为一种享受.....

至此,每天雷打不动1-2次,打坐已8个月了。随着打坐的深入,现在只要一盘腿就能进入状态。李白有诗云:但愿长醉不复醒,而我此刻的感受是,但愿长坐不复醒。

有时忘记了时间,岁月,自我,眨眼间1个多小时,2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这点时间虽不算什么,也没啥骄傲的,也不是说时间长就修行好,但从半小时起步,愚笨的我来说,已经有我的进步。

我现在的感觉不再是腿疼不腿疼,坚持不坚持的问题了,而是享受,以享受的心态做事儿,跟那种火急火燎,野兽般疯狂往前冲的状态,已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从容宁静安详,后者是狂躁转抑郁,抑郁转狂躁。

打坐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反应,心脏绞痛到左胳膊上半部,排痰排了2个下午,气海穴空虚,气感如虫子般身上爬行等,让我很好的体会到了“恒无欲以观其妙”,妙不可言,也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因果排病反应就是让你反思,你曾经是怎么使用身体的。

世间多数人是出定状态观察,看到的只有物质世界,而修行人是入定和出定二态观察。在入定中观察的成像是妙,出定观察到的是徼。

虽然是低级的感受,但也是很多物质世界的人们无法体会到的,就此,我相信在未来的打坐路途中,还有更多美妙的风景等待我去体证与欣赏。

气色,皮肤都在发生着变化。心变软,那种轻松,喜悦,暖洋洋,不像辣椒那么刺激,不像卡拉OK,那么热闹,不像吸毒那样,醉生梦死......

很难用语言描述,只有身体和灵魂实证,你才真正感受。我也喝酒,本身都是喝其微醺,现在的我大多更不需要这种以邪制邪的刺激了。

什么是以邪制邪,如非典后的后遗症,触目惊心。就是以邪来调节情绪,来获得快乐,其实,得不偿失,只是短暂的快乐,最终会留下长久的痛苦。而打坐则是绿色环保。身变软,弯腰腿蹬直拉筋,手掌心着地,若手下有低洼,还可以继续拉伸。

尤其眼神,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精化气,气化神,聚精会神。大家都知道,婴幼儿,孩童的眼睛是黑白分明的,所以他们能看到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容易吓着。

而我们大人呢,自从进入青春期,各种欲望杂念尘埃落在了心上,从心反映到眼神上,大人的眼睛是浑浊不堪,甚至十分猥琐的。这就是体内精不足,神不够。

吃饭上,饭量越来越小,容易饱,大部分两顿饭,有时一顿,就是不饿。哪天晚上饿了,就吃一点。对食物的需求,有吃的就很知足。

现在煮一个鸡蛋,剥了皮,细嚼慢咽,感觉无比的有味。有时在想,很多人花了大精力大价钱吃了什么火锅,山珍海味,却吃得那么不开心,憋气,是不是太亏了。

饭量变小,让我们意识到人活着,并不是千篇一律,靠吃很多饭。古人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先贤们的这些话,我们都怀疑过,尤其是后两句,俗人的世界根本理解不了。

那位辟谷半年的,当时做了医学监测,24小时视频监视配合人工监视,每天早晚两次验血。到后期血糖几乎为0,按照医学预测,如果是普通人,此时早已是植物人了。

但他仍然正常生活,工作量很大。而且他是在没有感觉到身体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主动中断了辟谷,只是因为觉得老不吃饭没意思。

以上情况,不是让大家也去辟谷,没有修行基础的人,别听营销课说几天就如何如何,那就邪了。而是就此给我们启发:当你觉得吃什么很重要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可以长时间少吃或不吃。

也就是宇宙中充满着能量,当你的吸收能力达到极大时,一切都可成为你的营养。这时的你不会依赖于食物,可以多吃而不饱,也可以不吃而不饿,吃还是不吃,你有完全的主动权,你获得了自由。

你知道这种自由是什么感觉吗?就拿身体匀称来说,我现在就可以想胖就胖,想瘦就瘦。而大多数肥胖者呢,想瘦,去忌这忌那,可也瘦不了。

事实上,俗人光一个吃的,却始终改不掉,你知道背后有着怎样的业力和习性吗?如你吃得快,我今天让你吃慢点,你可能就慢点,但坚持不了几天,甚至第二顿饭,你就忘记了,继续快。就好像心里被什么追赶或吹着似的。

话说,江山易改,性难移。因此,若你能改掉一点习性,就是天大的进步。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很多人都改不掉这个习性。所以很多人,一辈子只能被自己的业力和习性所牵引,在痛苦轮回里徘徊挣扎。

当你知道,一切都是能量时,你就很容易理解,我们吸收能量,不一定非要从食物中来获取,食物是比较粗相的能量形式。

反之,你对食物能量的吸收越差,你对各种知识、现象、规律、事物的接收能力越差。这样的你对善知识,会有很多排斥、不理解、不相信、不接受,容易抬杠,甚至成为杠精,认为都是迷信等等,认知高度偏低。

我们大部分人,为什么烦恼很多,其主要原因就是活得太小气了,心太小了,格局太小了,学的知识、见的世面都太小了。

简言之,心越小,烦恼越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知高度不够,鸡毛蒜皮的事儿,在你心里都可能翻滚几个月。这就是痛苦的轮回。

所以从吃来让生命延续,并不完全靠食物。身体不好,也不一定是要吃些什么营养品,靠自身吸收天地能量也可修复。

这就看你的消化吸收能力了,就跟人体对钙的吸收,成年人只有10%到15%,而婴幼儿则可达到60%。

在食物这个东西上,人若懂得知足,你会发现这个人一般幸福指数就会相对高很多。

都说要自由,当你化解吃背后前世今生的习性,你就把握了你命运的重要部分。推广而光之,你就可以站在高度,去观察你有着怎样的性格。从而做到弥补性格缺陷,知雄守雌,知雌守雄,上善若水。

另外,有人说,打坐是不是就很长寿。不是的,修行打坐不是让你长寿,而是在你活着时,你能觉察,不造太多因果,不带着太多的身体病痛,烦恼与痛苦,而是多点心安,喜乐安详地度过这一生。

正如我在《说要好好活,可80%的人都活错了这一生!》里所说,别说活好了,很多人死也没死好,都是带着极大的身心病痛挣扎着死去。

另外,打坐结合善知识的熏陶与传播,我心更多了些通透,烦恼自然就少了很多。我们常讲修行,所谓修行,就是日日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行为无私起来(阳气足起来);让心底善起来(气血平衡的最佳氛围);让自己真起来(真是悟出真相的基础)。

然后把打坐当成功课,这样才能连接抽象和具体把克己复礼一点点定型,智慧才能进入较高的纬度,才能理解这个世界的无绪和纷杂,才能体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这里值得提醒的是,打坐修行,不是让人逃避难题,而是让人直面难题(因逃避困难才修行的人,思维有误):所有的生活困难,都是表相,是因为身心内部有阻点,根儿在内部!

面对困难,只努力解决这个难题,它只是解决了一个点儿(当然也能有一点点的心胸拓展),但最高明、最持久的能力,来源于身心内部的拓展。简言之,心之容量的大小。

当身心的阻点,一点点被冲开后,再遇见类似的困难,顺手牵羊就解决了,因为内路已通,外相消亡!正如汽车发震抛锚,都是内部有问题,发动机油路气路一通,外面的问题自然消失。  

所以,很多人都是外部困难太多,才逼得自己反省,进而修行,打通内部阻点,生活才会一路顺风!  

千万记着:修行不是逃避,是拓展,只不过有些人一旦把身心拓宽一些,就慢慢发觉生活的繁华是假相,才抛弃名利,专心隐居修行,这就是另外一种生活了。

总之,不管你追求何种生活,打坐对你身心的调整,让你能从容善意地对待家人,对待事情,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你说不是自由职业,没时间,那我告诉你,有人有大把的时间也不会去做。而有人得了脑癌,医院治疗不好,花费很多钱后,为了生存还要工作,依然每天三次打坐,现在变得很好,所以,最重要在于你是否诚心诚意,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今日对话

大学生的困扰

@北斗:老师,您好,很高兴跟您会话,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就是这个打坐什么时间段最为合适,还有时长需多久,请老师指点一二,谢谢老师。

@韩先森说:刚开始不要求固定,只要有时间,没忙事儿做,就去打坐。坐到一定时间,后面想精进最好的时间是夜间3到5点。如失眠,睡不着还要睡,心里就会烦恼,可以打坐代替。至于做多久,刚开始能做多久,做多久,后续慢慢增加。

@北斗: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打坐可不可以克服一下心理上障碍,提高一下自身的心理素质,比如遇事紧张啊之类的

@韩先森说:在我微博中搜打坐,有文章详细讲解。主要要坚持,时间长,慢慢就会消除很多。可以翻出过去的情绪,让你获得释放。

@北斗:韩先生你好,通过一段打坐,感觉心中有点空虚的感觉,你看这正常吗?望指点。

@韩先森说:你的空虚是何种空虚呢?

@北斗:哈哈,就是说不出来的一种虚,就是很平淡,改变了许多,情绪上比以前稳定了许多。

@韩先森说:这不很好吗?用居贫贱而无贫贱之忧来说。其有两个走向:一个是你居贫贱依然有所求,只是不再是火急火燎的欲望,而是以清净心好好学习本领,用所学等待时机的到来;

一个是你居贫贱,但依然能安贫乐道,如有个老师对金钱权力等要求不高,就想一辈子当个学者,吃饱穿暖就好。这样,没有那么多妄念,你也会幸福。

所以此刻你平淡就有两个方向,你有理想,做事儿,就用这种清净点心情去做,不要急;

另一个就是你哪怕不追求大的成就,但你也会活得身心相对健康些,不像很多人火急火燎的,事儿还没做多少呢,人先五内俱焚,被欲望搞死了。

@北斗:遇到韩先生乃我一大幸事,多谢韩先生指点。我正在上学的道路上,乃家境并不是很好,则家事固常伴左右,兄长婚姻不顺,钱只出不进;爷爷奶奶身体不是很好,也是不离药物;父母在外打工维持生计。

@韩先森说:上学的路上,送你一段话: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也,而在大师之大也,但如今大师很少,那就利用好图书馆。课堂之外,书多读点。刚开始不用管读啥书,只要是健康的就可。偶尔逃课去高年级读书也没问题。

专业知识是深度,好好生存;宽度知识是让你更理解他人与社会,是的你柔,上善若水,可以说是智慧,让你看的通透。若时间充分点,可以找点工作做做。

少些打游戏,泡吧,花前月下啥的,别感觉自己不合群,你只管学你的。世界上的富翁,没有不读书的,巴菲特,查理芒格每天都在读,并且说是读书让他们获得财富和快乐。

等你毕业后,在不断的实践中,这些你看过的东西,你就知道厉害了。你更有感觉,哦,之前看过的那个道理,果然如此。

这就是杨绛先生说的,带着生活的感悟去读书,带着读书的感悟去生活,两者结合。


@北
韩先生所言极是。韩先生乃我精神上的导师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心中很是快乐!感觉瞬间又领悟到了什么。嘿嘿,我会铭记于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
深呼吸,修到极致就是胎息;专注、入静到极致就是大定
[转载]关于静坐
你没想到的清水辟谷好处
(1)三丰传人
一日禅:身心安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