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此地为何称为“大柏树”?

上海城区东北角有块区域叫作“大柏树”,是上海城区通往吴淞、五角场的交通要道,地面有逸仙路、汶水东路、中山北一路、曲阳路、邯郸路交汇,空中有中环线与逸仙路高架互联,附近还有内环高架,周围高楼大厦林立。

有些朋友也许会望文生义,认为此地也许曾经有颗或者一片大柏树,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记得1980年我在复旦国定路上的第14号宿舍楼入住后,虽然大八字(注:大柏树原名,也称大八寺,上海话中“字”和“寺”同音)不远,但印象不深,因为自己一般是从外滩乘坐55路到五角场再换乘99号,不经过大八字,偶尔从虹口公园(注:鲁迅公园原名)乘坐9路电车(注:现在为139路公交车)到学校,9路电车是经过大八字的,印象中的大八字只有几幢低矮的土坯房,周边大多是田地。那当时为何叫作大八字?这和上海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注:日本称为第一次上海事变)的历史有关。

日本出版的《上海历史导游地图册》第121页,上面有“大八辻 /大柏树“条目,谓:日中战争时,日本军队曾在此设立“检问所”,架设关卡封锁交通,并挂上“大八辻 ”的牌子。此乃是以第一次上海事变中战死的第九师团的联队长林大八的名字为此地命名的。此后,日本汉字“辻”,被居民读作“寺”而逐渐被“寺”字替代。日本战败后,此地被人们习称为“大八寺”或“大八字”。据其它史书记载,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金泽第九师团被编入日本上海派遣军序列,前去增援苦战的海军陆战队,2月14日,林大八带领步兵第7联队在吴淞码头登陆,3月1日,在第三次向中国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第61师第121旅镇守的江湾镇韩家塘阵地发起进攻时,被第十九路军击毙,后被日军追赠陆军少将,这样也成了被中国军队击毙的第一个日军将领。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八字”三字是为了纪念阵亡的侵华日军将领的,因为那块地方人烟稀少,关注的人不多,这个辱华地名一直保持至1980年代中期,这时人口开始增多,大八字一带被从宝山县划入虹口区,复旦因为在走马塘以东,被划入杨浦区(附记:1980年我的户口迁入复旦时,家人开玩笑说:你从市区迁到乡下了。有一次在校门口遇到老师,问她去哪儿?她说去上海,我脱口而出道:你不是在上海嘛?她笑了,可见当年许多老师是把复旦视为乡下了),为此虹口区还专门成立大八字街道办事处,那时反对声开始大量出现,有些代表委员在市级人大政协会议上也提出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在调查以后于1988年正式将“大八字”改为“大柏树”。

但有些极端人士还有不同意见,认为虽然从文字上讲,“大柏树”与“大八字”没有关联,但上海话的讲音完全一样,还是有耻辱的烙印。对此本人不予赞同,如果这些极端观点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上海外滩那么多西方人建造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是否应该全部拆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茗星ART#大柏树没有树大八寺没有寺
上海“大柏树”地名个来历
有哪些关于上海的冷知识?
揭秘上海“大八寺”区片地名真相
上海大八寺为何改名?日军少将毙杀于此,日本吹为“军神”
重温这一天 - 一月的上海,我们三个女生 @ 五角场, 大学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