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哥伦布

(本文见于2019.4.16日齐鲁晚报“青未了”栏目)

虽是严冬,南欧的纬度和地中海的气候,使得巴塞罗那这座城市春日融融。上午看完精美别致的奎尔公园和震慑心灵的圣家堂,整整一个下午被导游扔在了加泰罗尼亚广场和感恩大街。

这条大街的确不同凡响。它具备了几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交通便利,舒适休闲,商家云集,历史久远,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它是建筑艺术的展示。这条街上,有一段被称为“不和谐街区”,五座不同风格的楼房栉次相连,均是著名建筑设计师的作品。高迪先生的巴洛特之家和米拉之家也在这条街上,都是“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街道不仅中国绝无仅有,世界上也极为少见。若干角度,反复拍了若干照片,然后去逛了逛LV、普拉达、巴布瑞,并为即将出生的下一代买了奶瓶奶粉。奶瓶奶粉这些东西竟然也要到欧洲来买,实在觉得多此一举。但发现销售这些产品的非百货店更非超市,而是在药店,便知让人信任就不足为怪了。


         (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广场)

无事可做,集合时间还早,便找了个休闲椅看夕阳。

我突然记起,我们的大巴曾路过一个纪念碑,导游介绍说那是哥伦布纪念碑,余秋雨先生曾到此并乘坐塔内电梯观光云云,便想去看看。但是怎么去是个问题,语言不通,行动受限。这也是我们不敢选择自由行的原因。只好从微信中问导游,哥伦布纪念碑怎么说,导游迅速回复,写清楚了西班牙文的名称,令人满意。因为这表明他在随时随地关注团员的诉求。倘若他半天哪怕半小时不回,很多就会错过。路边正好有出租车,把微信上的地址给司机一看便ok了。于是我们上了车,十几分钟,到了海边。有一个宽阔的广场,哥伦布纪念碑就在中央。纪念碑有一个厚重的底座,上边有一组浮雕。一根石柱从中拔起,顶部一个圆形小平台,上边矗立着哥伦布的雕像。太高、太远,又是黄昏,以至于雕像的容貌和表情难以辨清。只见他面朝东方的海面,左手拿着一个卷轴,右手挥起,像是召唤,亦像是指明方向。身形不显高大,但极有派头。找了半天的角度,才拍出一张较为满意的照片,是他披着夕阳的背影。


    (巴塞罗那:哥伦布纪念碑)

看了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这书的名字真好,可以表达一个行者的阔达的胸怀的飘逸的心境。以至于我在海边小镇米哈斯,骑上那头标志性的铁驴,拍了一张照,发在朋友圈,就命名为“行者无疆”。虽然这头驴还不如唐吉诃德的瘦马更有些气势,但足以慰风尘。余先生提到哥伦布纪念碑的文章叫《流浪者的本义》,他先提到了兰不拉大街,认为是一条“流浪者大街”,走到尽头看到了纪念碑。他的视觉次序有点故卖关子,说是先看到纪念碑底座,抬眼才看到雕像。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哥伦布雕像极其醒目,按视觉规律,只能先看到雕像,再去研究底座。他文章的结论是,哥伦布像个无目的的流浪者,“不在乎脚下,只在乎前方”。这种哲理思考虽有新意,却不那么准确。哥伦布当年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要去印度,去中国,去找香料和黄金。漂到了美洲,纯属意外。雕像右手所指的方向,就是他的理想,他左手拿的卷轴,焉知不是《马可波罗游记》,或是一幅航海的路线计划图。


    (行者无疆:摄于米哈斯小镇)

没错,就是香料。欧洲大航海的动力就是香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烹调肉品所用的八角大料。当地中海航线被伊斯兰人、突厥人封锁无法正常贸易之时,伊比利亚人开始寻求向北、向西,绕道抵达亚洲。最早应该是葡萄牙人开启的航海探索,突破佛得角,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运回香料。据说达伽马的第一船香料利润高达6000倍。以至于葡萄牙人满足于这条航线竟不思进取,这才使西班牙有机会成就哥伦布的梦想。

巴塞罗那既非哥伦布的故乡,也不是他扬帆起航的地方。但这里却是十五世纪信息最为灵通的口岸。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消息,最先传到了这里,轰动了世界,虽然哥伦布先生至死认为他所到达的就是印度。有了这情缘,1886年,为迎接万国博览会,巴塞罗那建起了这座哥伦布纪念碑。

其实,在伊比利亚半岛,不用寻找,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哥伦布的存在。像巴塞罗那一样,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中心也有一个哥伦布广场和雕像。绵延600多公里的瓜达尔基维尔河,时刻都在给你讲述着大航海时期的故事。在塞维利亚的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哥伦布的航海日记,当我用汉语说出哥伦布的名子,保安明确清晰地把我们带到半身塑像前。特别是塞维利亚主教坐堂,因安放着哥伦布的遗骨而闻名天下。可以看到有四位人物雕塑面色庄重、充满神圣地抬举着他的棺椁。据说是西班牙历史上的四个古国著名的骑士。 


    (塞维利亚:瓜达尔基维尔河畔的黄金塔

以哥伦布为代表的十五、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极大拓展了西方人的视野,随后带来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为资本主义积累奠定了基础。原产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番薯、豆类、南瓜等作物被引进到欧洲又传播到世界各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食物短缺问题并引起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大航海不仅促进了造船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且对数学、力学、天文学、地理学、海洋学、气象学、水文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成为16-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的前奏。这也就是哥伦布们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价值。

但哥伦布其实是意大利热那亚的水手,后来曾到葡萄牙学航海,却是西班牙成就了他的辉煌。

国王的胸襟和眼光造就了伟大的时代。伊莎贝拉,西班牙“天主教双王”时代的女王,与斐迪南联姻,收复了摩尔人占据多年得失地,建立了统一的西班牙。不仅如此,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独到的眼光,伟大的直觉,成就了哥伦布。女人常常靠直觉判断事物,但很多伟大的女性,她们的直觉却常常可以达到不可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成为远见卓识。哥伦布并非完人,野心强大,私欲强烈。但并没有影响伊莎贝拉对其航海价值的判断,据说为了支持哥伦布,她不仅四处游说,而且变卖首饰筹集资金。没有伊莎贝尔的坚定支持,西班牙将失去发现西行航线的历史机遇。莫里森的《哥伦布传》写道: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是一位引人注目的漂亮女人:“容貌端正、肤色白皙、蓝蓝的眼睛、金色的头发,她的外貌在西班牙特别使人赞美,因为它稀有、罕见。她的仪态优雅、庄重、和蔼可亲,她待人处事态度非常机智得体,使臣民甘拜下风。”


    (马德里王宫:伊莎贝拉雕像)

在大航海时代,还有像恩里克王子以及随后的葡萄牙王室支持迪亚士、达伽玛,卡洛斯一世支持麦哲伦等等传奇故事。漫步在里斯本特茹河畔,可以看到一座雄伟的大航海纪念碑,高高扬起的船头,两侧是航海家们浮雕,打头的,就是恩里克王子。是他燃起了欧洲人远航探险的欲望。


          (里斯本特茹河,航海纪念碑)

哥伦布也没有辜负伊莎贝拉。以顽强的精神,坚韧的毅力,不屈不挠,不惧生死,历经磨难,完成了人类的伟大壮举。

当然说起人类航海的历史,毫无疑问地应当首推15世纪初的我们的明朝宦官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取得的成就上也远非伊比利亚人所比。它们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有些船继续西航到亚丁和波斯湾口,甚至个别船只驶入了非洲东岸的一些港口。而这一时期,葡萄牙人只是刚开始沿着非洲海岸探寻航路,直到1445年他们才抵达佛得角。然而中国的这些非凡远航到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戛然而止。至今仍是一个谜。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说“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没有任何帝国的当权者会阻止他们这样做”。体制和文明的差别,令中国社会封闭在东亚的这块大陆上,并最终于19世纪中叶被炮舰敲开了关锁。

700多年过去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汹涌彭拜的潮水早已退落,但大潮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并依然令人兴奋。大航海开启的人类全球化的历程,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这个世界。当我拎着感恩大街上购买欧洲的奶瓶奶粉,当我在格兰维亚大街上看到华为手机的巨幅广告招牌,不由得对那位当年高傲自大目中无人夸夸其谈还有诸多劣迹哥伦布,对那个披着夕阳下的背影,满怀敬意。


(马德里:格林薇亚大街华为MATE20巨幅广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塞罗那哥伦布纪念碑
世界航运史先驱
【葡萄牙西班牙行】巴塞罗那哥伦布纪念碑广场
不可不游的巴塞罗那(三)说说兰布拉大街
奠定欧洲霸主地位的“大航海时代”,而中国早就开始了
欧洲的崛起之路(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