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径庐小札】谈谈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上篇)

1956年,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出版了《大哲学家》一书的第一卷。按照作者的计划,打算用三卷的篇幅完成这部巨著,但我们看到的只有第一卷,其它两卷并未出版。然而,作者在第一卷的“导论”里,发表了关于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构想,这样,至少让我们了解了雅氏的整体思路。

在第一卷里,出现了两名中国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孔子所排的位置还很高,处于“思想范式的创建者”的第三名,实际上也是整个大哲学家排名的第三名。在孔子之前,是苏格拉底和释迦牟尼,在他之后是耶稣,只有这四个人是“思想范式的创建者”。老子被认定为“原创性形而上学家”,排在这一卷的倒数第二名。在计划出版的第二卷中,没有一名中国思想家。在计划出版的第三卷中,列入名单的中国思想家有庄子、墨子、孟子。也就是说,在雅氏的心目中,有资格进入他的大哲学家名单的中国人只有五人。而且,这五人全部是先秦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雅氏的判断也不无道理,中国历史上,思想的开放、活跃、爆发、创造期,仅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所以雅氏选了孔孟、老庄,再加上一个墨翟。然而,雅氏毕竟对中国历史缺乏了解,更对中国思想史缺乏了解,所知很是表面化,因而明显带有偏见。首先,他忽略了,春秋战国时代真正的显学是法家,不仅涌现出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法家思想家,而且,这些法家思想家也在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管子、李悝、商鞅、韩非、李斯。其次,雅氏也忽略了,佛教虽然创始于印度,但广宣流布却在中国。佛法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后,很快就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高僧。这些高僧中,杰出的思想家甚多,成为思想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慧远、僧肇、玄奘、慧能。再次,雅氏还忽略了,自秦以降,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尽管历代封建王朝实行思想专制,使中国思想失去了创造性,也还是有一些思想家发挥了巨大的枢纽作用,这也是不能忽略的。如,荀子、韩非、董仲舒、周敦颐、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于是,我感到,在雅氏的《大哲学家》中,至少应该出现以上列举的思想家。显然,这只能是一个中国普通读者的想象。既然是想象,那就干脆想象到底,索性谈谈中国的十大思想家,就教于方家。

在我的心目中,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是:孔子、老子、慧能、商鞅、孟子、庄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黄宗羲。也就是说,我在雅氏所选的基础上减去一人,增加了六人。虽然说从历史看,墨子的墨学曾经是和儒学并列的显学,但战国之后就渐渐式微了,毕竟影响力有限,故而这里略过。不过,这个十大思想家的排列顺序可能会引起争议,好在仅是一家之言,也是抛砖引玉之言,就没什么可顾忌的了。

孔子排在首位,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他不仅是儒家的第一位整理者、集大成者,还是个创造者。是他,让儒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流行于世,影响千古。没有孔子这个奠基作用,就没有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根基。孔子一生删诗书、定礼乐、写春秋,五十学易并传说作易大传,倾力教育学生,留下《论语》传世。中国之所以历千古而屹立不倒,与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密不可分,他成了中国的文化之魂。也有人认为,就形而上学来说,孔子的深度不如老子,这倒也是事实,但这一点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在于,只有孔子的思想体系才能把中国的上层、中层、下层各方面的人心凝聚到一起。可以说,孔夫子是不可替代的、不可复制的,他如果不排在首位,这首位就只能空缺了。

老子排在第二位也是名至实归。同西方相比,在中国古代的精神生活里,缺少两个元素,一个是形而上学,再一个是宗教意识。形而上学就是宇宙观、世界观。对这两大缺憾,老子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就解决了。大道至简,《道德经》看上去不过五千言,其实在形而上学上胜过多少学者的五千万言,它不仅回答了宇宙和人类起源等根本性大问题,至今还闪烁着真理的光芒,而且还提供了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伦理学、谋略学、军事学等学科的要义,个中的智慧令人至今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今日,研究《道德经》的文字恐怕以亿数计,但不能不说,真正参透玄机者甚微。由此,证明了老子思想的力量。对道家强调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有的学者颇不以为然。但这只是道家的一面,实际上道家也有积极入世的一面,每当天下大乱,道家总有代表人物出面发挥特殊作用。另外,由道家衍生出了道教,老子还被推上教主的宝座,虽有消极的一面,总体上也对中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慧能排在第三位有可能会引起很大争议。按照正统思想史的观点,慧能作为一名思想家没有问题。但是,把他列到仅次于孔子、老子的第三位,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而且,在一些佛学家那里,慧能甚至排不到佛学思想家的首位,比如有人更看重玄奘的唯识学。在这里,我不仅把慧能放到这个位置,而且认为这是他当之无愧的位置。这是为什么?主要理由是: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渐渐与儒家、道家融汇到一起,形成了长期影响中国的儒释道并举的格局,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政治、社会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佛教的根在印度,树干却在中国,成了佛教的第二故乡。也可以说,佛教能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与中国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选出一位最能代表中国佛教的人物来,与孔子、老子并列。从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看,大师级的人物不胜枚举,按照人物生活的年代主要有道安、慧远、僧肇、智顗、杜顺、玄奘、窥基、慧能、怀让、神会、永嘉、马祖道一、法藏、圆悟等。但是,这些人中,真正透彻解读了释迦牟尼思想真谛和大智慧,形成了独立思想体系的是慧能。他不仅完整地继承了佛法,有所发挥和创造,与佛陀所说义相吻合,而且成为禅宗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最终形成了影响极大的《六祖坛经》。众所周知,在佛教上,典籍分为经、律、论三种,但只有佛陀所说才可以称为经,任何其他人所说,只能是论。例如,印度的龙树是佛教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但他所造的《大智度论》,也只是论。而慧能的著作被公认为《六祖坛经》,这是不同寻常的。由此可见,慧能被认可的不仅是他继承了五祖弘忍大师的禅宗衣钵,成为禅宗最后一祖,更是他传经说法有了独立的体系得到公认。

商鞅排在第四位的争议会更大一些。但我认为,这是最符合历史真相的排列。春秋时期,在百家争鸣的大潮中,法家思想开始暂露头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齐国的管子。在他的法家思想的引领和治理下,齐国成为五霸的霸主。从这里,就看出了法家济世、法治、务实的一面。后来,李悝、吴起推行法家路线,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然而,真正完整地将法家思想加以整理、发挥、集大成者,乃是商鞅。在他之后,韩非和李斯也成为法家路线的代表人物。但综合而论,还是商鞅的历史作用、贡献大得多,无可替代。最为关键的是,商鞅是在秦国将法家路线全面付诸实践的。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他将一个贫弱的国家改造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为后来秦始皇扫六合,建立统一的大秦帝国奠定了制度、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坚实基础。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正如毛泽东所言,“百代皆行秦政法”,没有商鞅便没有大秦帝国,没有大秦帝国,便没有今日之中华民族的版图,这是一个不可推翻的历史逻辑。商鞅不仅是一个大改革家,而且是一个大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商君书》至今依然有某种借鉴作用。这部著作一共二十六章,核心思想就是废封建、立郡县,严刑峻法。大秦帝国灭亡之后,法家思想逐渐式微,边缘化。但这是一种表面现象,只要回到历史现场便可发现,从作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大决策的汉武帝刘彻起,多有帝王都是外儒内法。这么看来,商鞅无论如何都是有资格坐第四把交椅的。

孟子被称为亚圣,而且是和孔子并称的,叫做孔孟,一定意义上代表儒家。这虽然是从儒家角度观察的结果,但如果从大历史角度考察,孟子对历史的影响不容忽视。他的最大历史作用在于,正当战国时代儒学式微,被各国君主普遍轻视之时,他挺身而出加以捍卫,并大力弘扬。在这个过程中,他根据天下大势,对儒学做了新的整理,创造性地加以补充和发挥,成为儒家最合格的继承人。从《孟子》一书看,他的学说比起孔子还要深刻一些。比如,他难得地提出了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来,是十分可贵的,对后世影响很大。不过,由于孔子已经占据了不可动摇的第一位的位置,孟子作为传人只能屈尊排到第五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除了老子和孔子,另外一位是谁?
快问快答|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世界公认的“东方三大圣人”都是谁?全是中国人,第一名并非孔子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三教九流
春秋战国人才地图之思想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