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35年时期的民国经济

当时的中国经济的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宗来源为关税。然而9·18事变后,东北陆关自安东关至哈尔滨关全部丧失,伪华北自治运动后天津关也丧失,残存的主要海关——江海关、粤海关等等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可以预料在中日战争爆发后全部丧失,可依赖者惟西南边境各陆关而已,而此等关税收入有限,不足以弥补财政开支。

 

2,财政收入次大宗为盐税。1929年中国六大主要盐场依次为淮北、辽宁、山东、川南、长芦、两浙。9·18事变,辽宁盐场自然丧失,伪华北自治运动后,长芦盐场也已丧失。开战后淮北、山东、两浙这三个海盐场也会丧失。

 

3,关税、盐税、统税、烟酒税、印花税全为消费税,其最终负担者为民众。此等税收势必虽民众的贫困化而日益减少。而直接税的所得税、遗产税等从未征收过,广大富豪权贵无疑逃避了此等负担。可见中国财政税收体制颇不健全。

 

4,当时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财政问题是增加财政收入。其主要途径无非是新开税源、提高税率、增加公债、通货膨胀、裁汰冗余、力行节约等。

其中,新开税源方面,对于所得税和遗产税的征收,困难非常大。因为所得税无非包括企业所得、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三种。中国企业会计审核制度不健全,企业营业情况不明。若采取申报制度,资本家自然以多报少。若采取估值征收,则中国企业家必然缩减企业规模或是抽逃资本。劳动所得方面,官吏、军官、职员、教员的工资固然容易确定,医生、律师等自由职业者和商店职员等所得数额不易精确计算。至于资本所得,如果通过储蓄存款额来计算,必然引起存款者提取、藏匿存款,导致资本退藏或外逃,对中国金融行业危害甚大。其结果,势必是大资本家缴纳税金少,广大中小收入者缴纳税金多。遗产税的征收难度与此类似。另一种拟议中的新税源为地价税和土地增值税。当时中国各地的田赋收入都归于地方政府,而这两种新税将归于中央。惟独地价受局势影响波动大,所以该文作者倡议立即在战争爆发前着手筹办。

提高税率方面,关税受制于人,盐税事关民生,统税关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尚急需降低。因此提高税率的手段不仅当前不可行,战时百业凋敝,更无法实施。当时唯一可行的,是将统税征收范围由面粉、棉纱、水泥、火柴、卷烟五种增加到啤酒、洋酒、烧酒、烤烟、罐头等。然而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至于增发公债和通货膨胀,事关国家财政信用问题,不到紧要罐头不可滥用。裁汰冗余方面,除军费和建设费之外均可缩减。同时力行节约政府开支。

 

综上所述,解决中国战时经济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以下几点

1、增加所得税、遗产税、地价税,虽然征收起来有难度,但是不得不施行之;

2、提高税率,尤其对汽车、自行车、钟表、钢琴、洋酒、啤酒、罐头、化妆品、呢料等进口奢侈品,在关税之外向其经销商征收附加税。同时扩大统税的征收范围。

3、节减冗费

4、奖励输助,政府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输助政府,例如劝募赈款、劝募助学款、劝募航空捐、义勇捐等,同时发售航空奖券、储蓄奖券。

5、谨慎公债的发行,留待将来最紧急时之需。

6、强化法币管理,禁止贵金属输出,增加现金和外汇储备,平准物价变化。

7、革除财政弊政如贪污腐化、中饱私囊、暗中勒索等。

8、举借外债。

9、紧急情况下,将田赋收入由各省统归中央。

10、保留进行通货膨胀的准备。但应吸取德国通货膨胀的教训。

1932~1934年中国财政收入

1932年度财政收入

 

1、关税:325,534,850元

2、盐税:158,073,565元

3、统税:79,596,999元

4、公债:112,617,542元

总计收入:671,924,755元

 

1933年度财政收入预算

 

1、关税:352,398,559元

2、盐税:177,375,273元

3、统税:104,977,964元

 

 

4、公债:179,959,332元

 

 

总计收入:828,711,688元

 

1934年度财政收入预算

 

1、关税:382,814,241元

2、盐税:190,353,841元

3、统税:116,959,679元

4、烟酒税:23,104,873元

5、印花税:12,884,286元

6、国有营业纯益:8,349,567元

7、公债:50,000,000元

8、其他收入:83,265,534元

 

总计收入:918,111,034元

 

抗战爆发时日本的赋税比例,来自消费品的为40%,来自所得的为21%,来自资本的为20%,其他杂税19%。

 

摘自《蒋百里先生文集》,文章《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

 

对比同时期日本的岁出和军费支出

 

1933年前 1日元 = 0.50美元

1933年后 1日元 = 0.25美元

 

1930年 军费444,258,000日元 岁出1,558,800,000日元 28.5%

1931年 军费461,298,000日元 岁出1,478,519,000日元 31.2%

1932年 军费701,539,000日元 岁出1,954,148,000日元 35.9%

1933年 军费853,863,000日元 岁出2,252,937,000日元 37.9%

1934年 军费951,895,000日元 岁出2,163,398,000日元 44%

1935年 军费1,042,621,000日元 岁出2,261,651,000日元 46.1%

1936年 军费1,088,888,000日元 岁出2,282,784,000日元 47.7%

1937年 军费3,277,937,000日元 岁出4,750,633,000日元 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税讯68(总1073)】(2022-06-16)
以1928-1931年为例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内外债务概况
混搭帝国的谜之军费 | 青年维也纳
没有人头税的清朝,在赔款的巨额数目中,这些钱从哪来?
甲午战前清朝军费不足:仅相当日娼妓战争捐款
张治中回忆录:(23)开源与节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