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透彻的分析】太极拳真的能以柔克刚吗?(四)


十一. 炼气与练拳的科学密诀


从现代科学知识来说,“身似行云打手安用手”之意,就是技击时身体躯干在轻灵的运作,但不要依赖手臂之周边骨骼肌肉(peripheral skeleton muscles),不用手臂骨骼肌群,即手上不用力。而“浩然气能行乎手,浑身是手手非手”,据笔者的经验及研究,这就要锻炼出核心肌群 (core muscles) 的稳定性功能,以能利用接地之力。在1996年,两位澳洲教授 (Carolyn Richardson, Paul Hodges)首次报导核心肌群带来的稳定性可防止背痛,于是兴起了更多对躯干神经肌肉(neuromuscular)控制的研究。十多年来,西方的普拉提(Pilates)、东方的瑜珈亦採取了核心肌肉能力的训练,核心肌群已受到临床背痛治疗、运动伤害预防和复健、各项运动功能辅助训练的重视。但在2010年,一位英国教授 (Eyal Lederman) 撰文质疑核心肌群对神经肌肉和骨骼肌肉系统 (neuromuscular and musculoskeletal systems)的特殊康复效果、或对运动功能的提高;他认为一般性的复健训练也有相同的好处。这些争论是在于对个别核心肌肉、局部肌群、或整体肌群的运作,强度需求,运用时效,及锻炼方法等的不同见解。


从解剖学可知,躯体深层的核心肌群(腹横肌、多裂肌、骨盆底肌肉、横隔膜、腹内斜肌、横脊椎肌群)是直接附着在脊椎骨上,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浅层的核心肌群(阔背肌、竖脊肌、髂腰肌、髋内收肌、髋外展肌、臀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腿筋等)并没有直接与脊椎骨接触,而是从肋骨连接到骨盆,或从腰椎连接到大腿上缘,是控制脊柱和骨盆的动作,如身体的前屈、后仰、左右扭转等。如何正确有效的运用这些核心肌群,就是从前内家拳高手练拳的密诀之一。最近17年来的医学研究让我们了解到,练拳要先恢复深层核心肌群的功能,但非增进个别肌肉的强度;而要学会放松浅层核心肌群,及有效运作深层核心肌群,以加强整个脊椎、躯干的稳定性。正确的做法是按照武禹襄提示的要点:「尾閭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些深层核心肌群中的横隔膜,分隔了胸、腹腔,在运作时随着呼吸而上下运动,能帮助肺呼吸,而丹田呼吸就是以横隔膜升降的力量来吸气与吐气。腹腔上部的横隔膜、基底的骨盆底肌肉、周围的腹横肌与多裂肌,形成了一个圆柱体的空腔。近代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当身体将产生任何行动之前,神经系统启动了这些深层核心肌群,在胸腰筋膜(fascia)的引导下提前作反射性的共同收缩。气沉丹田让横隔膜随着呼吸带动核心肌群肌的协同收缩,使整个圆柱空腔的体积减少,造成腹腔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升高,可提供良好的脊椎支撑力,保护腰椎的动作控制,增进了脊椎的稳定性。因而亦增加了膝关节的稳定度,改善下半身力量和肌纤维的征召能力,提供躯体稳定流畅的动力链(kinetic chains)。有时虽然身体没有动作(例如:安静地坐着或站着),这些深层核心肌群仍保持某个程度的收缩,以维持身体最起码的张力。近年来有人研究用各种运动方式来试测最佳的横隔膜呼吸作用以稳定身躯,但目前的科学研究还没有确认出该用什么样的典范运动方法,求取更好的核心稳定性效益。



笔者认为这些研究的失焦,是局限于一般性中枢神经系统对深层核心肌群的启动,根据笔者的体验:「应以王宗岳的“气沉丹田”和武禹襄的“气宜鼓荡” 方法来调节腹腔内压的变化,虽然自律神经不受大脑意识的控制,但是自然缓慢的横隔膜呼吸及腹腔压力的调节能增进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如此可提升自律神经的均衡效益,并加强练拳时脊柱、躯干的稳定度。」但习者要留意到腹腔压力升高应有良好的控制,避免引起任何不适,所以郑曼青要求“心与气相守于丹田”是正确的练法,而非外家拳的强制性腹式呼吸或刻意的气沉丹田。此种刻意的作法,虽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一个意念,但又会引起一个反动的意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若控制失衡反而会走偏,得不偿失。


心静、体松、身稳后,练拳自然由开展转为紧凑,整个身体的重量经由胸、腰、双腿落在脚掌,开始向下扎根,而腿部的腿筋和髋、臀部的核心肌群进一步协助身躯稳定,但腿部的骨骼肌群包括支持身体的单腿都要松开,这样稳定的身体核心可将整个体重的动量顺畅有效的传递到脚掌。然后,按照牛顿第三定律,此体重的动量,又从地面有效的向上反弹传递,若核心肌群导致身躯愈稳定,动量传递的效率会愈好。笔者认为接地之力的窍门应是在自律神经最佳的平衡状态下,先以脚掌为支点,籍立身中正将体重落在涌泉穴之处,再由小腿肌群 (腓肠肌、比目鱼肌) 和跟腱(Achilles tendon)带动第二类骨骼杠杆的省力作用,将接地之反弹力上传。经由腿筋(hamstrings)和髋、臀、腰、腹、胸、背的浅层核心肌群协同收缩,续由肌腱牵拉其所附着的骨骼和由韧带稳定住各个关节,通过躯体核心肌群和主要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s),踝、膝、髋、脊柱间的系列杠杆作用,迅速的将动量按照牛顿第一定律传送到手臂和身体任何动作需求上。在整个的动量传送过程中,肩、肘、桡尺、腕部的滑膜关节及肩、臂肌肉要呈放松状态。这种体内“动量传递”的感觉和运用,就是内家拳的“气”,这和道家养生及中医所谓的元气、营气、卫气、宗气等完全不同。而武禹襄和李亦畬早就体会出:「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所以在明师的指导下,内家拳的练法要放松身心,调节自律神经系统,不用周边骨骼肌肉之力,藉由核心肌群的活动,动作的幅度逐渐缩小,增强身体重力下沉,传递体内重力向下产生的动量。动量的传递,随着躯体体重节节的下沉,在全身肌骨“相向运动”的作用及节节发生的相互反作用下,使得这股动量由地面反弹,经由各个滑膜关节为支点的连续骨骼杠杆作用,再节节由动力链往上继续传送,一波接一波地随着腰、胯的转动,周身节节贯串,运用躯干浅层的核心肌群,有效率的将动量加速传送到手上。这种动量传递的锻炼,开始阶段身体外形尚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功夫的提高,外形变化减小到难观察到的程度,成为自然的条件反射。



常人习惯性的用力是靠手臂、肩、上背肌群与所牵连的腕、肘、肩关节之间的杠杆作用,这些局部的屈伸和旋转力量,大都来自机械效率不佳的第三类杠杆作用,所以常人总想锻练出强壮的臂、肩、上背肌肉,以求发出更大的爆发力量,但这仍是小肌肉群的锻练,其功效不大。因此,外家拳好手会进一步的锻练腰、腿力量,增加上下肢的协调,但是其出力时仍会动用了臂、肩、背的肌群,发出的力量仍是局部性的,易于被对手察觉及化开。


而内家拳尤其是太极拳的用力方法则有所不同,如笔者先前所述,内家拳讲求心静、体松及充分运用由脚底向上传送的动量,即充分发挥了大关节、大肌群的潜力;依照关节由大到小的顺序及核心肌群为中心的动力链活动,可迅速供给手臂动作需求的冲量。这种由下而上、整体协调运作、能倏忽达于上肢之力,内家拳者谓之“劲”。此整体之劲的强度随着心静、体松、身稳、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程度而增加,异于由中枢神经所导致周边骨骼肌肉作用的拙力。进而言之,劲者由脚而上,得自躯体大关节、大肌群的操作,协调至放松的臂腕小关节、小肌群,形成鞭打性的动作,可使动力链末端环节产生较大的速度和打击力量。因此,劲者圆活连贯、轻灵而捷,全身皆可随意发出,一发即收;这和力者陷于肩、臂的局部主动性拙力大不相同。所以,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提示「用意不用力」,要求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此拙劲乃常人习惯性的拙力用法。而李亦畬《五字诀》之「心静」云:「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这裡“劲”的意思亦是指拙劲或拙力。随后,《五字诀》之「劲整」云:「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此处,“彼劲”是指对方的拙劲或拙力,而“我劲”係我从脚底而上传的整体之劲,劲之动量传送倏忽而至、感同泉涌。



散打实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平动、转动、上下、时间等变化,而内家拳者借着核心肌群及踝、髋、脊柱滑膜关节的屈伸、旋转、外展、内收等效应,其动量传送包括了线性和旋转的动量。而角动量是与旋转中心位移有关的动量,其大小与体重、距离、转速有关,动量的方向则朝上,可拔起对方的根。在转动发劲的过程中,核心肌群有助于固定身躯的转轴,根据角动量守恆定律,若懂得舍己从人让对手接近我身躯转轴时才顺势发劲,则可轻易将对方加速放出。所以太极拳在实战时要随方就圆,圆为紧凑,紧凑时才能掌控住最好的支点及体会到《乱环诀》的「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换言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太极拳之劲来源于脚下,或说动力点在脚,对方则为阻力,或说阻力点在与对方的接触处(自身的手掌或身体的任何部位),而支点就随着情势的变化,在沾连粘随的听劲中决定,或在手腕、手肘、脊柱,随时在调整支点及维持自身的有效动力臂,充分利用线性或角动量传送,以最小动力取得最大效益。对方虽有大力,亦不足恃,一经接手,在知己知彼中,全凭杠杆之有效运用,打中有化、化中有打,达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以小胜大、以柔制刚。



十二. 你现在相信柔能克刚吗?


锻炼外型肌肉者,虽有强壮的大腿和小腿肌肉及凸显的六块腹直肌,但无助于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及重力动量的传递。现在一位高头大马、孔武有力的魁梧壮汉,猛力迎面击来,其体重100公斤,因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及重力动量传递不够好,而且局部用力动作都是低效率的第三类杠杆作用,只能上传体重的30%,于是手上的打击力只有30公斤。一位太极拳好手,体重60公斤,能有效借地之力上传体重的70%,手上的打击力就有42公斤。这位魁梧壮汉,仅靠局部肩、臂骨骼肌肉的出手速度为每秒15公尺,产生动量为450kg·m/s。而太极拳好手靠松柔的整劲反射,瞬间出手速度可达每秒30公尺,则产生动量为1,260kg·m/s。高头大马壮汉除了“听”不到太极拳好手的重心和松柔劲外,其出手的打击力和冲量相对的不如,当然要居下风,这就说明了太极拳好手为何能以小搏大、以柔克刚。



在散打时,无一定法,魁梧的壮汉虽然手上的接地之力较弱,但是身体冲撞的来力仍强,不可忽视。这时瘦小的太极拳好手,在实战中肢体相互接触的瞬间,仍是笃定沉稳。靠着深层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及浅层核心肌群的松柔性,不会去正面顶撞或截碰。借着自律神经提升之效益,随着对方冲击来力方向而变动,使对方来力从我圆弧的切线方向落空,既能化开且能粘住,步随身换,吞吐自如,在活步中充分利用重力动量传递及高效率的杠杆作用,粘提听放等化打之法都在其中了,这就是郑曼青太老师所教的“接劲” ,亦即太极拳应用于搏斗实战的“以柔克刚” 之能。

The end
来源:台湾《太极拳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起落”是实现横竖劲力转换的关键
云鸣解密太极之节节贯穿
归一太极拳功法核心之十层练法
核心训练观念-腹内压系统
太极拳的核心,就这4个字
核心解码(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