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安市自然灾害历史〔雨涝〕

雨涝是西安又一重要自然灾害。每年4~10月,气温高,降水多,容易发生连阴雨和暴雨天气。

  见于史籍记载的严重雨涝灾害有:

  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 渭水赤三日。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长安积霖七至九月。

  西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 长安淫雨百日。

  西汉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 蓝田秋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山水出溢流九百余家。

  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 关中秋七月大雨至十月,渭桥绝。

  西汉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 夏,三辅淫雨三十余日。

  西汉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 五月乙亥大水,南山大石鸣如雷闻。

  新莽地皇元年(公元20年) 七月始,大雨六十余日。

  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 关中九月六州大水,渭水暴涨泛滥,冲损秋田无数。

  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 关中八九月雍州大水。

  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 长安九月丁已,军出长安。时连雨,自秋至冬。诸军马驴多死。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 秋,连阴雨数月。

  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 六月,新丰大雨,零口山水瀑出,漂庐舍。

  唐永徽五年(公元654年) 八月京城暴雨。

  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 关中六月雨,麦滞损。六月乙亥,京师大雨,平地水深数尺。

  武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九月后长安淫雨并雪凡阴一百五十余日,至神龙元年正月五日方晴。

  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 沣水七月雨,水溢害稼,冬关中饥。

  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 西京淫雨六十余日。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 关中久雨害稼,京师饥,诏出太仓米二百万石赈之。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 长安秋淫雨积旬,墙垣多坏。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 长安八月连雨二十余日,米踊贵。

  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 长安自七月淫雨,八月尽方止。京城官寺庐舍多坏,街市沟渠中捞得小鱼。

  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 九月关中大雨,平地水深数尺。

  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 长安自七月大雨未止,京城斗米值钱一千文。

  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长安九月大雨,平地水深数尺。

  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 长安七月戌子日夜澍雨,平地水深数尺,沟渠涨溢,坏民屋数千余家。

  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 长安元月丁酉大风雨,京师通衢水深数尺,有溺死者。

  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 八月连雨,灞水暴涨,溺杀渡者百余人。

  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 六月京师大风雨,毁屋漂瓦,民多压死。六月辛卯渭水暴涨,毁三渭桥,南北绝渡者一月。时值暴雨,百源皆发,川渎不由故道。

  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 五月,京畿大雨水,昭应(今临潼)尤甚。六月京畿水害稼。八月甲午,渭水溢,毁中桥。

  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 六月京师大雨,市中水深三尺,坏民宅二千余家。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 八月久雨不止,闭坊市北门。

  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 九月,昭应(今临潼)、华州暴雨伤稼。

  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 八月壬戌日,京畿奉先等十七县水灾。

  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 七月戌午,奉先、美原、栎阳等县雨损夏麦。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 七月,关、陕诸州大水。渭水涨,坏浮桥,溺死者甚多。

  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 渭水涨,冲毁良田庐舍无数。

  北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 山水暴涨,民溺死者甚众。

  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 六月久雨,京兆府大水横溢,漂民户庐舍。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终南大雨连绵,田禾无收。

  元泰定元年(1324年) 六月大雨,渭水溢,损民庐舍。

  元泰定二年(1325年) 六月奉元等路暴雨伤稼。

  元元统元年(1333年) 六月,泾水溢,关中水灾。

  元至元六年(1340年) 七月,各河水涨,漂没庄稼,淹死百姓无数。

  明正统元年(1436年) 临潼县闰六月骤雨,山水泛滥,伤稼穑。

  明景泰三年(1452年) 八月大水,平地水丈余。

  明天顺四年(1460年) 阴雨连绵,秋禾无收,百姓缺食。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 五月,大水淹没泾、渭两岸百姓蓄产无数。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 自夏至秋雨不绝,房屋倾倒,居民多压死。

  明隆庆三年(1569年) 惠家河水溢,淹死居民无数。

  明隆庆四年(1570年) (蓝田)河溢地陷。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 秋,阴雨数月,秋收甚微,年底大饥荒。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七月地震,大雨如注,昼夜十日,土窑皆陷。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秋八月初三日,三里河水溢,漂毁民房无数。

  明天启元年(1621年) 六月初二夜,暴雨凶猛,平地水数尺,墙倒房塌无数。

  明崇祯二年(1629年) 四月,连阴雨二十余日,麦尽秕。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 大雨。房屋塌倒,田禾冲毁。

  清顺治五年(1648年) 临潼县大雨四十日。

  清康熙元年(1662年) 秋雨四十余日,渭水绝渡者半月。三至九月大雨,县城、乡堡、官署、民舍皆倾塌,禾稼皆伤。

  清康熙二年(1663年) 大雨,渭水南侵十里。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八月十五至九月初十,大雨连绵,山洪暴发,官房民舍十损七八。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 秋雨四十余日。十一月初三至十二月十九日渭水涨溢。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沣水暴发,决堤一百八十丈,自阎家渠至咸阳河南街漂没十五里。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水淹至周至县城北门。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周至县三月十四日大雨,夏禾大伤。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八、九月秋雨连绵,庄稼无收。

  清乾隆元年(1736年) 六月初八、初九二日暴雨,渭河水溢。

  清乾隆二年(1737年) 八月初一、初八、初十、十一日,大雨昼夜,河水泛滥。

  清乾隆五年(1740年) 西安府各县河滩地皆因七月雨水过多被水冲泥淤,所种秋禾受损。七月初八、初九两日暴雨,秋田淹没。

  清乾隆七年(1742年) 长安八月雨水泛滥,谷穗不实,收成七分上下。

  清乾隆十年(1745年) 七月暴雨冲淹民宅,秋禾无收。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秋八月渭水溢,沿岸秋禾被淹,房屋坍塌。

  清嘉庆七年(1802年) 长安水灾,冲毁房屋,伤损禾苗。

  清嘉庆十九至二十年(1814~1815年) 渭河水溢,沿河田亩被毁。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自七月二十二日至八月初六日大雨连绵,昼夜不息,黄、渭、泾、洛各河同时涨发,冲没农田。

  清道光元年(1821年) 夏六月十八、十九日连日大雨,山水陡发,沿河秋禾田亩间被冲淹。

  清道光三年(1823年) 河水泛滥,居民房舍、田禾间被冲毁。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 六月山水暴发,漂没周至县冯家寨、林家寨等村民房舍数百所,男女死亡八九百人。七月二日又暴雨。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夏大雨十日,麦豆红腐。秋大雨,谷芽寸许。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咸宁、长安淫雨四十余日,麦穗生芽寸许,南山一带山水暴发,漂没民田无数。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西安六月大水,渭水溢坏民舍田亩无数。

  清咸丰元年(1851年) 大雨于七月十九日淹没(周至)哑柏镇。

  清咸丰三年(1853年) 户县秋大水伤田害稼。甘河水涨,至甘峪口四里许决口,郝家寨、纸屯、东西郝村、候王村、甘河堡均被淹没。

  清同治七年(1868年) 六月十六日,渭水泛滥。

  清同治九年(1870年) 淫雨。荞麦、黑豆、谷类颗粒瘦小。

  清同治十年(1871年) 七月中旬,大雨不止。八月中旬至九月初,阴雨连绵,河水暴涨,房屋倾倒无数。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 秋淫雨六十余日。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七月大雨,河水暴涨,伤害秋禾,未收。

  清光绪三年(1877年) 高陵夏六月大雨如注,平地水深三尺,田苗尽淹,是秋无禾,大饥。饿毙男妇三千余名。

  清光绪四年(1878年) 夏六月大水,平地水深三尺。七月二十二日降暴雨,冲毁田亩一百四十余亩。

  清光绪八年(1882年) 三月二十七日夜半,遭暴雨。沙河漫溢,淹没农田约二顷余。

  清光绪九年(1883年) 自五月十三日起阴雨五日,麦穗多生芽。

  清光绪十年(1884年) 闰五月十二日,暴雨数日,各河暴涨。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连降暴雨。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 七月初五、初六连日大雨。(蓝田)东南乡窄峪等处冲地二十余里。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六月初七、初八大雨,河水泛滥。渭河沿岸居民室内水深数尺,人不能火者三日。墙倒房塌,农田皆被淹没。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各河水暴涨,冲淹良田、房屋、人畜无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大雨连绵,河水猛涨,冲毁房屋、田地无数。

  民国14年(1925年) 阴雨连绵,河堤冲决,淹没田庐。

  民国19年(1930年) 大雨数日,水深盈膝。

  民国20年(1931年) 8月17日蓝田县孟村塬至洩湖镇一带大雨倾盆,淹毙人家不下数百。8月20日晚沣、<IMG src="t00356_00AA.jpg" OLDSRC=t00356_00AA.jpg>两河暴涨,长安县姜仁乡河堤冲崩,淹没秋苗百余顷,冲毁房屋不可胜数,沿河成为泽国。

  民国21年(1932年) 五月二日寅时,清河水暴涨,水头高三丈余。自阎良镇之段家原至交口,沿河田禾瓜果概行淹没,人民淹死甚多。

  民国22年(1933年) 七月二十三日,石川河及渭河、清河同时暴涨,水势汹涌,沿岸各村房屋田禾冲没尽净。

  民国23年(1934年) 七月十六日晚,大雨倾注,河水暴涨。

  民国24年(1935年) 七月四日大雨倾盆,灞河溃决成灾。

  民国26年(1937年) 大雨连绵,七月十七日渭河暴涨决堤。

  民国29年(1940年) 灞河泛滥改道,河床向北移七百五十米,七百亩农田化为沙滩。

  民国33年(1944年) 由蓝田县小峪口起至旬阳县赵家湾,沿途山洪冲刷田亩亘五百亩。

  民国36年(1947年) 夏、秋又以暴雨冰雹时降,致春荒严重夏秋歉收。

  根据历史资料和近40年来的气象统计资料,西安的雨涝灾害分连阴雨和暴雨两种类型:

  【连阴雨】 西安境内连续降水日数4天以上,过程降水量30毫米以上的连阴雨灾害性天气,山区多于平川,西部多于东部。连续降雨5~7天的短期连阴雨每年均有发生,平均每年出现短期连阴雨2~3次,秦岭山区可达4~6次。连续降雨8~15天的中期连阴雨平均每年1次左右,秦岭山区可达2~3次。连续降雨15天以上的长期连阴雨约10年一遇,秦岭山区2~3年一遇。

  连阴雨一般始于4月,终止于10月,个别年份延长到11月。5~10月的连阴雨约占总数的90%,尤以5月、7月、9月发生机会较多,最多月份为9月。秋季连阴雨一般开始于冬季季风第一次南下时期,强度则与副热带高压南撤过程的强度成正比。秋季连阴雨且往往夹有暴雨,从而加剧连阴雨的灾情。初夏连阴雨较少,但若副热带高压北上季节提前,副热带急流位置偏北,也会出现连阴雨天气,对夏收作物危害极大。

  近40年来连阴雨造成灾害较重的有:

  1949年 秋雨连绵40余日,渭、泾、沣、浐河沿岸淹没农田36.5万亩,减产5成以上,倒塌房屋5640间,死37人,伤50余人。

  1952年 关中入秋后阴雨连月,黑河流域9月降水468.5毫米,河堤决口,农田被淹。周至县受灾农田25.82万亩,倒塌房屋597间,受灾10.41万人。

  1955年 9~10月秋雨连绵,西安市境包括长安、周至、户县、蓝田各县普遍成灾。

  1956年 入夏持续降雨月余,户县6月降水257.2毫米,即将收获的小麦多在穗上生芽。

  1962年 自9月25日至10月10日全境连续阴雨,降水量计84.1毫米。仅长安县淹没秋田3.34万亩,绝收1.54万亩。

  1964年 8~10月全境连阴雨72天。其中,户县5~6月降水284.26毫米,9~10月降水371.7毫米,全县半数地区内涝;长安县塌房塌窑5765间,2.62万人无处可住;蓝田县塌房塌窑1710间,淹没农田9156亩;周至县塌房5890间,成灾农田19.4万亩,稻田内涝积水9万亩,秋播困难。

  1970年 秋雨连绵近3个月,降水量427.2毫米,仅长安县受灾农田3.83万亩,其中绝收9200亩。

  1971年 6月7日~13日全境连阴雨,时值夏收季节,小麦普遍霉烂生芽。

  1975年 秋季阴雨连绵2月余,降水量367毫米,倒塌房屋600余间,受灾农田6.01万亩,其中绝收7300亩。城区内倒塌房屋1544间。

  1980年 8月7日~9月7日连阴雨降水375.4毫米,渭河洪峰流量7550立方米/秒,临潼县塌房4.3万间,淹没农田21.09万亩,经济损失6620万元。蓝田县塌房1383间,受灾农田34万余亩。户县各项经济损失350余万元。

  1981年 8月9日~9月10日连阴雨,河水猛涨,户县因灾绝收秋粮面积13.8万亩,占总面积的32%;绝收棉田9600亩,占总面积的93%;2200亩花生全部绝收,倒塌房屋390间,冲毁小水电站2座,河堤4000米,公路6.07公里。

  1983年 自6~10月西安降水697.4毫米,为同期自1932年以来最大降水量。受灾农田48万余亩,倒塌房屋2.84万间,低洼地区及道路积水,市区部分交通一时中断。

  1984年 自6~10月降水632.3毫米,毁决河堤387处,并出现多处塌房、滑坡,58人丧生。

  1988年 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全境连阴雨,致使8月中旬后暴雨成灾程度格外严重。

  【暴雨】 西安境内,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50毫米的暴雨每年均有发生,24小时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历年亦时有发生。

  暴雨发生季节、次数与强度除和季风时间、强度密切相关外,还深受地形地貌影响。暴雨在4~10月均可发生,以7~9月最多,暴雨日数占全年的70%以上。大部分地区始于6月底到7月初,终止于9月底10月初。秦岭山区暴雨发生较早,一般始于4月上旬。暴雨的分布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川。西部的周至县历年平均0.9次,东部的高陵县历年平均0.3次,秦岭山区年平均1.5次。暴雨的发生频率月际间差异较大。4月出现的暴雨仅有1960年4月26日户县66.6毫米的记录。7月暴雨日数剧增,约占全年总暴雨日数的30%~60%,最大暴雨出现在1978年7月4日,蓝田县降雨110.2毫米,周至县1957年7月6日也出现过101.3毫米的大暴雨。8月,副热带高压北移,暴雨随之减少,但秦岭沿山局部地区暴雨仍较多,平均2~3年一遇,最大暴雨出现在1963年8月30日,蓝田县降雨118.2毫米,1988年8月13~14日蓝田县葛牌乡西沟18小时内降雨101.4毫米。9月,除秦岭山区和周至、蓝田约5年一遇暴雨外,其他地区10年一遇,最大暴雨出现在1972年9月1日,周至县降雨72.4毫米。10月是暴雨的终结期,全市境内平均约10~15年一遇,最大暴雨出现在1978年10月26日,临潼县降雨66.2毫米。

  暴雨以日降水量50~70毫米出现机会较多。除周至县、蓝田县和秦岭山区外,其他县区未出现过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但西安市暴雨具有历时短、雨量强的显著特征,1小时内降水量超过30毫米的情况屡有出现。

  暴雨造成的灾害损失仅次于干旱。据近40年灾害统计:

  1953年 蓝田县8月2日突降暴雨,毁坏农田8474余亩,成灾3万余亩,冲倒树木4.58万余株。同年8月3日,暴雨使长安县境内浐河决口,冲毁农田2万余亩,西(安)临(潼)公路交通一时中断。

  1954年 西安全境8月16日~19日暴雨,各条河流水位暴涨,渭河流量达7320立方米/秒,河漫滩农田淹没,仅临潼县被洪水淹没农田6.43万亩。9月16日沣河多处决口,沿岸农田淹没。

  1955年 9月16日,黑峪口出现167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黑惠渠滚水坝被冲毁10米多,消力槛全部冲毁。

  1957年 西安全境7月6日~24日连遭三场暴雨袭击,引起山洪爆发,沣、潏、涝、浐河决口81处,倒塌房屋8288间,淹没冲毁农田55.93万亩。户县县城西关水深1米以上。西安南郊北池头村西洼地积水250亩,一年后才逐渐消退。周至县黑河暴涨,洪峰达1880立方米/秒,黑惠渠滚水坝冲毁15.2米,护堤大部损坏,河沙盖地5268亩。为排泄洪水,被迫挖断西(安)户(县)铁路21处,西(安)户(县)公路10处,西(安)兰(州)公路19处,交通中断,10月3日才先后修复。

  1962年 蓝田县8月14~ 15日两天连续暴雨,降水量151.9毫米,洪水冲垮伍家嘴、杨坡头水库,淤平黑峪湾水库,白马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大部冲毁报废。

  1969年 7月11~15日暴雨冰雹,致使户县2.2万亩秋田受灾,1.5万亩绝收,0.8万亩玉米减产5成;周至县0.3万亩良田被冲毁。

  1973年 蓝田县6月30日突降暴雨,3小时内降水量50毫米,冲毁平地196亩,坡地7000亩,1人丧生。

  1972年 暴雨袭击长安县沿山地带,7000亩庄稼绝收。

  1974年 蓝田县灞源、厚镇等部分地区8月21日下午突降暴雨51毫米,灞河流量由104立方米/秒骤涨至300立方米/秒,冲毁河堰14490米,毁稻田600亩,秋田200多亩。

  1975年 长安县山区、沿山地带7月连降暴雨,冲毁农田6.1万亩,其中绝收1.5万亩,倒塌房屋窑洞1415间,24人丧生,1300人无家可归。7月28日西(安)万(县)公路甘沟道班地段遭大暴雨袭击,山洪、泥石流汹涌而下,14人丧生,冲毁桥梁8座,路面10公里,物资损失186万元。

  1977年 东郊灞桥区洪庆、毛西、席王一带5月中旬遭暴雨、冰雹袭击,田禾严重被毁。

  1978年 蓝田县7月上旬连降四次暴雨,受灾农田16036亩,其中绝收3220亩,损失5~8成的6433亩,冲毁农田1255亩,淹没农田520亩,5人丧生。

  1979年 蓝田县华胥、洩湖等地7月23日暴雨成灾,冲毁农田1.73万亩,淹没3.47万亩。同日,临潼县暴雨冲毁水库2座、渠道11.7公里、机井7眼,冲毁农田1140余亩。

  1980年 7月2日黑河流域降暴雨,黑河洪峰流量3040立方米/秒,冲毁黑惠渠首滚水坝及防洪堤,冲决河堤36处,毁堤3458米,冲毁楼房2座,平房4100间,损失价值4762.5万元。8月复降暴雨,周至县至西安城区公路被毁,邮电通讯一度中断。

  1981年 8月9日蓝田县暴雨成灾。河堤被毁625处18500米,5条主要公路被冲毁30多处,塌方5354立方米,塌房1383间,5座水库和70项水利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受灾农田55.17万亩,其中绝收34.9万亩。8月21日黑河洪峰流量2440立方米/秒,渭河洪峰流量4320立方米/秒,溃堤3处,冲毁丁坝100多座。

  1982年 周至连降暴雨成灾,冲决河堤38处,冲毁农田9.98万亩,淹没农田2.48万亩,塌房7142间,40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5500万元。长安县沣、滈、潏、浐河垮堤31处,2390米,全县渍水82600亩,冲毁耕地1872亩,冲毁桥梁6座,公路8处,水利工程7处,倒塌房屋、窑洞5188间(孔),21人丧生。

  1983年 西安全境7~8月连阴雨并屡降暴雨,冲毁河流堤防31.95公里,冲毁机井245眼,塌房2.89万间,受灾农田48万余亩。户县7月28日~31日暴雨降水114毫米,淹没农田4.1万亩,河堤决口83处4666米。10月5日~7日暴雨降水130.4毫米,受涝农田15.4万亩,占总面积的34.4%,积水农田11.15万亩,严重影响秋播。蓝田县灞河上游洪峰流量605立方米/秒,冲毁河堤278处,12576米。

  1985年 6月17日周至县双庙、小王涧、安家岐一带受狂风暴雨袭击40分钟,冲毁公路2处,房屋6间,受灾农田3160亩。蓝田县灞源、三里镇、洩湖等地因暴雨洪水冲毁河堤2468米,受灾秋田7580亩。

  1986年 9月8日城区暴雨降水近100毫米,导致市区部分街道路面积水深度近1米,影响交通,人车受阻。

  1987年 5月24日城区降暴雨,有的道路水深1.5米,交通中断。各条河流水位猛涨,多处堤岸冲垮。8月3日户县涝峪口降暴雨77.5毫米,造成30年来最大山洪,冲断公路多处长115公里,淹没农田2.1万亩,受灾严重的涝峪乡西沙河村、东岳庙村几乎被洪水洗劫一空,造成上千万元损失。

  1988年 8月14日蓝田县葛牌、红门寺、灞源、草坪、玉川等处遭百年不遇暴雨山洪灾害,冲毁农田2.16万亩,淹没秋田4.08万亩,死55人,伤42人,倒塌房屋837户,2548间,毁决河堤129.4公里,直接经济损失6155万元。临潼县8月11日突降暴雨,龙河水库淤满,南刘水库垮坝,宁家水库溢洪道冲垮,渭河洪峰流量3100立方米/秒,沿岸农田多被淹没。

  1989年 7月23日蓝田县草坪乡、凉水沟、寺沟等地暴雨成灾,1小时内降水约70毫米,山洪暴发,冲塌6座中小学42间房屋,冲垮河堤304公里,冲毁农田852亩,2人丧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起南方太阳又要流浪,或接连3场降水,官方预报:多省大雨暴雨
卷一百七十九
小雨、中雨、大雨游戏
明天10号,大暴雨大雨大降温,霸王寒潮级降温来袭,今秋冷到哭?
华州历年洪涝灾害一览
蓝田之会 ‖ 再回长安,寻访蔡文姬晚年踪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