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不仅开辟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新视野和新领域,同时也为学校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从根本上而言,教育就是一种引导人追求卓越的积极品质,实现人性的成长发展,从而获得美好生活的活动。所以,学校教育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潜力,通过发掘学生的各种积极力量而使之逐渐成长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但是,传统学校教育对后者的重视显然是不够的,其工作重心常常只放在发现和克服学生的缺点和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在培育学生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上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因为积极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其固有的积极力量,只有这种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1]所以,积极心理学着重的是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进而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幸福美好生活的方法与途径。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己和超越自我六大类美德,具体包括创造性、兴趣、开放、爱学习、智慧、勇气等24种积极力量。[2]不过,这些积极的品质潜藏在每个学生的身上,要想让这些潜在的力量在学生的生命中大放异彩就需要后天教育者的精心培育和呵护。


因此,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人格成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场所,就要有意识地为全体学生寻找或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力量都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认和发掘他们的积极力量,并学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这些积极力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乐观地期待明天、积极地投入当下、客观地看待过去,逐渐成为一个自主自立、积极向上的人,用自身的力量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引导学生保持希望,追求美好的未来

作为人类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心理,希望代表了对未来的一种积极幻想,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线,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希望会影响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具有较高希望的儿童能更好、更恰当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不幸,在他们眼中,困境是一种挑战,他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灵活的方式来摆脱困境;高希望的儿童比低希望的儿童能更积极地要求自己,忧郁情绪也较少。[3]另外,孩子在校时的学习成绩也与其希望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希望对孩子的学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


我们大多数人在孩童期间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将来什么都能干,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但到了初、高中以后,由于各种后天环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我们的积极希望却变得越来越少。因此,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未来的希望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注意以学生的发展潜能为基础,给学生灌注希望,帮助其树立正确发展目标,从而培养起学生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和向着积极目标不断进取的精神。


1
设置合理目标

希望具体体现在生活中是一个个可实现的目标,也就是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能让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而不再对未来感到摸不着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其心理活动往往会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行为表现分散而且消极。然而当一个人确立了目标之后,其心理能量就很容易集中,特别是那些技巧要求高的活动更是如此。因此,要想给学生灌注希望并让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设置目标。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实际情况,树立合理的发展目标。太难以实现的目标或轻而易举就可达成的目标都不算合理的目标,不能激发个体的希望。另外,不同希望水平的人在目标的选择上也是不同的,高希望水平的人比低希望水平的人倾向于选择更多、更难的目标,但是他们并不会觉得自己选择的目标难度很大。合理的目标必须是因人而异的,是每个学生以自身当前的水平为出发点,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


2
明确目标实现途径

只设置合理目标还不够,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人们还必须制定行动的路径。学生可能有强烈的愿望想要实现自己设置的目标,但由于方法不明朗,没有发现实现目标的多种途径,一旦在追求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不知所措,无法继续前进。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才能达成目标,让他们发现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能的方法,有计划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3
增强动力思想

希望认知理论认为,希望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动力思想。所谓动力思想是指执行路线的动力,即个体认识到自己有根据已有的路径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的能力,[5]是一种类似于自我效能感的东西。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免不了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或困难,所以,感受到压力时要有足够的维持动力去实现目标,在这其中动力思想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只有目标而缺乏动力思想,再合理可行的目标也是难以达成的。


培养和提高学生动力思想是一个涉及多方面且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已有的经验、替代性经验、他人的言语劝说、特定的情景条件等,因此需要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训练。在这一培养过程中,有一条非常关键,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特别是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慢慢增强动力思想。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在动力思想形成过程中,成功才是动力思想形成之母。

帮助学生提升积极情绪,享受当下的精彩生活

积极情绪是人类情绪中很有适应意义的一类情绪,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促使个体趋近和探索新颖事物,保持着与环境的主动连结。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促进人的记忆功能和提取更多的积极材料,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完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判断。[6]积极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扩大人们注意和思维的范围,[7]使人变得更有创造力,[8]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因此,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是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获得学习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1
品味成功体验

一个人的积极情绪离不开成功体验,经常失败的人很难产生积极的情绪。心理学家对有关积极情绪和成功关系的文献进行总结发现,成功与快乐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成功使人们快乐,而快乐又促成成功。因此,学校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学校中累积更多的成功体验,走进成功体验和积极情绪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中。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品味当下,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所谓品味是指人们引起、欣赏和增强积极体验的能力以及以这种能力为基础的加工过程。[9]品味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它意味着个体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积极事件带来的愉悦感受,更是有意识地对积极体验进行进一步加工,通过主动的发现和用心的关注,来引起、延长和增强积极体验。


2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知和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保障,而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因此,就学校而言,必须要为师生的沟通交流创造平台,通过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师生能够有机会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就教师而言,一个好的教师一定和学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虽然有学问高低、知识深浅之分,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另外,正人必先正己,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自尊、自律、自重,用高尚的品行赢得学生发自心底的尊敬和爱戴,从而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积极认知,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错综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体验和感受都离不开一种基础的心理活动——认知。人们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会进行分析与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这些都对人的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思想对问题做出理解。个体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和态度,并不仅仅与发生的客观事件有关系,更主要的还是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若个体拥有一种积极的认知体系,就会习惯于寻找事物积极的因素,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静与满足,变得更加愉快与进取;相反,若个体存在不合理的认知体系,遇到问题时习惯寻找负面信息、消极思考,就容易产生绝望、放弃、不满等消极情绪。因而,引导学生积极认知客观事件和环境,对所发生的问题作积极解释,于提高学生自身积极力量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1
学生的积极归因和解释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已获得的各种信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背后所包含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断的过程。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在寻求学业上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时,倾向于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运气中的一种或几种。[10]这四种原因涉及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其中能力是稳定、不可控的内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可控的内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不可控的外在因素,机遇运气是不稳定、不可控的外在因素。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归因,使其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所谓积极正确的归因方式,就是要做出既有利于对自己的评价,又有利于行为的改进和能力的提高的归因。比如,当学生遭遇考试失败时,若归因于能力不足,就容易丧失信心,失去努力的动力,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做积极归因:在失败时,全方位地认识问题,试着换个角度来对问题做出新的积极解释和理解,通过积极的归因带来积极的体验,同时客观地从失败情境中寻求可以改进的因素,力争获取下一次的成功;在成功时,更要肯定自己,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因素,从而使自己感到愉快、自豪,更加自信,愿意继续争取成功。


2
教师的积极评价与反馈

日常生活体验对个体的认知归因方式有重要影响。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教育方式和风格,特别是反馈方式对其归因风格影响很大。教师经常性的表扬对学生形成乐观的归因风格有着重要影响。期望效应表明,学生不自觉地接受到教师的影响和暗示,是个体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力量。教师的赞赏和表扬能带给学生自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积极力量。因此,教师要经常地给予学生赏识和表扬。


不过,积极评价并不完全等同于表扬,因为,针对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表扬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面临困难或挫折时,经常在智力维度上受到表扬的学生可能会比经常在努力维度上受到表扬的学生更容易感到习得性无助。换句话说,常常被表扬聪明的学生在遭受挫折后,更有可能将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从而丧失控制感,感到习得性无助,而常常被表扬努力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并不会失去信心,反而会为了战胜困难而更加努力。所以,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赞赏和肯定要准确、具体,要学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肯定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哪怕极其微小的成绩,使得学生健康发展。

培养自我决定意识,发展独立自主的人格

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所谓自我决定,是指个体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在内在动机的驱使下,主动采取行动并做出自主选择所需要的能力和态度。[11]学生自我决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其内部动机和潜能的积极发展,也有助于其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1
自我决定意识

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自我决定的人,首先就要培养其自我决定的意识。只有在拥有了自我决定的意识后,学生才会更加相信自身的潜力,相信自己能够对生存环境和自身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通过不断确立目标、寻找和把握机会,达到完善自我积极成长的目的。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决定意识,不能代替学生做决定,而是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热情鼓励学生,针对学生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参与选择的机会,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的制订,从而促进其习惯做积极选择,慢慢发展出自我决定的人格。


2
自我责任感

教育要启发人们独立运用思维,积极筹划未来,发展出主动为命运负责的责任感。为此,教师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态度和习惯,即一旦做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不管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承担起责任,退缩、逃避是不可取的。学校要重视营造勇于承担责任的氛围,建立从学习到生活、从教育到教学的教育责任机制,使学生能时时体验到责任感,并在这种氛围下潜移默化地将责任感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学校还可开展一些苦难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体味辛苦,经历磨难,使他们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立、自强、自我负责的生活态度和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


3
自主支持性的环境

传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常常逼迫学生在既定的时间、既定的场所里按照既定的规范去参加既定的活动、学习既定的内容,将教育教学既定的发展道路或方向机械地强加于每一个学生,限制了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发言权。[12]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内在动机和主动性,进而使得学习的效率也不高,在创造性和创新性方面的表现也会更差。而在支持自主型的环境下,学生却明显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卷入行为。[13]而且研究还发现,教师所给予的自主支持性水平越高,学生的学业效能感和社会效能感越高,学业表现也越好。[14]因此可以看出,自主支持性的环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相互信任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自己是受支持的,是安全的,不用启动各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从而才能以更轻松的姿态主动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对自己的生活的控制力,逐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总而言之,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使命,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让学生的积极力量与发展潜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也是其最基本但目前却重视程度不够的任务。所以,只有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实践中,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和幸福,逐渐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并最终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本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经费(开放课题)资助

注释

[1] 任俊. 积极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 Peterson C,Seligman M E P.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3] 任俊. 儿童希望的培养——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6

[4] Roberts M C, Brown K J, Johnson R J, et al. Positive psychology for children: Development, prevention, and promotion[J]. 2002.

[5] 刘孟超, 黄希庭. 希望: 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003): 548-560.

[6] 郭小艳, 王振宏. 积极情绪的概念, 功能与意义[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5): 810-815.

[7] Fredrickson B L, Branigan C.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J]. Cognition & Emotion, 2005, 19(3): 313-332.

[8] Isen A M. A role for neuropsychology in understanding the facilitating influence of positive affect on social behavior and cognitive processes[J].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02: 528-540.

[9] 郭丁荣, 任俊, 张振新, . 品味: 主动用心地感受积极体验[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007): 1262-1271.

[10] Weiner B.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5, 92(4): 548.

[11]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M]. University Rochester Press, 2002.

[12] 励骅, & 李欣. (2011).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学校教育的缺失[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7(1), 83-88.

[13] Reeve J, Jang H, Carrell D, et al. Enhancing students' engagement by increasing teachers' autonomy support[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4, 28(2): 147-169.

[14] Soenens B, Vansteenkiste M.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3 life domains: The role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autonomy support[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5, 34(6): 589-604.

栏目:理论与实践

作者:任俊  博士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国际积极心理学会执委

责编:赵敏霞


本公众号已开通原创保护功能,读者可以在每篇文章下留言,欢迎参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校园文化建设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纲要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心理健康集中培训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