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位于今山东省的先秦列国简述
userphoto

2023.10.18 山东

关注

姬姓国

鲁国

是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为周成王的四叔周公旦及其子伯禽的封国。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八百余年。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西南部,国力鼎盛时期势力遍及河南、江苏及安徽三省。 鲁国是春秋时代保留周礼最完整的国家,藏有大量三代的典籍,诞生了孔子这样的儒学大家,五经之一的《春秋》正是鲁国的编年史书,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战国时期鲁国国力已衰弱,仍多次与齐国作战。前323年,鲁景公卒,鲁平公即位,此时正是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年。鲁顷公二年(前278年),秦国破楚国首都郢,楚顷王东迁至陈国。顷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鲁取徐州。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后七年(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  

曹国,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伯爵,国君为姬姓。周文王子曹叔振铎后裔。建都陶丘,辖地大致为现在的定陶附近。 由于曹国弱小,后世记载的曹国事迹不多。西周时代,曹国唯一记入《史记》的大事是前826年曹幽伯被弟弟曹戴伯所杀的事件。进入东周后,曹国再发生内乱。前761年,公子武杀死兄长曹君石甫自立,后来谥为曹穆公,以后的曹国君主谥号皆称公。 春秋时期,曹国成为晋楚争霸的对象之一。前637年,晋公子重耳落难时经过曹国,受到曹共公的无礼对待。前631年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伐曹、卫救宋,把曹共公俘虏。楚国失利后,曹国亲近并听命于晋国。 

后来,曹国与宋国交恶。曹悼公于前515年遭宋景公禁锢至死后,曹国发生内乱,继任国君的曹声公和曹隐公先后被杀。后来曹伯阳继位,背叛晋国、又入侵宋国。结果宋景公伐曹,晋国没有派兵拯救。前487年,宋景公擒杀曹伯阳,曹国灭亡。 曹国的后裔后来以国名为姓氏,是为曹姓的起源之一。 

滕国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汉书·地理志》记载共传31世君主,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言传32世。 早在夏商时期,滕国即已存在,《国语·晋语四》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索隐》记载“滕不知本封,该轩辕氏子有滕姓,是其祖也”,《路史·后纪五·黄帝上》中有黄帝“子二十五,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苟、厘、结、儇、依及二纪也,余循姬姓”。 

周代滕国为周王朝的同姓国,侯爵,周武王所封,始封君主是周文王第十四子、周武王的异母弟错叔绣。滕国都城滕城在山东滕州西南7公里处,已发现的古滕城遗址及庄里西墓地均为周代滕国遗存。春秋初期,滕国和鲁国关系密切。从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在孔子所著的史书《春秋》上已经有记载了。战国初的前414年,滕国被越王朱勾灭亡,不久后复国。公元前296年,被宋王偃所灭。 

郕国

又作成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在今河南省范县一带,伯爵爵位,国君为姬姓,建国君主是郕叔武。前718年秋,因其先年攻卫,所以卫宣公报复攻郕。前709年,鲁桓公、杞武公在郕地会盟。前701年,宋庄公、鲁桓公在郕之夫钟会盟。前686年,鲁庄公、齐襄公攻郕国,郕国降齐。前616年,郕国国君去世,郕国世子奔鲁,在鲁国的帮助之下得以即位,再度成为鲁国附庸;春秋后期,郕君沦为鲁大夫,郕更成为孟孙氏采邑,郕君受制于孟孙氏;前408年,为齐国攻灭。

郜国

西周时代的一个姬姓诸侯国。西周初,武王封周文王第十一子封为郜子,属地郜邑,建立郜国,春秋时代时为宋所灭,子孙以封国为氏。

邢国

即铭文记载的“井国”、“丼国”、“”、“”,中国历史上商部落方国和周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侯爵,周时国君为姬姓。《左传》记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可知为周公旦后裔。据《元和姓纂·十五青》、《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五青》记载,为周公第四子朋叔,受封为邢侯。春秋时期初期以后国力衰减,鲜虞频侵略邢国。 

前661年,鲜虞军侵攻邢国,邢有存亡的危机。齐桓公派遣齐军与宋、曹军,大破狄军于聂北,入邢国的都城。城已被甚损,乃筑新城于夷仪。 

前659年,筑城完了,邢侯与民迁去夷仪城。 

前642年冬,邢侯与鲜虞侵略卫国。 

前641年,卫文公反侵攻邢国报复。 

前640年,卫再攻击邢国。 

前636年,卫文公欲灭亡邢国。卫国大夫礼至兄弟谋策,去邢国,欺骗为邢国大夫,就得邢国正卿国子的信赖。 

前635年正月,礼至兄弟与国子巡视城中,忽然执国子的双臂而使国子屈膝后,杀之。邢人就骚乱,卫文公乘隙发兵侵攻邢国,邢国终于灭亡。 

茅国

西周时期,周文王之子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茅叔受封于茅(今山东金乡县西南),建立茅国,后来茅国为邹国攻灭,茅国公族后代子孙就以“茅”为姓,以纪念故国。 

阳国

或称“阳”,国君为姬姓(一说为偃姓或御姓),伯爵。前660年,齐国徙其民而取地,1998年发掘的沂南县西岳庄春秋大墓被认为是阳国君主墓。

极国

周代一小国,初为鲁国的附庸,于鲁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为鲁国吞并。吴其昌的《金文氏族谱》认为金文中的“遽”就是这个极国。 

任姓国

薛国

夏商周三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国,前段时间由任姓家族统治,后段时间由田齐的妫姓(田氏)家族统治。历经千余年。薛国的始祖是黄帝的二十五子禺䝞,封地为任(今河北任丘)。

邳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任姓,建国君主是奚仲。夏禹在位时,奚仲被担任车正,封于薛。后来迁至邳,薛国又称邳国。前418年,齐国将薛国占领。薛国人再迁至下邳,专称邳国。薛国成为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父子的封地,任姓薛国演变为妫姓薛国。之后,为楚所灭。

邿国

中国周代的小国。出土青铜器铭文作寺,春秋公羊传作诗。春秋左氏传记载,邿国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内部出现动乱,于前560年被鲁国乘机吞并。而春秋公羊传却记载说当时“诗”是邾国的邑,被鲁国于前560年攻取。

铸国

春秋时代位于今山东省的一个小诸侯国。春秋中期前6世纪中叶犹存,后不知所终。

过国

为任姓国。夏代寒浞掌权时期,封其子浇于过。过,又指山东省一古地名,位于今烟台莱州(旧城掖县)西北近海处。过城位于今三山岛街道过西村东。过氏原为任姓寒氏部落的一个分支,居于寒亭,后迁出至过邑。

姜姓国

齐国

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其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东北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尚。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原称营丘,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纪国

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国祚由西周延续到春秋时代。国君为姜姓。国都纪,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的西南岸的今寿光市。寿光、莱阳和烟台等地有出土纪国铜器。 

纪国位于齐国以东,莱国以南。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西周夷王年间,王烹杀齐哀公昂。传说是纪侯向周天子举报齐哀公“荒淫田游”的缘故。两国结仇。齐国一直伺机吞并纪国,报仇是一个原因,其实灭纪是齐国扩张的必由之路。纪国选择与鲁国结好,借齐鲁两强国的矛盾而自保。鲁国力图保存纪国,抑制齐国的扩张。这种三国关系从公元前8世纪入春秋到公元前690年纪国灭亡,贯穿始终。 

淳于国

又叫州国,是中国历史上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周武王把淳于公分封在山东安丘县东北部,建立了淳于国。 史书亦载“姜姓朝斟灌国”被封在州邑,位置在山东省安丘县,建立了州国。 淳于国的邻国有莱国和纪国。 春秋早期,从河南迁移来的杞国频繁入侵,淳于国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国君迫不得已逃往外地,淳于国就此灭亡。 淳于国灭亡之后,杞国迁都于其地,故后世有时也将杞国称为淳于国。

鄣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姜姓,国都在今山东省东平县鄣城村,建国君主是齐太公支孙,后来被纪国收为附庸。据郑樵《通志》称,国家被齐所灭。

向国

是中国古代夏朝和春秋时代的诸侯国。 神农氏有裔孙,名字叫做向,被封为诸侯,建立了夏朝的向国。这个向国建立之后不久就灭亡了。 周代的向国,故址在山东莒县南部。后来莒国灭亡向国之后,向国国君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 

㠱国

不见于古代文献,仅于甲骨文和商周青铜器铭文中有体现,所以关于㠱国的观点还有很多争议。各类古代文献中均未记载㠱国的情况,《说文解字注》中“㠱”字的解释中有“按《集韵》,㠱,古国名”这一义项,并称《卫宏官书》将其视为杞国是不可信,但并无其他介绍。 

逄国

或记作逢国,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君为伯爵,公族为姜姓。 春秋末年成书的《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有齐国大夫晏婴对于齐地古史的一段话:“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又按东汉时班固所编撰的《汉书·地理志下》记载,爽鸠氏与少昊是同一时期,季荝为虞夏时期,逄伯陵与商汤同时,蒲姑氏,即薄姑氏,为商代末年的诸侯,太公则是指齐太公姜子牙。从商汤到商末,此处所说的逄国是一个存在时间几乎与商朝相始终的诸侯国。战国初期成书的《国语·周语下》“景王问钟律于伶州鸠”一文中有“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韦昭注释称“伯陵,大姜之祖有逄伯陵也。逄公,伯陵之后,大姜之侄,殷之诸侯,封于齐地”,其中“大姜”是指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妻子、周文王昌的祖母太姜,由于逄公是太姜的侄子,由此可知这位逄公以及他的先祖逄伯陵也都是姜姓。《山海经·海内经》中也有伯陵为炎帝之孙的记载。 

北齐国

中国商朝的一个诸侯国,公族为姜姓。 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北齐之国,姜姓”。《路史》认为逄国改名为北齐国。甲骨文有“癸巳卜贞,王旬亡祸,在二月,在齐师。惟王来征夷方”、“庚寅卜,在齐师”。郭沫若认为这里的齐,就是北齐国。是商朝旧国,周朝时已经灭亡,周朝别立新国,名字还是齐国。北齐国的地望应该是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战国策·秦策五》称吕尚是“齐之逐夫”,这里的齐就是商朝的北齐国。 

风姓国

任国

为周代的诸侯,在今天的山东济宁市任城区,泗上十二诸侯之一,一直充当小国的角色,为齐、晋、鲁等大国的政治资本,后来亡于战国时代. 

有仍氏

又名有任氏,风姓,居于山东济宁微山湖畔,是太昊、少昊的后裔。有仍与夏后来往密切,之间有通婚现象。相妻缗来自有仍。相被寒浞杀害时,缗已方妊,她避居故乡,在有仍生下少康。少康复兴后,封有仍族人于任国。 

宿国

是在西周时期,周武王为了表示对伏羲氏的景仰,封伏羲氏的后代在宿(今山东省东平县宿城村),建立的诸侯国。春秋时期,宋国灭亡宿国。

须句(qú)国

又作须朐国,为西周和春秋早期小型诸侯国,风姓,故址在今山东东平西东平湖水面下的须昌故城。须句早期历史不见于史书,春秋前期,屡遭邾国侵犯。前620年,鲁文公十七年,鲁文公伐邾国夺取须句国,须句国灭亡.

颛臾(zhuān yú)

位于今山东省的风姓古国,相传以风为姓的太皞后裔,西周初期,周武王封之,周天子给颛臾国的主要任务就是祭祀蒙山。春秋时期,颛臾为鲁国封疆内的附庸国。

己姓国

莒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己姓,源自轩辕黄帝,建国于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兹舆期。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汉书·地理志》记载则说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前284年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大部,其后齐国凭借坚守莒、即墨二城反攻而复国。

顾国

先秦小型方国,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北五十里之顾城。一说今河南省范县南三十里。 顾是夏朝的同盟部落,己姓。夏末顾国、韦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顾氏。《诗经·商颂·长发》“韦顾既伐”即此。前474年秋八月,鲁哀公及齐平公、邾子在顾地会盟。《汉书·古今人表》“顾”作“鼓”。 

嬴姓国

商奄

又称奄国,先秦方国,都城为奄(今山东济宁曲阜旧城东),疆域可能与后来的鲁国相近。因参与周初的三监之乱,灭于周公东征,周公旦封伯禽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部分奄人南迁复国继续反周,并在失败后不断南迁,最终在春秋中期偏晚时被吴国所灭。 奄曾为商朝国都,《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南庚将商都从庇迁到奄,盘庚从奄迁到殷,加上其间的阳甲,奄作为国都共经历三位商王(约四十年)。 奄国国君姓氏主要有“嬴姓”和“子姓”两种说法。 

郯国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型诸侯国。为少昊氏之后,为鲁国附庸。后被越国所灭。

徐国

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集团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山东郯城一带。在周穆王时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周初,以今安徽泗县、江苏泗洪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前512年为吴国所消灭。

淮夷

可能是存在于中国上古时代的夏至东周时期,生活在中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东夷部族统称。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朝的相在即位的第一年,进攻淮夷,第二年攻风夷、黄夷,第七年于夷访夏朝。淮夷后来与商王朝关系很亲近,商王帝辛曾用安抚和武力征服并行的方式促进了淮夷和中原的文化交流。周灭商后,淮夷帮助武庚复兴商朝,武庚失败后,淮夷又与徐戎多次联合抗击西周统治者。淮夷在春秋时期依附于楚国

偃姓国

有氏

是夏代的一个部族,在今天的山东德州附近,是中康的妻族。 寒浞杀死夏朝的君主相后,夏朝的大臣靡拒降,逃亡至有鬲氏。他最后集结斟灌氏及斟寻氏二国遣民讨伐寒浞,协助少康恢复了国家。西周初年,有鬲氏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殷商遗民的起义,最终被周公所灭,其王室被从山东迁往西周首都镐京附近,族人则被发配各地为奴,甚至被赏赐给周室贵族。

曹姓国

邾国(又名邾娄国、邹国)

中国历史上周朝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按《世本》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开始分封诸侯的时候,找到了陆终第五子晏安的后裔邾挟(颛顼的后代),因此被封在黄帝后裔所建立的邾娄部落,古称邾(今山东省邹城市内),其爵位为子爵。 周公旦摄政时期,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借邾国夷父颜有功于周室,封其次子友郳地,故叫郳国。因从邾国分出,故名小邾国。 因为邾国长期受到鲁国压迫,后来一度投靠晋国以求庇护。至鲁穆公在位时,邾国改称邹国,降为附庸。 春秋时期,邾国逐渐强大,称“邾娄”。 前659年,鲁僖公与齐、宋、郑、曹、邾等国君主一起在柽地举行会面。次月,鲁僖公的军队在偃地击败邾国军队。 后来,邾国为楚宣王所灭。最后邾国约在战国中期灭亡。(按《世本》的说法邾国为齐所灭,但按地理位置而言邾国较有可能亡于楚。但及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史料显示邾国亡于何国、何时。而最后关于邾国的记载见于《孟子·滕文公》。) 

郳国

又名小邾娄国、小邾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战国初年灭亡。

滥国

春秋时期小型诸侯国,曹姓。西周宣王在位时,邾国国君是夷父颜。夷父为其名,字颜,另字伯颜,谥号邾武公,史称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夷父颜被诛后,周王命其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叔术贤明有德,在公族中威望很高。叔术代位十多年后,夷父颜的冤诛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并且把国君让给了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继位。夏父把其叔父叔术封到滥(今山东滕州东南土城村,坐落在县城东南60里,属羊庄镇,位于薛河北岸,与陶山隔河相望),建立滥国,为邾国的附庸。鲁昭公二十一年(前 521)滥国国君黑肱降于鲁,国亡。

妘姓国

偪阳国

《春秋谷梁传》作傅阳,《春秋左氏传》作阳,为春秋时代一诸侯国,最终为诸侯联军所灭,地归宋国。 傅阳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小国,而在鲁襄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563年春,鲁国、晋国、齐国、宋国、卫国和曹国等国在临近傅阳国的柤地与从东南方赶来的吴国使臣相会。盟会之后,参会诸侯组成联军围攻傅阳。傅阳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战斗数月之久,联军耗费巨大精力,直到夏五月才攻灭傅阳。联军统帅晋国的大夫将傅阳之地献给宋国君主。 

童书业认为,从诸侯会柤与吴国相会,到联军灭傅阳与宋。晋国等诸侯国的目的是打通中原诸侯与吴国之间的交通线,从而更好地扶持吴国与楚国对抗,来牵制楚国的精力,使得晋国能在晋楚争霸中取得优势。傅阳国正地处中原通往吴国的道路必经之处,因此晋国主持灭亡傅阳 

鄅国

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鄅国的国君为妘姓,西周时受封于鄅,建立了鄅国,爵位为子爵。 鄅国曾经是邾国和楚国的附庸。春秋时期,鄅国被鲁国吞并。 灭亡之后,鄅国成了一个鲁国的城市,改名“启阳”。鄅的国民去掉了鄅字的偏旁,成为禹姓。 

夷国

先秦小型方国,妘姓,在今青岛市即墨区西。 夷是对东方人群的称呼,夷国是东夷中的一国。前722年八月,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市)人讨伐夷国。夷国没有前来报告鲁国,所以《春秋经》不加记载。。后来夷国灭亡。国土归属齐国。 

董姓国

鬷夷

即三㚇。鬷一作朡、融,先秦古国。相传为祝融之后,董姓。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北。 祝融后人飂(liù)叔安,有裔子董父。董父事奉帝舜,舜赐姓董,氏曰豢龙,封他到鬷(zōng)川,鬷夷氏就是董父指后。鬷夷氏被夏朝所灭。前513年,蔡墨曾经对魏献子解释这一情况。《潜夫论·志氏姓》作秃姓。“鬷夷”,实即“鬷川之夷”的省称,郑樵《通志·氏族略》将其归入“以名为氏”之列。 

妫姓国

田氏齐国

史称田齐,为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妫(guī)姓。 田氏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田完)。前672年,陈完因避难入齐,事齐桓公,为齐国大夫,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人称“田氏”,田桓子时田氏开始强大,到了田和时流放了齐康公,自立为君,是为田和代齐。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取代了姜齐。 

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进行改革,国力强盛,大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此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前284年五国联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前221年为秦所灭。 

遂国

是夏朝时建立的方国,舜的后裔虞遂受封于该地,历夏、商、西周三代,全国仅有四氏。春秋时代为鲁国附庸。周僖王元年(公元前681年)被齐国桓公所灭,收威慑鲁庄公之效。有关遂国的史书记载主要出自孔子所著的《春秋》。

姚姓国

有缗氏 

先秦时封国,相传为夏朝时东方诸侯国。帝舜之后,姚姓。故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金乡有古缗城。 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继位时,各地诸侯与夏的臣属关系不稳,桀会诸侯在仍地(今山东省济宁市),有缗氏国君叛而逃会,被桀讨伐而亡。但夏朝的元气也因此大伤,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前531年,伍举以这个故事和商纣举行黎地打猎,东夷背叛;周幽王举行太室山的盟会,戎狄背叛;劝谏楚灵王。 

观国

先秦小型方国,在今河南省清丰县东南。 观国是夏代诸侯国。《汉书·地理志》观县注引应劭曰:“夏有观、扈。世祖更名卫国,以封周后。”《续汉书·郡国志》:“卫,公国。本观故国,姚姓,光武更名。”。战国时期,改名观泽为魏国的城邑。 

姒姓国

杞国

是中国历史上自商朝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商汤灭夏后,分封夏朝的后人于杞,此后杞国时存时灭。周朝初年,再次赐予杞国封号,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谭国

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 周朝初年大封诸侯的时候,周武王分封了谭国,位置在山东省章丘西,子爵爵位。因为国势一直不盛,不久成为齐国附庸国。 齐国公子小白出亡时,曾经过谭国,谭国国君不以礼接待。后来小白回国即位 (是为齐桓公),谭国亦未有派人祝贺。结果谭国在前684年被齐国所灭,谭国国君流亡到同盟国莒国。谭国后代以国名为姓氏。 

鄫国(缯国)

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夏、商、周这三代,存世一千多年,于鲁襄公六年(前567年)被莒国所灭。鄫国从建至灭,曾多次迁国。始封地名为今河南省方城县北方,终地位于今山东省兰陵县,故城遗址位于兰陵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后,太子巫据说逃至鲁国,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姓氏,后去邑旁(“阝”)为“曾”,成为曾氏的姓氏起源。

费国

春秋战国时代另有一地名费是滑国的都邑,位于今河南省。费国说法有二:一说夏代封立的姒姓国,位于今山东济宁鱼台县西南,曾为鲁国附庸,此说主张鲁国季孙氏不曾在其封邑费立国;一说春秋末期兴起的小国,为鲁国季孙氏据其采邑费(今山东临沂费县西北)所立。 

斟灌氏

是夏代的诸侯国,姒姓。 斟灌氏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北四十里斟灌店,夏后相曾居此。帝相二十年(辛卯,前2010年),寒浞遣其子寒浇攻灭斟灌氏,戈邑陷落,首领姒开甲带领残部退守斟灌(夏后氏都城,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并派人向姒相和斟寻氏求救,但不久即被杀。斟灌氏国的族人逃亡后,将斟灌两字各取一半,合成“湛”字作为姓

漆姓国

鄋瞒

春秋时代狄人的一支,属于长狄(春秋时期的一个部落,属于狄人的一支)。春秋中期,鄋瞒的首领侨如兄弟为诸夏诸侯歼灭,鄋瞒遂灭亡。 

《左传·文公十一年》记载了鄋瞒与诸夏诸侯的战争历史。左传追溯了宋武公之世(前765年到前748年在位),鄋瞒讨伐宋国,宋师击败之,俘获长狄缘斯。 在春秋中叶,鄋瞒的侨如、焚如、荣如和简如四兄弟兴起。 首先,左传记事的鲁文公十一年当年(公元前616年),鄋瞒讨伐齐国,又讨伐鲁国,鲁师击败之,俘获老大侨如而杀之。 

其次,齐惠公二年(公元前607年),鄋瞒讨伐齐国,齐人俘获老三荣如而杀之。卫国俘获老四简如。 最后,晋国灭赤狄潞氏之年(公元前594年),晋人俘获老二焚如。 四兄弟被歼灭,鄋瞒于是灭亡。 

子姓国

莱国

又称莱子国、莱夷,是东夷人所建立的诸侯国。 莱国在周代以前,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县附近。东部可以到达龙口的沿海地区。周初,姜太公受封于齐国,建都营丘,位于今昌乐县境内。因为距离莱都较近,莱国屡次进犯营丘。春秋时期,在齐国强大之后打败了莱国,攻占了位于今平度西边的领土。因此,莱公迫不得已迁都龙口,改名东莱。前567年,东莱被齐国灭亡。

其他

寒国

是中国上古时期的诸侯国。传世文献多认为其国君为任姓,但金文记载它是姒姓国家。寒国的始祖寒哀为黄帝驾车,被封在今天的山东省潍坊一带,寒亭区正是因此得名。中央王朝与寒国通婚,黄帝的儿子青阳娶寒哀的女儿,生下了少皋。伯明是夏朝时寒国诸侯,他赶走了自己的儿子寒浞,此后寒浞杀死后羿和夏王相,夺取了夏朝的王位,扩大了古寒国的版图。寒浞死后,相的遗腹子少康起兵,消灭了寒浞的两个儿子,从此寒国灭亡。

王寿

夏朝山东的一个部落名,又作平寿、三寿。 夏朝的君主杼东征,抵达东海及王寿,得到一只九尾狐。现代考证在今山东省寿光市附近。因为九尾狐,与青丘国接近。 

有莘氏

夏商的一个部落名,又称有辛、有侁。 居住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北,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妻。周文王娶有莘氏之女太姒为妻,居住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和夏同姓,皆为姒姓部族。 

己姓之戎

中国古代部落国家,为西戎之一,姓己姓。己姓之戎在春秋时代开始有记载,活动区域在今中国山东省及河南省一带。后被鲁国及卫国等诸侯灭亡。

牟国

周朝小型诸侯国,子爵。故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春秋时期是鲁国的附属国。在公元前697年到鲁国朝见。春秋末期亡。

根牟国

周朝小型诸侯国,姜姓,为颛顼后裔所封国,子爵。鲁宣公九年(前600年)秋,鲁国攻取根牟,根牟灭亡。其故址在今山东省莒县。 另一说,旧址大致在今莒南县城西北25公里小官庄乡墩后村一带。曹姓。子爵。属东夷族。前600年灭于鲁

鄟国

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沭河以东部分、临沭县石门乡部分和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的部分村庄。

薄姑

又被记作蒲姑,中国商代的的一个诸侯国,侯爵。该国故地位于今山东省鲁北地区,西周初年被灭后其地被封给了齐国。

介国

周代小型诸侯国,东夷族,位于今山东省青岛市。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981年考古勘察验证,介国都址在今胶州市杜村镇赵家城献村西南1公里处,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约500米。据《左传·僖公二九年》记载,公元前631年,介君葛卢于春、冬两次去鲁国朝见鲁僖公,鲁僖公以礼相待,介葛卢在鲁国展示了其能解牛语的特殊能力。

甲父

先秦时古诸侯国,故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南。 高平郡昌邑县(故城在今山东金乡西北)东南有甲父亭是甲父国封城,甲父国遗址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前526年,齐景公发兵进攻徐国。徐国人求和,徐国国君徐子和郯国人、莒国人会见齐景公,在蒲隧结盟,送给齐景公甲父之鼎。后有甲父姓,以国为氏。 

厥国

先秦小型方国,在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一带。 《汉书·地理志》记载东平国东平陆县,注引应劭:“古厥国,今有厥亭。”据甲骨文和金文知其在商代已经建国,武丁时代的甲骨文卜辞,有”壬子卜,贞:在六月。王在厥”的记载。传世文物有《厥子尊》和《神面文卣》(厥宝尊彝卣)。厥子尊铭文:厥子作父辛宝尊彝。厥子当是厥国国君。厥国在西周时被鲁国所灭。春秋时期古厥国为鲁国中都邑。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 

贯国

先秦时商朝诸侯国,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南。 周文王伐灭崇国、贯国、封父国,将贯鼎分给同姓国。贯鼎就是贯国之宝鼎。春秋时期,贯国故地成了宋国的城邑。前658年,齐桓公、宋桓公和江国人、黄国人在贯地会盟。 

于余邱国

亦称“余丘”,周朝小型诸侯国,在今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南,一说在今山东章丘。前692年亡于鲁国。

姑蔑

先秦诸侯国,简称蔑或眜。蔑国在夏朝、商朝时是一个小国,春秋时期成为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十余里卞桥南。前722年,鲁隐公代行国政而想要和邾国友好,在蔑地举行了盟会。前498年,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伐费邑,国人姑蔑打败了费邑人。公山不狃、叔孙辄逃亡齐国,于是就毁掉了费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管仲故事与评价
管仲
曹国 西周时期一方大国,被列为“十二诸侯”(一)
曹林洲|春秋五霸之——齐桓公
齐桓公是如何成为春秋首霸的?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四)越挫越勇的齐桓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