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无前例,十年持续,三峡文物抢救大行动(上)

搬迁前的云阳张飞庙

三峡,以迂回曲折的西陵峡,姿态秀丽、妩媚动人的巫峡,悬岩壁立、雄伟险峻的瞿塘峡,著称于世。

而三峡游览区,其范围便囊括整个库区,即“高峡平湖”这个大区域了。“平湖”两岸,除了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

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诗林画廊,定会如醉如痴,留连忘返。

扫描:三峡文物知多少?

三峡坝址中堡岛发掘

三峡库区有哪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呢?

经国务院三峡建委会审批的保护项目,有1087个(重庆库区752,湖北库区335),其中地下发掘项目723个(重庆段506,湖北段217),地面文物保护项目364个(重庆246,湖址118)。

涉及135米淹没线下的文物保护项目共有723个(重庆435,湖北288),其中地下发掘项目468个(重庆276,湖北192);地面文物保护项目255个(重庆159,湖北96个),搬迁保护项目32个(重庆31个,湖北北1个),留取资料项目124个(重庆63,湖北61)。

巫山:大昌古镇

地面文物古迹

秭归屈原词、新滩古民居;

巫山大宁河古栈道,大昌古城;

奉节永安宫,白帝城和位于瞿塘峡口的粉壁堂;

云阳张飞庙;忠县石宝寨和丁房阙;丰都鬼城等。

1982年兴建的屈原祠

古文化遣址有四处,它们是:

巫山大溪遗址(新石器时代);

大昌西坝遗址;忠县甘井口和甘井中坝子遗址;

巫山二处早已发掘,忠县二处近年也已实施抢救性发掘。湖北库区古遗址和墓葬,包括三峡坝址中堡岛,均已发掘完毕。

此外,有两处重点水下文物:一是云阳龙脊石,—是涪陵的白鹤梁。前者乃历代诗文书画题刻,后者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水文博物馆。

忠县 石宝寨

此外,据统计的较重要地面文物还有:

古栈道5处;

石刻、题刻56处;

摩崖造像5处;

古建筑19处;古塔3处;

古庙寺院19处;

古桥17处。

秭归官庄坪发掘

地下文物较重要遗址有58处,墓群45处。其中著名的有奉节草堂古人类化石点,属三峡库区淹没的唯一一处化石点。

三峡大坝下闸蓄水后,哪些文物古迹将被淹埋呢?

从下往上说,重点文物古迹有:

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牌坊和屈原祠;

重庆巫山境内的孔明碑、大宁河古栈道;

奉节县永安宫(刘备托孤)遣址、孟良梯、瞿塘峡口的粉笔堂;

云阳张飞庙、龙脊石;

忠县石宝寨和汉代无名阙;

丰都鬼城东岳殿;涪陵白鹤梁……

将会被淹没或部分受淹,但可采取挽救或补救措施的重点文物古迹有:

秭归屈原祠,它已是二次搬迁,葛洲坝蓄水时搬至现址,原考虑的是三峡150方案,现要按175方案第三次搬迁至秭归新县城凤凰山。

巫山县大昌古城,亦计划择址部分复建;

瞿塘峡口的粉壁堂,已实施部分切割,在新址复原;

云阳张飞庙业已拆迁,在新址实施“克隆”;

忠县石宝寨十二层塔楼,其底层约为165米,顶层为210米,现已拟定小围堰保护方案,使其在175水位不受影响;

涪陵白鹤梁现亦拟定水下保护方案(就地采用金刚罩覆盖,罩内注水减压);

其它诸如忠县丁房阙、秭归屈原故里牌坊、丰都东岳殿等,虽将被淹,但均可随着新城的建设而搬迁……

难题:众多文物如何保护?

大溪文化遗址

1997~2001年,三峡建委会己累计拨付重庆市和湖北省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经费23894.36万元。两省市与项目承包单位共签合同400多项,合同金额15000多万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峡工程建设,给我国文物保护和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为众多的文物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近10年来,全国20多个省市70多个单位的文物专家和科研人员,10多所高校的教授和青年学子共千余人云集三峡,满腔热忱地投入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截止目前,库区地下文物考古发掘面积己近百万平米。这个数据是惊人的。我手头有一份重庆1996年前60年库区地下文物考古发掘资料,该资料上汇总的发掘面积使人不敢相信:1万平米。你看,6年多时间与60年,1:100。

1:100,客观反映出库区文物考古发掘工作的窘境:时不我待,必须与即将上涨的江水分秒相争!

据1997年以来的资料,库区共发掘60多处古遗址,其中40处乃旧石器时代遗址,14处还保留着原生地层。在丰都县高家镇居然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露天石器制作工场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点,此乃惊世之举。有专家叹曰:它使距今10万年以来的历史文化脉络清晰可辨,亦使三峡地区从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区变成我国旧器时代考古之富集区,从而打开了另一部堪与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媲美的长卷!

云阳故陵遗址

考古工作者在忠县古遗址还发现了比著名的大溪文化更早的文化一一甘井沟文化,它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三峡地区已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交融区。

尤其值得骄傲的是,考古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发掘,为世人揭开了战国时期以前的“巴人之谜”:从已知夏商至西周时期的巴人遗址和墓地,发现了大量巴人建筑、冶金制造、窑业遗址,使巴人文化从夏商、西周至战国,形成了一个不间断的完整序列。

如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巴人就是三峡地区的先民。

据初步统计,近几年三峡库区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数量非以千计万计,而是将达到30万件之多,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物世所罕见,堪称国宝。如在巫山新县城建设中发掘的一件东汉“鎏金四神铜棺饰”,被奉为国家一级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峡都市报电子版
2007-28长江三峡库区古迹
CCTV<大三峡>第七集百万移民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 宜昌秭归地区出土的文物
先贤祠堂——屈原祠
秭归木鱼岛休闲公园 正式对外开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