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茶叶产业市场现状

本文为宗蕊原创,版权归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消费者与市场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共计:2598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中国作为茶产业生产和消费上的世界第一大国,中国上千年饮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带给茶叶产业的不仅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同时也有相应的问题亟待解决。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升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的变化,茶产业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茶叶产业集中度低

茶企小而分散

目前,中国茶叶市场较分散,处于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茶企共有7万多家,上亿元规模的茶企不超过100家,绝大多数是千万元、百万元级别的中小型企业。目前茶叶行业的集中度低,不能够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传统茶产品更多的是以茶叶产区为产品的宣传点,茶企通常销售本地的茶叶,对于品牌的关注度较低,在消费者与市场研究中心调研中发现,例如安化黑茶这两年的热点茶品类,普通消费者甚至很难回忆起相关的品牌,消费者对于其品牌的认知往往较为模糊。


目前中国的茶叶零售市场还带有小农的经济色彩,茶农们各自为政,茶商采购需要一家家去谈,无形之中增加了茶叶流通的成本,且茶叶的品质也难以统一。这两点都限制了茶企的进一步发展及规模化。大型茶企已着手进行并购及扩建。例如中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茶叶注册商标“中茶”的拥有者,在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整合优质茶叶资源,推广“中茶”品牌, 成为国内乌龙茶、普洱茶等品类的领军企业,并大力发展绿茶业务,力争成为新时代中国茶叶行业的领导者。其他的行业领先品牌也同样在斥资并购,希望通过覆盖的茶品类整合,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

 

茶叶产大于销

通过访谈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我们了解到近十年来,我国茶叶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约为243万吨,比2015年增加16万吨,增幅7%,比上年低约2个百分点。总产量中内销150万吨,出口30万吨,深加工10万吨,其余均为库存。我国茶叶面临着产大于销的问题,且自2014年起,我国茶叶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总产量的增长,茶叶库存仍在不断增加。


据估计,目前全国茶叶库存量接近80万吨,已接近我国年产量的1/3,茶叶库存是茶商、茶企减少采购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库存的不断积压,严重阻碍了茶叶的流通,通过扩大消费“去库存”的任务迫在眉睫。

 

茶叶品类消费格局日趋稳定

近几年热点茶类相继接棒之后,国内消费市场的茶品类格局稳固,未出现大规模调整。长年积淀之下,绿茶主体优势未发生改变,仍占据市场半壁江山,2016年总销量达到94.7万吨,占市场总量的52.32%,比去年下降1%。黑茶是近几年茶叶消费市场的热点茶类,2016年全国总销量达到23.1万吨,占市场总销量的12.75%,比去年上涨1%,已跃居成为市场第二大茶类。乌龙茶市场基本稳定。2013-2014年上升趋势明显的白茶涨速有所回落,但原先占领的市场“阵地”稳固,年消费量达到1.7万吨,占市场的0.92%。其他茶类的发展与总体市场基本同步。


图1:2016年我国茶叶市场份额组成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茶叶出口量逐年增加

尽管我国茶叶产业面临着去库存的问题,但是从茶叶出口量而言,我国茶叶整体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我国自古就有茶马古道,它是中国最为悠久的边销茶贸易通道,地跨川、滇、青、藏,穿越蒙古高原,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而当今的“一带一路”政策就如同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将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正式启动。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数据,2015年,中国茶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8.23万吨,同比增长15.2%,改善了2014年全茶类出口下降的颓势。

 


茶叶人均消费量仍有上升空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茶叶的消费者群体增长至4.71亿人,其中城市消费者2.99亿,农村为1.72 亿,2016年我国茶叶的消费者为4.78亿人,中国茶叶消费群体仍在不断增长(如图2所示),且存在巨大的潜在人群。


图2:2011-2016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人口构成(单位:亿人)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但作为茶叶的第一大产国及主要消费国家,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也仍然偏低,据2014年Euromonitor的数据统计,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仅排世界第9,前三名为土耳其、爱尔兰及英国。青锐创投调研显示,从冲泡习惯来看,中国的茶叶消费者中大多数人每天投放茶叶的次数仅为一次,只有少数人会每天多次投放茶叶,如对于消费者的冲泡习惯进行教育,市场仍有巨大的空间。


目前茶叶的消费模式仍未摆脱农产品的消费模式,消费绿茶、黑茶、红茶等,就如同消费农产品一般粗放,在未来茶叶会转变为品牌消费品来运作,不再死板地归咎于品类,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茶叶的消费量。

 

茶企关注年轻消费人群

一些茶企开始关注80、90后,吸纳年轻的消费者。中国的传统茶文化隔绝了大部分年轻消费者,在我要调查网的一项研究结果中显示:19岁以下饮茶的占总比例的9%,20--39岁之间的占总比例的21%,40--59岁之间的占总比例的32%,60岁以上的占总比例的38%,饮茶的比例随年龄不断上涨,且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很多选择了国外的茶品牌,例如立顿、川宁等等。但是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茶企发现年轻消费者是不可忽视的人群。


目前,网红茶饮店“喜茶”提出了“将古老的茶文化年轻化”的理念,通过年轻化的产品包装和时尚的店面装修等吸引年轻消费者消费茶饮;此外,同样火爆的小罐茶虽然将目标人群设定为有高端的的精英人群,但同时也通过一系列举措,开始吸纳年轻的消费者,一是采用独创的包装形式(铝材小罐),突破了传统茶的大铁罐等包装,改善了在年轻消费者中“大叔拿保温杯”的印象,二是通过跨界融合、注入新鲜的元素,扩大小罐茶的影响力,例如聘请苹果体验店御用设计师TimKobe,以国际化的视野,打造小罐茶的体验店,打破了传统茶馆的陈旧形象,让茶时尚起来。


在未来茶行业会形成“茶 tea”的格局,茶是传统茶文化的延续,将以文化(茶文化及养生)为消费者购买的驱动力;而tea是指一些新兴的茶企,以小罐茶、喜茶、星巴克等为代表,需要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消费者因为时尚、健康或其他驱动因素购买此类茶产品。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的饮茶文化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正如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中国的茶叶市场面临去库存、行业整合等问题,只有茶企抓住在这场消费升级中的机遇,深化品类细分,顺应消费趋势,才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开拓我国茶叶行业的新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中国及全球茶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电商成重要销售渠道
进击的袋泡茶,如何“泡”出千亿市场
2021年我国袋泡茶行业风险与机遇分析:行业发展潜力大,品牌需深耕产品
茶业发展情况分析
有哪些不知名但是很棒的茶叶?
当下的茶叶为何越来越难销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