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图识病(197):健忘和精神状态改变

一位41岁的右撇子男性,主诉健忘和精神状态改变两个月。

在T2轴向图像(A,B)的左侧,有明显的,微弱的,斑块状的高强度信号,位于左侧后中央皮层。在涉及新皮层,枕叶内侧,边缘系统(C,D)的FLAIR和DWI序列上鉴定出弥散性信号异常,伴高信号。这些对比增强后没有显示任何显着的改变(F)。

答案:抗NMDA受体脑炎

以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的抗NMDA受体脑炎1例

抗N-甲基-M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是近年来逐渐被深入认识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性且无特异性,主要有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认知障碍、运动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其中运动障碍以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肢体震颤、舞蹈样动作居多。

以共济失调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抗NMDA受体脑炎较少,对于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更知之甚少。

本研究报告1例以头晕、行走不稳、辨距不良为首发症状的抗NMDA受体脑炎,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1资料

1.1发病情况

患者,女,17岁,因“头晕、行走不稳、辨距不良20余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0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行走不稳、左右摇摆,对距离判断力不佳,画画、穿衣系纽扣动作欠协调,症状呈持续性并逐渐加重,病程中无头痛,无视物旋转,无视物成双,无言语含糊,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障碍,无肌肉萎缩,无肌肉强直等不适。

至当地医院就诊,头颅CT检查无异常,未予特殊治疗。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2周有感冒发热,最高体温38℃。

拟诊“病毒性脑炎”,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1.2体格检查

神志清晰,构音清,颅神经阴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5级。阔基步态,直线行走欠稳,闭目难立征阳性。双侧指鼻试验欠稳准,双侧跟膝胫试验阴性。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深浅感觉正常,定时定向力正常,记忆力可,逻辑能力可,注意力下降,计算力下降,MMSE评分27分(高中文化)。

1.3辅助检查

1.3.1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8×106/L(正常0×106/L),红细胞阴性,潘氏试验弱阳性(正常阴性),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球蛋白M17.4mg/L(正常≤1.3mg/L),脑脊液球蛋白A16.3mg/L(正常≤5mg/L),脑脊液球蛋白G264mg/L(正常≤34mg/L),脑脊液生化提示总蛋白745mg/L(正常≤500mg/L)、氯、葡萄糖正常。脑脊液涂片新生隐球菌、抗酸杆菌、霉菌、细菌均阴性。乳胶凝集试验阴性。血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抗NMDA抗体阳性,比例均1:32(正常为阴性),抗AMPA抗体、抗LG1抗体、抗CASPR2抗体及抗GABAB等受体抗体均阴性。同步血糖正常。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肿瘤指标、血沉、风湿免疫指标、β-HCG等均正常。

1.3.2影像学检查

胸部CT正常、头颅MRI平扫+增强正常,脊髓MRI、腹部超声均正常。动态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盆腔MRI: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右侧卵巢多发囊性灶,多囊卵巢可能。

1.4诊断、治疗与随访

1.4.1诊断:抗NMDA受体脑炎

1.4.2治疗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患者脑脊液抗NMDA抗体(+):1:32,予以甲强龙500mg冲击治疗5d后减量,同时联合丙种球蛋白(20g)冲击治疗5d,辅以保护胃黏膜、补钙、补钾,补充B族维生素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1.4.3随访

3个月后复诊患者头晕好转,计算力正常,步态正常,右手指鼻稍差。

复查头颅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复查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抗体,结果示血清抗NMDA抗体滴度为1:10,脑脊液抗NMDA抗体滴度为1:1。

2讨论

抗NMDA受体脑炎最初由DALMAU在2005年报告,2007年发现了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神经细胞膜抗NMDA受体抗体,首次命名为抗NMDA受体脑炎。

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近事记忆力下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意识水平下降,自主神经经功能障碍等。

然而,以共济失调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抗NMDA受体脑炎相对罕见。

本例患者因“头晕、行走不稳、辨距不良20余天”就诊,在发病前两周有过感冒以及一过性发热,体温最高至38℃,最初拟“病毒性脑炎”收住入院。

对患者进行查体后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阔基步态,直线行走欠稳,闭目难立征(+),双手指鼻欠稳准,同时存在轻度的注意力下降以及认知功能下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腰椎穿刺术。

患者脑脊液及血清抗体检测均显示NMDA受体抗体阳性,在完善检查,排除可能的其他病因后,修正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

对于大部分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患者,临床表现、头颅MRI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类似病毒感染。

症状在数天或数周进展。本例患者发病前的发热可能是一次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也有可能当时存在症状较轻的病毒性脑炎。大约60%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有前驱的发热、疲乏或头痛等症状。

小脑和海马是脑内两个最易受免疫攻击的区域,因此推测免疫可能参与小脑共济失调,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抗NMDA受体的自身抗体的形成,继而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除病毒感染外,肿瘤亦被认为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一个潜在触发因素。

20%~59%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被发现存在潜在肿瘤,卵巢畸胎瘤是最常见的与抗NMDA受体脑炎相关的肿瘤。

本例患者为17岁青年女性,鉴于抗NMDA受体脑炎与卵巢畸胎瘤关系密切,我们对患者进行盆腔MRI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右侧卵巢多发囊性灶,未发现畸胎瘤,但仍需我们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抗NMDA受体脑炎目前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去除免疫扳机点(畸胎瘤或其他肿瘤)。对于无肿瘤伴发患者,一线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球治疗和血浆置换,部分患者获益良好。

本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症状缓解。

3个月后复诊患者头晕好转,计算力正常,步态正常,右手指鼻稍差。复查头颅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显示未见明显异常。

复查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抗体,结果示血清抗NMDA抗体滴度为1:10,脑脊液抗NMDA抗体滴度为1:1,再次给予免疫球蛋白冲击丙种球蛋白(20g)冲击治疗5d,患者病情平稳予出院。

综上,共济失调症状可作为抗NMDA受体脑炎的首发症状,抗体介导的免疫机制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对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有利于症状恢复,但发病具体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舒丽娟,黄蔚,肖菲.妊娠合并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1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05):607-6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热、意识障碍为何?
病历:抗NMDA受体脑炎诊治过程及利妥昔单抗用法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还是 自身免疫性脑炎?
以癫痫发作起病,这个病因你可千万不能疏忽了!
自身免疫性脑炎
抗NMDA受体脑炎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