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图识病(207):颅内高压和视力下降

一位36岁女性,有1个月的头痛病史,提示颅内高压和视力逐渐下降;临床评估显示双侧乳头水肿,无其他神经功能缺损。

轴向CT扫描(A)显示扩张的第四脑室,在其左隐窝有近CSF密度囊性病变。轴位FLAIR MR图像(B)显示脑室内囊性病变高强度脑脊液,其周围有“点”(箭头),提示头节,由轻度脑室周围水肿(曲箭头)包围。囊性病变为T2高信号(C)和T1低信号(D),无限制性扩散(F)。在钆增强的轴向T1(E)上,囊性病变和结节状的“点”都是非增强的。注意,D显示在MRI获得后的几个小时内MRI的轴向T1,显示病变已经从左心室向右移动到第四脑室。囊壁(G)的H&E染色切片(放大倍率x20)显示有3个特征层的膜:有毛状突起的嗜酸性外层(箭头)、中间细胞层(弧形箭头)和内部网状层(星号)。

答案:脑室内脑囊虫病

侧脑室内巨大脑囊虫一例

患者女,34岁,因突然性头痛、呕吐5 h于2005年5月7日入院。

患者5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痛、呕吐,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积水”,给予甘露醇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

查体:嗜睡,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均为Ⅴ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

头CT示:右侧脑室扩张,右侧脑室体前部见一1.0cm×1.0 cm大小类圆形略高密度影,中线结构轻度向左移位。

头MRI示:T1加权成像见右侧脑室明显扩张,右侧脑室体前部见5.0 cm×3.0 cm大小低信号椭圆形囊状影像,囊壁清晰可见,为一边缘光滑的细线样略高信号影,其内偏前部见一类圆形0.8 cm×1.0 cm大小略高信号影,中线结构轻度向左移位。T2加权病灶成高信号影。

头MRI增强扫描:见囊状影像内病灶呈均匀强化,脑室周围见条形脑水肿带(图1)。

血清间凝试验呈阳性。

血常规示嗜酸粒细胞增加。

术前诊断:脑囊虫。

急诊行囊状物摘除术,手术先行枕角脑室穿刺并置引流管。

手术于右侧脑室额角穿刺部位行柱状切除脑组织至脑室腔内,术中见一完整的半透明囊,约5.0 cm×4.0 cm大小,其中可见一结节,呈灰褐色,完整摘除,囊液为水样(图2),镜下可见头节。

病理诊断:脑囊虫。

讨论 

脑囊虫病为猪囊尾幼虫寄生在脑内引起的,人体摄入含囊尾幼虫的猪肉(俗称米猪肉),幼虫在肠道内发育成成虫,成虫排放的虫卵在胃内被胃酸溶解卵壳,幼虫进入肠壁,经血流播散到全身,引起囊虫病。脑囊虫病自感染到出现症状,数月至30年,平均约4年。

通常按囊虫病发生的部位及时期将其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

其中以脑实质型最常见,脑室型一般较大,单发多见,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囊虫在脑室内的生长缺乏限制及过度水肿所致,并且大多数在第四脑室,位于侧脑室者极为少见,由于脑室型囊虫的比重与脑脊液相近,在脑室内游动,呈悬浮状态,可随脑脊液的流动方向而移动。

脑囊虫阻塞室间孔可导致脑积水,脑室变形,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增高,同时脉络丛受囊虫分泌毒素的刺激,脑脊液分泌增加,患者颅内压进一步升高。严重时可致患者昏迷。

因此,脑室内的囊虫以手术摘除为主,摘除时尽量将其完整取出,切忌使其破裂,摘除后要反复冲洗,并且辅以药物治疗,预后佳。

文献出处:王秉尧,朱景华,宋晓慧.侧脑室内巨大脑囊虫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11):1310-13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案例:四脑室囊性病灶
鞍区囊虫病误诊为蛛网膜囊肿一例
颅内环形强化——脑囊虫病
病例讨论丨浙二神外周刊(第109期)--颅内多发病变之多发性硬化一例
『脑积水』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高致
颅内囊性病变小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