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宇航产品中大锥度薄壁结构件的车削加工

编者按


分析了异形薄壁宇航零件的特点及加工难点,针对加工难点,通过设计大锥度薄壁结构件的工装,改进定位方法,创新加工方案,优化加工路径,控制切削变形,从而保证中大直径、大锥度薄壁产品的加工精度,实现了航天器研制过程中的高质量、批量化生产。


1  序言

宇航产品中大量采用大锥度薄壁结构件,此类产品存在零件尺寸大、壁薄、加工刚度差、易变形、装夹困难及切削加工过程振动等问题,导致零件表面质量控制难度大、加工效率低[1]

本文所述型号关键结构件结构特点为:锥度大、锥面长和壁薄等。受其自身复杂的结构特点的制约,实际加工中存在以下几方面加工难题:①装夹困难,定位基准、装夹方式及装夹位置的选择严重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②易变形,该支架为典型的薄壁结构件,加工中随着材料的去除,内应力及热应力导致变形,且在加工过程中振刀严重。③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双曲线误差,加工精度和效率难以保证。根据该结构件的加工特性,通过设计专用内外型定位工装,改进零件工艺加工方法,优化切削参数,有效突破中大型薄壁结构件的加工瓶颈,并实现该零件批量生产[2,3]

2  零件的结构特点

2.1 产品尺寸参数

零件材料为铸造铝合金(ZL205\T6),工艺要求小端直径(329±0.05)mm,大端直径(813±0.05)mm,大薄壁倾角26°2′,壁厚(3±0.05)mm,整体高度(587±0.05)mm,B端面平面度要求0.1mm。产品结构如图1所示。

a)三维结构   


 b)尺寸结构

图1 零件结构

2.2产品加工难点及解决方案

1)针对大锥角薄壁结构,设计专用内形加工支架、外形加工内锥胎(见图2、图3),有效增强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刚度。采用该定位装夹方案确保产品定位精度高、装夹可靠、夹紧力导致的变形最小化。

图2  内形加工支架

图3  外形加工内锥胎

2)针对产品应力变形问题,合理改进加工工艺步骤,使加工中材料应力充分释放,优化加工切削用量,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控制产品变形,进而保证产品设计要求。

3)提高圆度变形控制、壁厚精度控制及尺寸测量精度等,从而提高产品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实现定型批量化生产。

3  零件装夹

3.1 专用支撑架配合轴向压紧装夹

为保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均匀受力,防止径向变形,装夹采用轴向压紧方式。通过设计专用的支撑架配合顶盖板、中心拉杆,实现Z轴定位及不完全定位的方案。加工大端端面、芯腔内锥度面。第一步加盖板车削加工大端面,第二步采用三点定位法,内形加工支架均布安装三个压板,Z轴压住大端面B面,车削加工内锥面C面。基准面A面平面度必须达到产品平面度公差值的一半(0.05mm),进而保证内锥度面圆度要求φ(813±0.05)mm,壁厚公差要求±0.05mm,以及倾斜角度公差要求26.2°±2′。该定位装夹方案利用中大型薄壁产品设计基准作为加工基准,做到基准统一,提高了加工基准的可靠性和精度。有效解决了中大型薄壁类零件没有可靠定位基准、装夹固定点的难题。专用支撑架配合轴向压紧装夹方式如图4所示。

3.2 外锥面装夹

零件内锥面加工完成后产品的夹持刚度被严重削弱,加工外锥面D面装夹时极易产生夹紧力变形,引起工件圆度过度变化以及加工振动。为此,采用内圆锥形心轴定位,加Z向压紧的方案,提高工件定位精度、夹持刚度,使工件圆度在装夹状态下保持0.03㎜以内,满足设计需求。该定位方法增强了内外锥面同轴度,同时增强了产品刚度、切削过程的稳定性,降低了车削过程中切削变形。切削热传递快,降低了切削热对产品尺寸及几何精度的影响,大幅度提升装夹效率。外锥面装夹方式如图5所示。

图4 专用支撑架配合轴向压紧装夹         

图5  外锥面装夹

3.3产品找正及测量

产品内外锥面加工完成后,大端与工作台贴合,以小端外径为基准打表,同轴度控制在0.03mm以内,找正产品,同时检查大端平面,平面度达到0.02mm以内。采用三点压紧的固定方法加工内圆φ(329±0.05)mm配合面。由于产品大端环形平面B面最大直径为950mm,产品高度达到587mm,环形平面B面宽度仅51mm,所以压紧后B面平面度对所加工的圆度影响较大。大端B面平面度及小端圆度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图6  大端B面平面度及小端圆度变化趋势

4  刀具选择

产品材料为铸造铝合金ZL205,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强度、塑性和韧性,车削时,切屑和刀具表面摩擦力大,容易造成粘刀。此外由于零件加工直径大,走刀时间长,材料去除量大的特点,要求加工刀具必需能够实现较大切削深度,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因此,精车时,选用KYOCERA品牌SDJER3232  DEG150404R车刀,较大刀尖圆弧增强刀具寿命。刀具型号及切削参数见表2。

表1 刀具型号及切削参数

刀具型号

刀具材料

切削速度/(m/min)

进给量/(mm/r)

吃刀量/mm

刀尖圆弧/mm

SDJER3232

DEG150404R

HTi10-Az

560

0.2~0.3

0.5~0.15

R0.4

SDTCR3232

DCGT11308

HTi10-Az

330~430

0.5~0.7

1~2

R0.8


5  加工方案

通过对产品结构及材料特性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加工过程中零件变形,制定加工方案:粗车→时效→半精车→时效→精车。通过安排两次时效工序,使应力得到充分释放,材料组织内应力、加工应力充分释放。半精车完成后,在内外径向留余量0.75mm,高度方向留余量2mm。

精加工路线采用先内后外加工、两次加工基准面B面的方案:(利用支架为定位基准)精车B面→精车C面(B面留余量0.3mm)→调头(利用锥度芯胎为定位基准)→精车D面、A面到图样要求尺寸精度→调头→精车B面(提高定位基准精度达到0.05mm以内)→调头加工小端内圆φ(329±0.05)mm(B面为基准)。

6  车削内外锥面时产生双曲线误差分析

产品车削中圆锥面大小端直径相差572mm,Z轴行程长、圆锥面面积大。锥面产生双曲线误差非常严重。车刀刀尖偏移中心旋转,使刀尖移动的直线轨迹不与圆锥体的母线重合(见图7),产生双曲线误差加工的内外圆锥体是旋转双曲线曲面(见图8)。产品的锥面直线度和锥度角要求非常高26.2°±2′,必须最大限度控制双曲线的产生。两平行曲面切割一个锥形曲面,相交形成双曲线交线,公式为
1=(y2/k2)+(x2/k2)+(tana2/k2   (1)
式中,yZ轴(长度)方向值(mm),xX轴(直径)方向值(mm);a是产品锥度(°);k是两曲面之间的距离(刀尖与旋转中心的距离,mm)。
平行曲面之间垂直距离(其中一曲面通过回转中心)产生的最大双曲线误差即为产品内锥面直线度误差,产品技术要求小于0.03mm。   

图7 刀尖移动的直线轨迹不与圆锥体的母线重合

图8 旋转双曲线曲面

通过计算加工该内外锥面时Z轴行程、圆锥面面积,得出车刀刀尖必须与锥体旋转中心等高,刀尖移动的直线轨迹必须与圆锥体的母线重合,刀尖高度和旋转中心的误差不能>0.08mm。

精车锥体壁厚度2.96~3.05mm,符合公差要求,产品锥壁的上下位置处厚度差<0.05mm。利用三坐标测量,内外圆φ(329±0.05)mm,圆度均<0.08mm,和锥面直线度均<0.03mm,锥面角度测量值均在公差要求±2′之内,锥面双曲线误差得到有效控制。

7  结束语

通过改进大锥度薄壁结构件的车削工装、创新加工方案及调整切削参数,完成了多型号薄壁锥壳体的加工,加工精度稳定,完全满足设计需求,节省了大量制造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且实现了产品的批量生产工艺定型。

参考文献:
[1] 于峰,胡晓平. 车削圆锥体时产生双曲线误差的计算[J].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6(3):385-387.
[2] 周泽华,于启勋. 金属切削原理[M].  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陆建中,孙家宁.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本文发表于《金属加工(冷加工)》2022年第10期第61~68页,作者: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师占根,庞学丰,胡晓光;山东大学 师博文 ,原标题:《大锥度薄壁结构件的车削加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控车刀的刀尖圆弧及半径补偿方法及应用
车削加工如何消除接刀痕
90条降低车削废品率的小技巧,车工须知!
刀尖圆角半径知识,看到就是赚到
经济型数控车床如何准确计算刀具轨迹?
数控车床刀具半径补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