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钣金展开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

一、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图1)

二、折弯方法的确定

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

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图2)

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图3)。

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图4)。

4.大R圆弧折弯。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图5)。

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如图6所示。

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

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图7)。

如图7所示,此种折弯只需考虑下模V形槽中心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即可确定。通常H值为H≥3.5 T +  R    (R 在1mm 以下)。

2.U形折弯。

如图8所示此种折弯的尺寸如过小,极易因无合适折弯模具而形成干涉。因此两竖边的宽度L不能太小。其一边竖边高度H也不能太大。实际中可根据使用折弯模的形状做模拟确定,L,H 值参考如下:

3.Z形折弯

如图9所示,第一道弯曲后,折第二道弯曲时,折弯线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须大于等于V形槽中心到模具外侧距离L和板厚t之和。故H值为:H≥5t+R(R在1mm 以下)。

三、展开计算方法

1.90°折弯(一般折弯)。

展开的长度为:L=L+L-2t + 系数a

系数a的经验值如下表

2.压死边。

如图11所示,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

3.压筋。

1)倾斜压筋。

如图12所示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

L = A+B+C+0.2(注:A、B、C = 内尺寸,0.2=补偿值

2)直角压筋。

如图13压筋边为直立边,一般其C值较大,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 = A+B+C-4T+2a+0.5(注:A、B = 外尺寸,C = 包括两层板厚的高度,a = 90°折弯的系数,0.5 = 补偿值)。

3)平行压筋。  

如图14所示,压筋最大值仅为H=2t,其展开长度的计算式为:L = A+B+H+0.2(注:A、B = 内尺寸;H = 压筋高度;0.2= 补偿值)。

由于压筋高度主要靠增减压筋模具的调整片来保证,并且操作员各自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有时会出现折弯后虽然高度达到要求,但整体展开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要根据实际的偏差来调整。

4.锐角折弯。

如图15所示,经验公式是一种内径算法,但此处的内径是折弯边内侧两面的虚交点到另一端的距离。展开系数计算式如下:K=0.4txδ/90°(t<2.5),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K=0.5t x δ/90°(t≥2.5),故展开计算式为:L= L1+L2+K(注:L = 展开长度,L1、L2=内径尺寸,K=展开系数)。

5.钝角折弯。             

如图16所示,外尺寸b实际上等于内尺寸a 加上内侧角顶点到外侧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l。

根据三角函数,l的计算式为:l= t θ/2x t,故外径为:b = a + l,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为:内径:K =θ/90°x 0.4t(t<2.5),外径:K =δ/90°x 0.4t(t<2.5),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内径K =θ/90°x 0.5t (t≥2.5),外径K =δ/90°x 0.5t(t≥2.5) 。

6.圆弧R折弯。

如图17所示,R折弯的三种形状,其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K=(2R·tanθ/2)-[лθ·( 2R - t)/360°]{注:R=  折弯外径(外侧半径),θ=  外侧角(180°-折弯角度), л= 圆周率(取3.14),t = 板厚}。     

当 θ=90°时,tanθ/2=l,因此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如下:K= 2R –л(2R-t)/4,求得展开系数K后,圆弧折弯的展开长度L计算公式为:L=L1+L2+(L3+L4+···)-K{注:L1、L2 、L3、L4  =外径(到外侧虚交点的距离,切点到虚交点的距离可通过三角定律算出)}

R折弯中有一种U形折弯,如下图,其形状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两个90°R折弯的组合。

因此,U形折弯的展开长度L的计算公式为:L=L1+L2-2K(说明:R折弯的计算式只适用于铁板

来源:钣金学习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钣金折弯工艺实用小守则
图文并茂!分享钣金件折弯与展开的计算,附公式
钣金件的折弯半径一般取多少
模具设计师必备篇:折弯展开系数、尺寸缩放与产品搭边很重要
非常全的折弯系数表,别私藏!
几种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