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别推荐‖ 全面了解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携手石化缘,共创未来!



导语:在石化行业中和各大设计院、研究院打交道就会知道,把名字相近的单位叫错了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会让人觉得你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这个企业。那么,今天石化缘来重点给大家科普一下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由于石化院还没有官网可以查看,所以一直以来储多行业同仁最容易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与其混为一堂,应行业同仁要求,今天石化缘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一、单位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石化院)是根据集团公司党组和股份公司管理层的决定,于2006年6月在原股份公司炼油化工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直属炼化科研机构。下设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以及北京院部13个研究室。截至2015年底,拥有重质油加工、清洁燃料、合成树脂、原油评价4个重点实验室以及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制备工艺、聚烯烃催化剂与工艺工程、加氢催化剂与工艺工程、合成橡胶、化工催化剂评价等5个试验基地。拥有包括DCR、ACE、TREF、NMR、24通道催化剂制备装置、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内的数千台套仪器设备。全院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3.8亿元。院内设有国家合成橡胶质量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化工专利信息平台、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集团公司炼化专业标准委员会秘书处、股份公司化工清洁生产中心、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应对欧盟REACH法规技术支持中心等多个国家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技术机构,编辑出版《合成橡胶工业》和《石化技术与应用》2种国家核心期刊。设有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硕士点5个。截至2015年底,共有员工1176人,其中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30人,教授级高工43人,硕士、博士478人。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西沙屯中石油科技园区A42地块,邮编:102206。


二、研究领域 


石化院主要从事炼油、石油化工工艺和催化剂研发,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等新产品开发,炼化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炼化产品标准化和质量检测、炼化知识产权研究、炼化科技信息研究、炼化科技人才培养等。“十二五”时期,石化院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党组交给的炼油系列催化剂研发任务,实现了化工重点催化剂研发突破,新产品开发取得了突出成绩,技术服务和决策支持水平明显提升,与工程建设分公司密切合作,在千万吨级大型炼厂成套设计技术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寰球工程等单位密切合作,在工程化的大乙烯、大氮肥、合成橡胶等关键成套技术开发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炼化技术短板有效提升,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科学、规范、高效运行,全院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研发方面已形成了“催化汽油选择性脱硫/改性(DSO、GARDES)成套技术”、“加氢裂化成套技术”、“高效聚丙烯催化剂(PSP-01)技术”等一系列重大成果, 在催化裂化催化剂、汽柴油加氢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催化剂、石蜡加氢催化剂、乙烯裂解产物催化剂、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等技术研发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以来,共申报专利1919项,授权867项,获金奖提名1项,优秀奖12项。“十二五”以来,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重大技术服务为中国石油炼化生产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一是紧跟市场、服务生产,全力推进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服务工作。开展管材料、薄膜料、注塑料、中空料、涂覆料、纤维料等多类多牌号高附加值合成树脂新产品开发;开展管材、汽车保险杠等各种专用料、电缆料、高速拉伸薄膜等多个牌号的生产技术和市场推广服务;强化环保型丁苯橡胶等加工应用与推广技术服务。二是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优势,全方位做好油品质量升级服务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自主催化剂推广力度,实现催化剂应用的海外突破。四是深入开展原油和乙烯原料评价工作,乙烯优化技术服务范围全面覆盖中国石油全部乙烯生产企业。五是落实中国石油基础管理建设工程部署,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做好决策支持服务。 




三、发展目标


一流石化院  和谐石化院 


“一流石化院”建设,即到“十二五”末,在炼油方面,基本完成炼油系列催化剂的研发;在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开发出工艺包,形成千万吨级大型炼厂成套化工程技术,使中国石油可以用自己的成套技术设计、建设千万吨级大型炼厂。在化工方面,有重点地研发部分重要催化剂,形成大乙烯、大化肥等成套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初步实现一流石化院目标。再利用更长一段时间,全面提升炼化技术研发水平,力争形成中国石油炼油、乙烯、树脂、橡胶、化肥系列技术和成套技术,并具备工程化能力。实现建成一流石化院目标。


“和谐石化院”建设,就是要达到“团结、协作、奉献、和谐”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带领全院员工建设和谐石化院;要建设弘扬优良传统的思想环境,全院形成一盘棋;要建设学术氛围浓厚的创新环境,全院同做一课题;要建设有利员工发展的成长环境,全院共建一工程;要建设具有石化院特点的文化环境,全院拧成一股绳;要建设内部关系融洽的人文环境,全院凝聚一家人;要建设激发昂扬士气的舆论环境,全院齐塑一形象。


四、发展定位


一部三个中心


◆ 炼化业务决策参谋部 


炼化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炼化业务决策支持与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炼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中心 



五、发展方向


四个紧密结合来


紧密结合集团公司炼化业务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工作


紧密结合炼化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开发新产品


紧密结合炼化企业生产经营


六、下属主要中心介绍


1、大庆化工研究中心


大庆化工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其前身是大庆石化公司研究院,创建于1967年,是从事炼油、化工、树脂、过程开发等领域的工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集应用研究、工艺过程开发和放大研究,以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为主的综合性科研单位。2006年12月28日被确定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大庆中心),并在此设立加氢催化剂与工艺工程试验基地、聚乙烯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基地。


大庆中心现有科研管理部、成果管理部、条件保障部、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主任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企业文化部(党群工作部)、财务资产部等七个职能部门。下设炼油、化工、树脂、科技信息、精细化工、仪器、过程开发、中试八个研究所。拥有六栋试验楼、一座办公楼,总占地面积11.67万平方米。现有员工372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118人,高级工程师103人、工程师159人、助理工程师37人。这里已经建起了股份公司“三大技术中心”、“四个科研工作站”、“三个中试生产基地”、三个分析评价中心,形成了七个方面的特色技术。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大庆中心具备了较强的研发实力,拥有大型分析仪器、树脂后加工设备、各种实验设备近千台(套),小试、中试装置92套,拥有ASPEN 、PRO/II等十余套世界先进的流程模拟和化工专业设计软件,固定资产原值4.85亿元。氢气、空气、氮气、乙烯、天然气等12条管线直接从生产厂引入实验室,为科研开发工作提供了原料和动力保证。


炼油领域拥有24台(套)加氢催化剂和催化材料研发及放大设备,拥有70套全自动加氢评价装置和气相醛加氢评价装置,可进行低压、高压,气相、液相等各种加氢工艺下的催化剂评价。这里建立了实沸点蒸馏实验室,拥有汽油辛烷值机、柴油十六烷值机、全自动粘度测定仪、全自动实沸点蒸馏仪等设备60多台(套)。组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油品分析评价实验室,可以进行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蜡油、渣油全分析和原油综合评价。2009年集加氢催化剂及催化材料中试放大、工业放大、分析测试、催化剂评价及工艺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加氢催化剂与工艺工程实验基地正式成立,成为了中国石油加氢工艺研究及工程研究中心、催化新材料、加氢催化剂表征和油品分析测试中心和加氢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基地。加氢基地面向中国石油各地区公司提供新建装置工艺包设计、加氢装置工艺优化扩能改造方案设计、产品质量升级、入厂三剂质量检验、原油评价等综合性炼油技术服务,为中国石油加氢业务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化工领域拥有4套共聚单体合成装置、300吨/年己烯-1中试装置、20吨/年辛烯-1模试装置以及8套碳一化工试验装置。研发并应用的国内首套己烯-1、辛烯-1装置,对于合成树脂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两套蒸汽热裂解制乙烯实验室评价装置的建成,可以模拟各种裂解原料在GK系列、CBL系列、SRT系列、USC系列、KBR系列等炉型的裂解状况, 为做好乙烯原料资源的模拟优化和乙烯装置的原料方案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聚烯烃催化剂与工艺工程领域,建立了8套聚烯烃催化剂制备及评价装置,拥有材料性能测试、结构表征、加工研究等设备仪器73台(套)。建成了集新产品研发、催化剂评价、生产工艺优化、中试研究、分析评价、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中国石油聚乙烯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基地。50kg/h流化床反应器气相聚乙烯中试评价装置,能够模拟Unipol和原BP气相聚乙烯生产工艺,这是中国石油第一套气相法生产聚乙烯的中试装置,也是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中试装置。 


树脂分析领域,拥有熔融指数仪、密度仪、流变仪、冲击仪、雾度仪等性能测试仪器47台套,满足基础物性、力学性能、电性能、光学性能、管材耐压性能等的评价要求。被授予黑龙江省合成树脂原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可满足聚烯烃新产品开发检测工作需求,为塑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大型分析仪器领域,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扫描电镜、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X荧光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物理-化学吸附仪、色谱-质谱联用仪、激光粒度仪、多种型号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40多台套,可以提供油品、催化剂、石蜡及各种试剂中元素的微量、常量分析,也可提供气体、液体石油产品烃组成及重油的族组成检测。还可提供未知物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催化剂及高分子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微区元素成份分析以及活性碳、分子筛、各类加氢催化剂等的重要物性参数分析服务,成为仪器设备先进、分析手段齐全的石油化工产品检测中心。


化工污染治理领域,大庆中心成立了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工技术开发实验室,拥有TOC测定仪、水质分析仪、BOD测定仪等20多台环境监测仪器,为炼化环境治理和监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经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大庆中心已经在清洁汽柴油生产技术、加氢裂化技术、重油加氢技术等。


 2、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


坐落于黄河岸畔、古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市西郊的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12月, 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原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研究院,现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兰州中心)。是一家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石油化工催化剂、石油炼制催化剂、合成材料加工应用、精细化工、环境保护、化学工程、物化分析、标准检测、科技信息与专利等专业为一体的国有综合性石油化工应用科研单位。


兰州中心下设主任办公室、科研管理部、成果管理部、财务资产部、条件保障部、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等7个机关职能部门,以及合成橡胶研究所、合成橡胶中试研究所、化工催化剂研究所、化工催化剂中试研究所、石油炼制研究所、FCC催化剂中试研究所、聚烯烃树脂研究所、聚丙烯中试研究所、环境化工研究所、炼油化工工艺研究所、标准化与分析检测研究所、信息研究所等研究所。


截至2015年7月底,中心现有正式员工520余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名;中国当代发明家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10名;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名;甘肃省科技功臣1名;省、市十大发明家2名;教授级高工9名;高级工程师145名;工程师191名;博士41名;硕士192名;本科生202名。中心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及研发条件:中国石油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石油中试研究基地4个;国家、集团公司和省部级专业技术机构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点1个、硕士点4个(联合培养);《合成橡胶工业》和《石化技术与应用》核心期刊2个。中心累计取得300余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发明专利金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十几种科技新产品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多次获得行业“ 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7年又荣膺国家科委第四届技术市场“金桥奖”。已累计申请专利1000件,授权500件。


为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强化合作,建有甘肃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联合申办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点,“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工业催化”、“化学工艺”等硕士点。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兰州中心中心还设有国家合成橡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石化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甘肃省石油化工催化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合成橡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机构。2008年以来,投资近2亿元的中国石油重质油加工重点实验室、催化裂化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基地、聚丙烯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基地及合成橡胶试验基地等科研平台相继在中心建成投用。


半个世纪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秉承中国石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秉承“高、严、细、实”的优良作风。团结协作,创新开拓,科技报国,无私奉献,为推动中国石油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好文‖石化院、石科院傻傻分不清,快来了解
中国20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石油观察家】世界炼化技术进展和我国炼化科技发展建议
全球炼化一体化发展新趋势
2021年中国最火爆的十大民营炼化企业!
重磅 | “十三五”中国23个炼化一体化项目最新进展大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