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供需到价格:2017下半年中国聚烯烃市场研判


作者:许彦(中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信息部的副经理)


聚烯烃相关资料,请见文末。



2017上半年市场价格走势回顾


(一)总体上,去年底和2017年上半年市场的价格波动起因于供需错配。



(二)2016年年底的价格上涨:去年国内聚乙烯需求保守估计有6%-8%,而由于进口的减少以及国内新增产能投产的推迟,导致表需增速低于需求增速,由此市场在10月以后出现一个大的爆发。


具体而言,塑料真正的消费生产旺季在四季度;众所周知,传统的中秋、国庆、双十一网购都与塑料息息相关,去年表需增长到了四季度才达到5.7%,表明市场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短缺现象,所以才导致价格一波快速的上涨。


(三)2017年上半年的价格回落:上半年与去年四季度形成鲜明对比,到2月、3月份聚乙烯的表需增长维持20.3%,而前几年需求最好的时候也不过15%-16%,因此明显的供需错配。


具体来说,上半年超常的表需增速主要来来自于进口,1-2月份进口增长了40.3%,到了上半年也是17.3%,这样的进口增速在过去10年中是罕见的。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去年年底塑料价格拉的非常高,年底国内所有区域塑料价格都远高于国外区域,因此当时很偏远的,许多没有名号的西班牙货都卖到中国来,也由此上半年进口呈现集中爆发。


另外,塑料市场的流通性很好,且中国市场本身就占了全球聚乙烯贸易的70%-80%,所以只要价格合适只要国外卖不动不管多少量都会卖到中国来。


因此国内市场受进口影响价格波动比较大。因此库存较高的贸易商,上半年不做期现套的话,80-90%都是亏的。


(四)综合看,上年年国内塑料市场的主基调价格中心是不断下移的,期间市场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弹,截止6月底多数品种处于历史地位。


库存的角度看,下跌原因主要在于对去年四季度过于乐观的修复——去年在人民币贬值、通胀逐步增强的预期下,下游工厂及制品商对一线商品及原料价格产生误判,四季度末主动开始加库存,造成春节前后国内仓库集中爆仓的现象出现。


在高库存的压力下,贸易商和下游工厂都在消化自己的库存,国内进口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只有不断的下调销售价格。


价格在4-5月份出现一个加速下滑企稳的情况,因为价格基本已经跌到年初水平了,大家觉得后期风险不大了所以就企稳了。6月在库存压力减缓及供需两淡的情况下,市场并没有什么转机。


 


2017年全年供需平衡分析



(一)聚乙烯


2017年,预计国内聚乙烯将有3套新增装置投产,产能为112万吨。截止2016年底国内聚乙烯产能为1617万吨,预计至2017年底国内聚乙烯1729万吨,产能增幅6.9%。


根据上述聚乙烯新增装置投产节点,预计2017年因新增装置投产将为国内带来33万吨的产量。


另外,相对于历史来看,今年产能增速已经放缓。具体的,从2009-2017年,国内聚乙烯产能由885万吨增加至1729万吨,近8年复合增长率为9.17%。


  

  

另外,海外方面,截至2016年底,预计全球聚乙烯产能(不含中国大陆)8950万吨,2017年全球新增产能543万吨,产能增幅6.1%。


截至2016年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聚乙烯产能10550万吨,2017年全球聚乙烯产能增加725万吨,产能增幅6.9%。


再考虑到16年装置投放产能的滞后性,17年来自进口的压力不小。从2016年到2022年,北美有10个公司的项目将陆续投产,新增产能950万吨。


  


(二)聚丙烯


预计到2017年年底以下新增产能均能实现投产,届时国内聚丙烯产能将增加201万吨,产能达到2642万吨,产能增幅8.2%。而根据上述装置投产时间节点,预计2017年因新增装置投产将为国内带来81万吨的产量。


另外,相对于历史来看,2017年产能增长率要低于近年来平均增长率。


具体而言,从2009-2017年,国内聚丙烯产能由1080万吨上升至2642万吨,近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

  

  


另外,海外方面,预计到2016年底,全球(不含中国大陆)聚丙烯产能5050万吨,2017年全球聚丙烯新增产能(不含中国大陆)144万吨,增长2.9%。


预计到2016年底,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全球聚丙烯产能7500万吨,2017年全球新增产能约415万吨,届时全球聚丙烯产能约为7915万吨,大部分聚丙烯新增产能产能来自中国,产能增幅5.5%。


最后,由于国内聚丙烯新增产能巨大,而国外新增产能有限,因此国外新增产能释放预计不会对中国聚丙烯进口量产生影响。后期聚丙烯将呈现进口量下降,出口量增加的趋势。


  


(三)结论


1、预计2017年国内新增产能投产及2016年新增产能滞后影响将为国内带来366万吨的聚烯烃供应量。其中聚乙烯92万吨,聚丙烯274万吨。聚乙烯方面新增供应量分别为高压44万吨、线性48万吨。


2、国外新增产能较难预测,主要是国外新增产能投产计划性较差。预计2017年聚乙烯进口量增加50-60万吨,聚丙烯基本持平,出口可能多20万吨左右。


3、2017年国内仅有3套乙烯蒸汽裂解装置检修,远少于去年7套的检修规模;炼厂装置检修也少于去年水平。但随着煤化工装置的增多,煤化工装置的检修力度有所提升。


2017年国内因检修因素导致聚烯烃装置损失产量为89.6万吨,2016年因检修造成的损失量为126万吨,同比损失量减少36.1万吨,其中聚丙烯少26.1万吨,聚乙烯少10万吨。


2017年国内聚烯烃装置检修主要集中在4-7月份,其中3套乙烯蒸汽裂解装置检修全部集中在5-6月份。7月份以后检修的损失量只有20万吨左右。


 


2017年下半年市场展望



(一)产能增长有差异:2017年仍是产能大幅增长的一年,但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增长方式有所区别,聚乙烯压力是来自外部,聚丙烯仍是以国内为主。相对来看,国内产能的增加比国外的确定性要大一些。


(二)供需基本平衡:全球和国内消费增长还是比较稳定,尽管供应增加(按正常投产),是大于需求增加的,但过剩的还不算严重,考虑到塑料需求弹性较大,通过价格的调整,还是能消化这个的增量的。


(三)价格中枢应低于上半年:下半年年聚烯烃市场供应增加的压力是要大于上半年,供应压力一部分来自新增产能,另一部分是来自检修的减少。


聚乙烯品种间的价差也会较上半年有所收窄,石化的利润会被压缩。由于塑料需求弹性较大,价格还是会有较大的起伏。8月份后,随着检修的结束和新装置的投产,市场又进入累库存阶段,聚丙烯会更为明显。


3季度市场供应和需求进入同步增加阶段,供应增加是可以量化的,但需求比是比较难,因此3季度市场易跌难涨。


4季度是每年的需求旺季,价格的底部有望小幅抬升,聚丙烯可能会拖累聚乙烯的价格。总体看,市场难有较大的起伏,下半年的价格运行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00万吨聚烯烃增量即将逐步释放,企业将面临哪些风险?
丙烯产业链深度报告之三:丙烯强周期支撑下,下游产品2020年将如何演绎?
煤化工对商品市场影响几何
聚烯烃:行业未来扩能持续 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数说2021:聚丙烯产品年度数据解读
四位行业大佬干货分享:产能过剩笼罩的聚丙烯行业何去何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