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泠秋拍:中国历代造像艺术部分精赏
精彩推荐:
保真推荐:明清瓷器藏品(点击进入)
保真推荐:老窑瓷器藏品(点击进入)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美收藏
▲2016西泠秋拍
明·尼泊尔四臂观音
说明:四臂观音又称“六字观音”,是藏传佛教大悲观音的主尊,代表大悲、大智、大力,四臂寓意是慈、悲、喜、舍四无量,是密乘行者修心的法门。与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合称“三部怙主”。此观音立像蕴藉雅致,精美绝伦。观音菩萨发髻高束,发绺沿二侧垂肩,眉眼细长,鼻梁高挺,鼻头似鹰钩一般,嘴鼻集中,是纽瓦尔人面部特征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尼泊尔传统的审美特点。菩萨身佩项圈、臂钏、手镯、腰饰、腿钏、脚镯等珠宝饰品庄严全身,并镶嵌了绿松等宝石,保持了尼泊尔金铜造像典型的装饰特点。其上身袒露,下着贴体裙,整尊造像比例均称,躯体及肌肉的表现尤为突出,躯体硬朗,肌肉结实,全身看上去劲健有力,尤其是其手掌和手指的运转,优美灵动,妙不可言,展现了尼泊尔造像无可比拟高超写实技巧。
高:52cm 高(带背光): 69cm 高(带背光及座):76.5cm
敬请关注《收藏家俱乐部》兄弟号:收藏家大部落
▲2016西泠秋拍
十四世纪·合金铜阿閦佛
说明:不动佛即阿閦佛,又称不动如来。是初期大乘佛教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他的形象一般与释迦牟尼相似,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台,右手作触地降魔印,左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只是在他的手中或是在他的宝座前有一柄金刚杵,又称做不动金刚杵,这是阿閦佛的象征和法器。
佛首螺发,绘蓝彩,高肉髻,宝珠顶严,表情肃穆,大耳垂穿孔,宽额,双眉细长高挑,鼻梁挺拔,双目俯视,双目皆嵌银,唇轮廓优美,嵌红铜,以三种金属表示三宝或三密。著贴体袒右肩式袈裟,受印度萨尔纳特式那种不强调衣纹而是着重表现佛像躯体的影响,衣纹刻画非常简洁,造型明快,线条流畅,当为十四世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造像风格。
高:28.5cm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点鉴藏
▲2016西泠秋拍
明·铜自在观音像
说明:观世界形能自在无碍,对苦恼众生能自在拔苦与乐,故称自在观音。观音呈“游戏坐姿”于莲花台座之上,左臂肘部支于左侧花几上,右手自然搭于右膝,相貎慈悲安详,怡然自若。双眼微阖,上眼帘较宽,这是明中晚期汉地造像的特征。鼻形俊俏,唇角微扬。头戴宝冠,雕刻精美。宽肩柔腰,端庄优雅。双手持莲枝,在臂胁两侧攀附而上,莲花上分别托法轮与经书。身着天衣帛带,飘逸缠绕于双肩,采用了汉地造像的写实性表现手法。尤其是小腿部的椭圆形裙褶,具有鲜明的明代汉地造像风格特征。佩戴精致华美的璎珞知钏环,仰覆莲座莲瓣饱满且刻有卷草纹,铸造精美细致,颇具明永宣宫廷造像之遗风。原为通体漆金,虽有所脱落,但不失其精美,为明代中原造像之佳作。
高:44cm
▲2016西泠秋拍
明·骑马自在观音像
说明:此件观音造像风格来源于中原地区,为男相观音,上身挺直,游戏坐于前行的马背之上。观音头带戒箍,头发束于脑后,余发披肩。面相丰满,眉眼细长,双目下视,似在俯视芸芸众生。直鼻高挺,鼻头宽大,小口,唇角微笑,表情内敛。耳垂大而饰圆珰,下饰叶形坠。观音前胸袒露,颈及胸前饰璎珞,内着僧祗,外着大衣。衣褶自然流畅,衣缘处錾刻精美的花纹,为明代中原造像的典型特征。观音曲右腿踩于马背,左腿自然垂下,踩一枝莲花,双手于身前结印,曲线流畅,动态感十足。其游戏坐于马背之上,坐骑体格健壮,造型写实逼真,背及臀部肌肉刻划写实,有张力,而骏马回首,与观音的肢体语言相呼应,骏马背披绵格纹卡垫,卡垫纹饰刻划流畅,较为写实,此种绵格纹饰在明代中期较为常见。坐骑的形体刻划较为写实,整尊造像比例合适,通体鎏金,做工精湛,题材罕见,为明代中期中原地区的造像精品。
高:30cm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路收藏
▲2016西泠秋拍
清·铜鎏金关公坐像
高:34cm
RMB: 700,000-800,000
说明: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为佛、道、儒三教崇信。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之尊,由此被世人附会成具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全能”法力,受到民间各行业膜拜,并因其忠诚和信义而被奉为武财神。 ??
关公全身正襟危坐,左手抚於大腿上,右手握拳支撑於大腿,现出超凡的气度。造像头梳髻,髮缠巾,耳侧垂巾带。面庞方阔,浓眉凸起,神情凝重威严。身着铠甲蟒袍,脚踏战靴。胸前蟒袍錾刻精美的龙纹,显示了我国古人社会对关公的无比尊崇。衣饰、铠甲雕刻的精细入微,且颇为写实。整尊造像造型优美,衣纹细腻流畅,工艺精湛娴熟,具有清初造像精致严整之美。配木座。
来源:2011年春季北京翰海,图录号2831。
▲2016西泠秋拍
明晚·檀香木胎京造二臂准提菩萨
高:41.5cm
RMB: 400,000-450,000
说明:此尊准提菩萨,为京造工艺,盘高发髻,发髻生动,面颊丰腴,双眸注视前方,嘴角上翘,透露着慈悲,双耳饱满,身着天衣,双肩衣纹流畅飘逸,下着长裙,挺胸直身,小腹微隆,结跏跌座,双手修长结根本手印,手臂两边的飘带雕刻出丝织物的质感,灵动飘逸,增加了动感。菩萨体躯健硕,整身充满着力量感,又不失和谐典雅,全身漆金装饰,且为檀香木质,是为一尊精湛技艺的宫廷风格二臂准提菩萨。
檀香,佛教称为“栴檀”,有“香料之王”的美誉。檀香木生长缓慢,十年成材,木材极香,可制器物,亦可入药,寺庙中用以燃烧祀佛。《佛说戒香经》中说世间所有檀香等的香味非常微少,无法普遍熏闻,如果有清净持戒者,此戒香不但能普遍熏闻,而且能得到诸天爱敬,具足清净戒行,乃至常行种种善法,一切诸魔悉皆远离。由此也可见檀香木与佛教密切的关系。
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准提菩萨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九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象是十八臂,双臂的准提观音则较为珍罕,本品即是之。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趣闻
▲2016西泠秋拍
十七世纪·铜鎏金上师像
高:36cm
RMB: 500,000-600,000
说明:上师高坐金刚座,双手结说法印,着交互式僧衣外披袈裟衣褶层叠柔软,衣领与胸前錾刻精美的花卉与卷草纹。双层仰式莲瓣下有两个起舞天女承举,中间一浮雕十字羯魔杵。 ??
《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中提到十字杵象征绝对的定力在对须弥山宇宙学的描述中,十字杵承托着物质宇宙。在坛城中,十字杵成为不可撼动的支撑物。因释迦成道而成其为金刚座,也象征智慧通达四方。再加上座底四层台阶递进,可想这位上师在世时已获得了绝对至高的地位。 ??
这件造像铭文译为顶礼上师,并未标示上师名字,又因其缺少通常辨识的持物或法帽,所以暂时难以确定其身份。据社科院藏传佛教艺术专家谢继胜老师的推断,这位祖师在当时一定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因而没有对其注释姓名。只是时光遥遥,今人唯有膜拜怀想。
▲2016西泠秋拍
明·铜鎏金观音像
高:33cm
RMB: 580,000-600,000
说明:明代佛教造像艺术髮展到了嘉靖时期,又回到了汉传佛教艺术风格的道路之上,然而受藏传造像影响的部分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加融合一体,使内陆汉藏风格造像得到更好的髮展。观音结结跏趺坐,左手托净水瓶,右手当胸以拇指和中指结合持执杨柳枝,作抛洒甘露的手势(法器已佚)。面相丰颐圆润,曲眉似弯月与鼻梁相连,眼睑较宽,神态慈和宁静,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双眼微合,俯视前方,仿佛正在冥想之中,又似在出神聆听,寻觅众生求助的呼声,应声前去解救。头戴花冠,冠叶雕刻精细,并向外倾斜,这与藏式风格略有不同,融合了内陆造像的审美情趣。身躯雄健,结构匀称,体态优美,整体给人庄严神圣而又慈祥亲切的宗教美感。衣缘处饰以精美的花朵纹饰,胸前饰璎珞,下身着高束腰及胸长裙,此为明代汉地菩萨造像常用装束。衣纹厚重写实,刻划自然流畅,衣缘上錾刻花纹,纹饰清晰,雕刻精细,鲜明的汉地造像装饰风格。整体形态端庄,雕刻细致入微,时代风格鲜明,为明代中晚期汉地观音造像经典之作。
来源:文物公司旧藏,编号P48 L.3015.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佛教艺术精赏
西泠秋拍:一波精美佛教艺术欣赏(二)
佛像欣赏 | 重要私人珍藏木胎佛造像
“千佛一法”——明朝永乐佛教铜造像集萃
佛影灵奇(4)—唐代造像
元明清佛教铜造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