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讲一个真实的恐怖故事:假期只剩下不到1天了……
明天就要上班的人内心在哀嚎:“我真的还想再休息500年!”但假期终究会结束的,班是一定要上的,怎样才能精力满满地开始工作呢?小编这有一个膏方“续命”大招,助你满电回归(坚持到下次放假)!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生黄芪150 克、生晒参30 克、葛根150 克、桂枝100 克、炒白芍100 克、生麻黄10 克、淫羊藿200 克、仙鹤草200 克、制何首乌150 克、枸杞子150 克、炙远志60 克、油松节150 克、茯苓150 克、炒白术150 克、炙甘草60 克。
胶类药:龟甲胶50 克、鹿角胶100 克、阿胶50 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 毫升、蜂蜜100 克、饴糖100 克。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生龙骨200 克、生牡蛎200 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 克、炒麦芽200 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20 克、肉苁蓉100 克。
【制备方法】
1. 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 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 分钟,煎出药汁约300 毫升,倒出。
2. 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 分钟,煎出药汁约300 毫升,倒入第1 次的药汁中。
3. 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 次,水烧开后再用小火煎煮15 分钟,煎出药汁约300 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 把阿胶、龟甲胶、鹿角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 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 将生姜汁、蜂蜜、饴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 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 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补气健脾,益肾强志。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肾两亏之容易疲劳、精力不足的人群。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匙),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 次,从第2 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 次。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萝卜、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孕妇忌服。
【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当归100 克、炒白芍100 克、生地黄100 克、川芎30 克、制何首乌120 克、枸杞子100 克、生麦芽100 克、茵陈120 克、茯苓100克、炒白术100 克、百合100 克、制香附120 克、佛手60 克、薄荷(后下)30 克。
胶类药:龟甲胶120 克、鹿角胶30 克、阿胶50 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 毫升、蜂蜜100 克、冰糖100 克。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百合至200 克,另加夜交藤200 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 克、炒谷芽200 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20 克、肉苁蓉100 克。
【制备方法】
1. 将中药饮片(除薄荷外)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 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 分钟,煎出药汁约300 毫升,倒出。
2. 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 分钟,煎出药汁约300 毫升,倒入第1 次的药汁中。
3. 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 次,水烧开后放入薄荷,再用小火煎煮15 分钟,煎出药汁约300 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 把阿胶、龟甲胶、鹿角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 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 将生姜汁、蜂蜜、冰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 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 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功效】养血柔肝,滋阴健脾。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肝阴血不足、脾气不健、精力不足的人群。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 次1 匙(约15 毫升/匙),第1 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 次,从第2 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 次。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服本方期间忌服鸡血、鸭血等血制品;孕妇忌服。
无肉君有话说
膏方不是万能的,使用前务必要辨别自己是不是适宜人群。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劳逸结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
想必看完上面两个膏方,会有粉丝提问说“有没有美白的膏方?”“有没有治腰痛的膏方?”“有没有改善失眠的膏方?”“膏方还能治疗哪些疾病?”
这些疑问在《九种体质养生膏方》中都有解答!书中还能扫码入圈互动,向作者提问,对膏方感兴趣的你一定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