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苹果今年最重大的更新,却没人知道

前些天,苹果猝不及防地更新了官网。

别激动,没有新产品,也没有新服务。。

但它依然很重要,更新页面的所有内容,都在讲一件事——

科技互联网公司的“隐私保护”,我们再熟悉不过。

每次新打开一个 App,它们都会提示一个“隐私政策”。

需要你点击同意才能使用。

但是机哥赌五毛钱,绝大多数人在点同意之前,压根就不会看。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你知道不同意就不能用,没得选。

其次,大部分 App 的隐私条款,写得又臭又长,看了也未必能懂。

所以嘛,那还浪费什么时间?直接同意就完事。

苹果自然也不例外,隐私政策写得那叫一个面面俱到,洋洋洒洒好几千字。

但大家都不看也不行啊。

正如苹果所言,“隐私是 Apple 的一项核心价值观”。

它还是想好好吹一吹,自己到底在隐私保护方面,做得有多好。

页面分条缕析,从浏览器、地图、照片等七个常用 App 的角度,讲苹果的隐私保护政策。

咱一个一个来看。

浏览器

互联网江湖凶险,无数广告商如狼似虎地挖掘用户隐私,用来提高营销的精准度。

苹果的页面里提到,“有些网站允许数百家不同的数据采集公司,监视你的活动、建立你的个人档案”。

但是,库克要说但是咯。

Safari 有智能防跟踪功能,利用设备端的机器学习技术,加强拦截效果。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广告商能通过你浏览器的配置、安装的字体、插件,来给你生成一套设备“指纹信息”,进行追踪。

Safari 的对应方案是:只向网站提供简化的系统信息

从而降低追踪者辨识你的可能性。

说实话,苹果的 Safari,无论在移动端还是桌面端,都有很好的口碑。

安全、快速、稳定又好看。

要不是它插件丰富度太差,我肯定抛弃 Chrome。

地图

“定位”,毫无疑问是一项敏感权限。

掌握你去过和常去的地址,是可以把你的生活轨迹、人物画像描绘出来的。

举个例子,假如手机记录下,你周一到周五出没于某写字楼,晚上固定待在 XX 城中村,周末常去某专科医院,时不时跑川菜馆逗留两小时。

是不是有个大致感觉了?

你的职业、收入水平、病史、饮食喜好一目了然。

但苹果说,用它们的地图,个人化功能仅会留在本机,到访地点、路线规划不会和 Apple ID 相关联。

这些功能基于不断更换的随机标识符,反正不会和你产生联系。

照片

无数案例警告过我们,照片泄露带来的后果。

轻一点,还只是照片里的隐私泄露。

重一点,某些私密照片流出,甚至会给个人生活、声誉带来影响。

以前,可能还得你设备遗失才会出问题,现在,因为各类云端服务的出现,足不出户也有可能出“XX 门”。

于是,苹果把照片处理功能,完完全全放在你的 Mac、iPhone、iPad 上。

“事实上,A13 芯片中的 Apple 神经网络引擎,无须借助设备以外的力量,就可在本地对每张照片执行超过 1000 亿次运算来识别人物和地点了。”

强劲的 A13,间接保护你的隐私。

信息

这里的信息,不仅仅包括“短信”,还包括 iMessage。

你在信息 App 里传送的所有文字、图片、表情和视频,都会经过加密。

苹果自己都无法读取。

只不过嘛……如今除了验证码和骚扰信息,也没人给你发短信。

iMessage?我们有微信。

Siri

虽然经常被机哥调侃为“人工智障”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智障”的原因不正是“安全”嘛。

人工智能流行的当下,语音助手系统需要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喂养,才能变得更懂你。

但苹果宁愿 Siri 说“我好像不明白”。

前段时间外媒曝出的 Siri 会把一部分录音,发送给承包商分析,来改进产品。

这个问题近期也得到解决,从 iOS 13.2 开始,你可以选择不分享 Siri 录音,同时也可以把历史录音删除。

钱包

跟钱有关的事,都不是小事。

苹果钱包和 Apple Pay,不会存储、销售或使用你的购物内容和场合,以及支付金额。

Apple Pay 里的借记卡、信用卡卡号,都不会与商家分享。

这一点,在苹果今年推出的 Apple Card 上也有体现。

没有卡号,没有安全码,简洁到极致。

健康

苹果自带的健康 App,估计用的人不多。

但对于平日里使用 Apple Watch 的机哥来说,偶尔会接触到这个 App。

它只是默默无闻地记录着你的健康数据,有些东西还得你手动添加。

比如“经期”、“性生活”。

这些数据当然是隐私,所以同样也是被加密的,只有你自己能访问。

除此之外,还有个 iOS 13 新加入的重磅功能,也在为保护隐私贡献力量。

通过 Apple 登录

当初给大家写 iOS 13 的时候,机哥就介绍过这个功能。

乍一看,它和“用微博/微信/QQ登录”差不多。

但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你用某互联网公司,推出的 A 应用的账号,去登录同一个公司推出的 B 应用。

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在 A 应用里的个人信息、好友关系、甚至隐私数据,都可能被共享至 B 应用里。

而通过 Apple 登录,按照苹果的承诺,不仅可避免这种问题发生,还能隐藏自己的真实邮箱,免受广告邮件的骚扰。

话说回来,不过是个花里胡哨的网页,机哥为何如此看重呢?


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个人都把自己生活的一大半,搬到线上。

二十年前的隐私泄露,至多也就流传到街坊邻居耳中。

可如今的隐私泄露,能轻松流窜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且难以消逝。

苹果在隐私保护方面吹的牛,有没有完全做到,咱不知道。

但它把自己对待用户隐私的方式,清晰明白地告诉大家,不模糊不暧昧。

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机哥也顺便看了看另一些大厂,在这方面做得咋样。

三星就很敷衍了,只有大段大段的“隐私政策”,一个字都看不下去。

小米也是如此,可读性极差。

谷歌倒是整挺好,图文并茂,排版舒适,甚至还配了视频。

华为也没让咱失望,也有一个专门的页面。

你在华为手机上用到的大部分应用,都有清晰易懂的解释。

讲真,厂商们在这方面下功夫,当然不是白费力气。

做好这些事,最直接的目的,是让用户感觉到“隐私很安全”。

进而,买他们的产品。

再往深了说,这也能让他们,起到大企业的示范作用。

培养大众的信任,产生对这家公司的认同。

……

进而,狂买他们的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OS比起安卓最大的优势是这个,但我们却经常忽略
苹果推出全新隐私功能!保护 iOS 、 iPadOS 、macOS 的资料安全
苹果发布 OS X 继任者 macOS Sierra,到底更新了什么?
苹果发布 iOS 15.2正式版更新:新增App 隐私报告、数字遗产计划等功能
iOS 12正式发布 更快速、更实用、更智能!
苹果正式发布iOS 15:升级不是很大,对比iPadOS不太给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