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最好吃过早在沙市不在武汉,大爆冷却千真万确!图文并茂

论日常餐饮,一日三餐中,早餐最容易被忽视,却也对健康影响最大。我国南方有很多地区把吃早餐叫做过早,比较典型的就是湖北地区,如武汉过早全国闻名,有人赋予武汉“早点之都”的美誉,认为“不食武汉味,妄谈有美味之妙称。”然如今大武汉过早文化深受现代化冲击,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一些早点商贩特别是新兴城区早点店面跟着简化食材用料和制作程序,以方便急冲冲赶着上班上学的顾客;同时,由于人口迅速膨胀,早餐行业供不应求,早已是卖方市场,卖方随意糊弄些也不愁生意。慢工细活没有了,技艺粗糙,一碗面条就是舀点酱油水,让人索然无回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被誉为江汉平原明珠的沙市(原沙市市,现荆州市沙市区;1994年沙市市与荆州地区,组建荆沙市,后又改称荆州市)。沙市是古代重要港口城市、通商口岸(晚清时沙市与重庆、苏州、杭州一起开放为通商口岸)、荆楚文化中心地带,现代工业重镇,文化自古昌明,现当代以来有“小上海”的美誉。沙市地处江汉平原,为鱼米之乡,物产丰饶、水运便利,长期以来工商业发达形成消费型城市特质,对饮食极为讲求。90年代后,沙市经济下滑,不复往日雄风,但其商业、饮食传统特色一直传承下来:沙市早点品种丰富,烹制功夫过硬,风味独树一帜。沙市人美好的一天,从过早开始。常年不在家过早,大年初一也要出门吃早点,经常是举家出动,或者好友结伴成行。央视等众多媒体曾多次专题介绍沙市美食小吃。淘宝等网购平台上不少关于沙市过早的商品,让在外漂泊的游子能重拾儿时的味道,一解乡愁。

沙市美女、著名影星、话剧演员袁泉谈沙市早点

沙市所在的荆州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国故都,有“东方雅典”之称,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文化、关公文化的汇集地,十分适合旅游。热门景点有号称中国南方“完璧”的荆州古城墙,极受大众欢迎和喜爱的荆州方特东方神画、园博园和小梅沙海洋世界,全国首屈一指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围绕关公文化而建的关帝庙、关羽祠、关公义园和春秋阁,有被中国考古界称为“北有兵马俑,南有车马阵”的楚王车马阵景区即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发现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楚王陵园)有被赞誉为“宰相之杰”“千古一相”的明朝大政治家张居正的故居,还有章华寺、荆州三观、万寿宝塔等。这些景点与沙市城区相距很近,人们在游览赏玩之余品尝飨用一下沙市美食,必是一件人生快事。

早堂面是沙市著名传统早点,中华名面,已有近两百年历史。据记载,早堂面创始人是“汉剧大王”余洪元的父亲余四方,清道光十年(1830年),余四方来到沙市在刘大巷口开办“余四方面馆”,该面馆上半夜熬汤,制码,天未亮就开始经营,上早班的小二叫早班为早堂,故名早堂面。另一说在1895年沙市开埠后,一面馆老板根据码头工人因从事体力劳动喜欢吃油水厚重食物的特点,制作了这种油厚码肥、汤鲜味美的面条。由于码头工人多在凌晨时分到面馆吃面后上工,故得此名。此面汤鲜至极的秘诀在于出汤的那口直径超过1米的大锅,师傅半夜就将猪大骨、老母鸡、五花肉、鲜活的鳝鱼和用布包包裹的鲫鱼(防鱼刺混入汤中)放到大锅里先以武火煮沸,再以文火慢熬。经过一夜熬煮的头汤是最鲜的,被最勤劳早起的人享用。

打面师傅将高汤放入煮熟的碱水面,再放入用肉皮加七分肥的五花肉炖成的小码子(经常放在架在大锅上的小锅中),然后是手撕的鸡脯肉丝、切成薄片的精瘦猪肉、炸的酥香松脆的鳝鱼丝等大码子(这是大码子的传统三项,有的还添加了鱼糕片、鹌鹑蛋、木耳、玉兰片等),再撒上一把葱花,这样早堂面才能送到食客手上。

早堂面按分量分为一两、二两和三两,根据所加码子的种类多少分为只加汤的素面、一般的早堂面、中连面、大连面、全家福、全家福双料,价格可从四元至三十元不等。师傅可根据顾客偏好调整汤、料,现在为求清淡,一般会瓢去汤和小码子表面的浮油。早堂面制码严格精致;汤色乳白鲜美,酽而不腻,人赐名“美人汤”;面条根长有劲,装碗排齐如梳,因而闻名荆沙。在沙市卖早堂面的店子蛮多,江汉南路、工农路、凤台坊等地的早堂面较为正宗。

早堂面是沙市过早的代表,甚至是范本,其他很多知名早点也是遵循类似的方法、路数,皆以熬出来的高汤和精心制作的码子取胜,来捕获食客味蕾。南方人无粉不欢,沙市人对米粉情有独钟,黄家塘的牛肉米粉曾牵动多少在外沙市游子心,此处牛肉为牛肉片和牛肉块双码,汤熬得地道,相传沙市籍明星袁泉等人一般会赶早戴着墨镜来此重温儿时味道;当然制作牛肉米粉的名店远不止这一家,在沙市几乎牛肉米粉是一店一品,一品一味,各有千秋,全看各人喜好;梅台巷的手工米粉是沿袭昔日传统,纯手工打造的米粉,加入大锅里熬的汤和猪肉或牛肉码子及烧肉汁,佐以香醋、辣子,口感厚实又富有弹性,更加淳朴入味。

酸辣面看似简单,但不同于家中酸辣面的法宝还是高汤和小码子,煮面师傅掌握得当,刚煮熟即捞起来放入汤中,吃起来有嚼劲、酸辣相宜、麻鲜夺人,让人食欲大增,不少女性吃过三两都还欲罢不能。沙市人换着面汤、码子和做法把面吃个遍,除上述外,沙市街头泡椒鸭肉面、牛肉面、炸酱面、三鲜面、凉面、拉面、手擀面、刀削面、热干面、燃面、小面也颇有人气,将外地名面入乡随俗,融入本地元素,别有风味。

元豆泡糯米是沙市过早的另一独门绝技。元豆即豌豆,本地人也称“蓿豌子”。将煮得软烂的元豆、蒸熟的糯米浸入熬好的纯正猪大骨汤中,撒好葱花即可食用,感受元豆与糯米两种美味的相会交融,亦可再加排骨等荤码子则更过瘾。部分食客喜欢将糯米和元豆骨头汤分开打入两个大碗中,舀一勺粘滑细腻的糯米,蘸入汤中吸收汤汁美味,这时豆香扑鼻、润滑可口,清爽宜人,心旷神怡,回味悠长,若选辣汤小码子,鲜咸中略带辣,开胃爽神,温能养气,美食养身,两全其美。黄家塘的圆豆泡糯米选料严格,制作考究,日熬骨头汤8-12小时,入口即可掀翻你的舌尖,俘获你的胃、你的心;五一路路口的一家以清淡为特色,也值得推荐。另有一种糯米食是糯米包油条,中间夹有一些土豆丝、海带丝、藕丁、咸菜等开胃小菜,方便带走吃。

米元子,俗称“豆腐园子”,是一种基于大米创新出来的稀食,类似于湖南美食白粒丸。相传为大诗人杜甫居于今沙市杜工部巷时无意间发明的美食小吃,当时被称为“杜甫圆子”,因谐音传成“豆腐元子”。它其中并无任何大豆成分,也不是我们平日吃的丸子,其制作方法别出心裁,将大米放入石膏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磨成浆,再把米浆煮成糊,然后把糊经过布满圆孔的刮子漏到盛满冷水的缸中,米浆糊遇冷变成一个个圆滚滚的米元子,吃时用热汤将其煮沸,用漏勺捞起沥干汤水,再投入已放好虾米、紫菜、牛肉块、猪肉丝、大头菜和各种酱调料的汤碗中,滑润绵软,略咀即化,就着包子、蒸饺或烧麦等干点,吃着那叫一个爽!

此外,沙市的主要本地过早还有老面葱油饼、油香、炸藕饺、欢喜坨、烤锅盔、虾粑粑、苕粑粑、煎面饼、顶顶糕、发糕、汽水粑粑、砂锅米线、炒米粉、馄饨等不一而足。所以有说如果每天吃一、两样沙市过早,一个月也重不了样。吃不完就抓重点吧,可以说不来沙市吃过早,不能算一个资深吃货;来沙市不吃全我提到的重点过早,枉为来这里一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巷烟火
对不起,我要去荆州了!
荆州老字号武汉开店!这3家地道小店,沙市人都追着吃
在中国,谁是早餐第一城?
大赛巷,要变样了!“好吃街”要变成什么样?
湖北小吃真的多,随便吃吃几十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