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史籍记载的十个襄阳典故

①三献和氏璧:

襄阳西部的荆山出美玉,特别是洁白无瑕的适合打造玉玺的优质玉,但要到深山里久寻才能采到。山民卞和便有幸采到了这么一块,只是外层有瑕疵需要仔细切割雕琢后才能成材。他先后献给三代楚王,前两代都因不识货而误遭欺君重罚,坚持不懈终至成功。

《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

②邓国版唇亡齿寒:

春秋晚期,急于向北扩张的楚文王征伐南申国,借道已攀亲的邓国,邓国国君邓祁侯被三个外甥劝说乘机杀掉文王,以免楚国灭申后再顺道灭了邓国。邓祁侯不听劝告,迷信楚邓之间的亲戚关系,终被楚国所灭。

《左传》记载: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

③庞德公坚隐:

“凤雏”庞统的伯父庞德公,同时也是“卧龙”诸葛亮的二姐公爹,连“水镜”司马徽也拜他为师(龙/凤/镜三号皆公所起),享誉沔南名士,学问极深广为布道却拒沾官禄。就在附近坐镇的荆州霸主刘表数次登门恳请庞德公出山辅佐,庞德公都谢绝了,乃列汉末诸著名隐士之首。

《先贤传》记载:乡里旧语,目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德公之题也。《襄阳记》记载:诸葛孔明每至公家,独拜床下,德公殊不令止。…… 荆州牧刘表,数延请,不能屈。

④乐山长啸梁父吟:

早丧父母的诸葛亮姐弟四人,随叔父诸葛玄自琅琊经豫章辗转来到襄阳投奔刘表,但不久玄亡故,两个姐姐出嫁襄阳名门,尚幼的亮均兄弟俩则得到刘表连襟黄承彦的照料,来到黄家庄园旁边的隆中垦田躬耕,之后亮娶黄女结亲。

闲暇之余,诸葛亮每每喜好到隆中山坳下的梁父岩处(这里高歌有强烈山体反射之回声效果)吼上一曲小时候学会的齐鲁歌谣《梁父吟》(又名《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 遥望荡阴里~~~ 谁能为此谋 相国齐晏子~~~

曲调激昂,词意励志…… 故为诸葛亮极为喜爱,以抒发心中那种“立志驱除奸贼、匡扶汉室”的强烈愿望。当徐元直、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同学知己前来游访时,便引吭表演一番,故而青年孔明的这一爱好便被众人的描述记载进了史册。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⑤三顾茅庐:

建安十二年底,挟持汉献帝以令天下的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即将南征讨平荆州,惶惶不安的刘备此时已退守樊城,准备继续南撤以避曹操锋芒。刘备深感急缺谋士,在司马徽和徐庶的共同推荐下,便冒着严寒进隆中亲自登门拜访诸葛亮,终于将他请出山辅佐自己去完成兴汉大业。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⑥马跃檀溪:

在曹操即将攻荆的危难时刻,已被蒯越、蔡瑁等投降派包围的病中刘表,并不愿拱手送出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便将主战派刘备邀进襄阳城来共商大计。投降派们便想趁机摆下鸿门宴来谋害刘备,幸有人密报予备,备乃溜出宴席赶紧策马逃离,出西门后被檀溪所阻,其宝马争气终于一跃而过!为世人广为称颂谓幸。

裴松之注引《世语》记载: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

⑦水淹七军:

刘备携诸葛亮西进谋取益州根据地,留关羽镇守半个荆州之老根据地。为了打开长期僵持局面,关羽决计渡江攻打对面樊城的曹军,并且利用洪涝相助打了个“水淹七军”的大胜仗。可惜随后被前盟友孙吴偷袭后方而败走麦城。

《三国志·于禁传》记载: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⑧堕泪父母官羊祜:

羊祜是襄阳史上最知名的父母官,于晋武帝时期长期镇守襄阳,与尚未降服的孙吴对抗。但他非常爱民,注重休养生息,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清廉至极,还时常拿出自己的俸禄赏兵济民,而深得军民之心。病逝后襄阳百姓在他生前游憩的岘山上为他立庙建碑,岁时飨祭,见碑者无不呜咽落泪,世称“堕泪碑”。

《晋书·羊祜传》记载: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⑨经襄阳北伐复国:

唐代走下坡路的安史之乱,为时七年多祸乱了全国,到处颠沛流离、民不聊生,连杜甫这样的大文豪学仕但无处安定栖身。官军平叛主力终于从南方发力打回了北方,其中以破竹之势从中部要塞襄阳杀向东都洛阳的捷报,令盼望着还乡的杜甫等大喜过望,奋笔书下不朽诗篇:

《新唐书·列传…之杜工部》记载: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流离失所多年,遗下大量悲愤诗篇)

⑩铁打的襄阳:

襄阳在宋金、宋元之长年拉锯征战期间,充当了护卫大宋半壁江山的雄关锁匙。尤其宋元襄阳争夺大战,鏖战了六年之久,连大汗的接班人蒙哥都战死于此,这里被誉为“铁打的襄阳”。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记载:初,襄、樊两城,汉水出其间,文焕植大木水中,锁以铁縆,上造浮桥,以通援兵,樊亦恃比为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表三顾茅庐为何请不出诸葛亮老师
司马徽的故事
徐庶推荐诸葛亮,为何选择在离开刘备之时,其中大有深意
诸葛亮勤政廉政故事集
三国谋士之“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人兼得,奈何不得其时
三国谋臣:诸葛亮、庞统和法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