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久被误会的炼丹术,道教外丹术并不是一无是处。

炼丹, 是中国古代方士的术语, 也是道教的法术之一。“丹”即“丹砂”。原指将朱砂放于炉火中烧炼,故称为炼丹。而“炼丹术”一词是古人为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这种方术相传在我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学原始方式。但是长久以来,人们对炼丹术有所误解,认为炼丹术是封建社会的不良产物,特别是外丹术,人们认为它是江湖骗子用来骗人的伎俩。

毒药

五石散

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尸解药

《真诰·运象篇》:“神女语见:(原注:此本是草作权字,后人点作见字而乙上之。)君慎勿泄我,泄我则彼此获罪。访问此人云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宿命时曾为师母毒杀乳妇,玄州以先罪未灭故,今谪降于臭浊,以偿其过。与权(原注:此权亦草作,故似前体而不被点耳。)尸解药,今在湘东山。”

“尸解”为道教常见词,惟“尸解药”一词为仅见之例,《云笈七签》卷97及《太平广记》卷57二处所引均据《真诰》此句而出。考“尸解”一词,乃道教徒因服药仙逝所发凡之词,虽名之曰“尸解”,其实是服药中毒而死。故所谓“尸解药”,当为炼丹术士烧炼的有毒丹药,如氧化汞 HgO、砒霜Ag2O3、粉霜HgCl2等。道士未解或有意将死亡诈称为尸解成仙,既符合道教成仙的信仰,亦巧妙回避了道教内外对服丹死亡的责难。

古诗十九首中有言:“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就丹药本身而言,它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延年益寿的好处,相反,“欲求长生,反致速死”,服食丹药的人往往提前结束了生命。丹药中所含的铅、汞、硫、砷等物质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其基本病理过程涉及神经、造血、泌尿、心血管、生殖等多个系统。如汞(即水银),中毒后手脚发麻,口腔麻痹,全身乏力,头昏,头痛,严重可影响生命。硫和砷,其氧化物都是剧毒。仅唐代,就有唐太宗等6位皇帝死于丹毒。

唐代炼丹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但由于随之而来的服食丹药中毒而死之现象亦趋严重,所以人们对炼丹术产生怀疑,甚至炼丹者本人,如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阴真人《玄解录》中曾说:“点化药多用诸矾石,消硇之类,共结成毒。金砂入五脏内未有不死之兆,甚错矣!世人不知以前服者有不死之人。”所以唐以后炼丹术日趋衰弱,但由炼丹术而发展起来的丹药一直沿续至今。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多处批评炼丹术,言辞深刻而犀利。在“金”项下,李时珍说:“别录、陈藏器亦言久服神仙。其说盖自秦皇、汉武时方士流传而来。岂知血肉之躯,水谷为赖,可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久在肠胃乎?求生而丧生,可谓愚也矣。



良方

唐代,炼丹术传到阿拉伯,衍生为炼金术,并经阿拉伯传至欧洲。那时,阿拉伯的炼金术频繁出现一个新的词语——“丹药”(al-iksir),而炼金术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al-kimiya”,“ kimiya”即指融化后的金液,这个词就是从中国金丹衍生出来,以后再传到欧洲,又衍化为al-chemy。

炼丹术传到欧洲演变成炼金术,炼金术士相信,“炼金术”的精馏和提纯贱金属(即价值较低的含杂质的金属),是一道经由死亡、复活而完善的过程,象征了从事炼金的人的灵魂由死亡、复活而完善,他们炼出的“金丹”能延年益寿、提神强精,并获得享福的生活,最终达到与造物主沟通。

阿拉伯著名炼金家哲伯(贾伯)著有《炉火术》、《东方水银》等书。据化学专家研究,他曾以’中国雪”(硝石)为主要原料制炼出了硝酸;另一位著名金丹家拉茨(拉泽)曾说石来自中国,又称白铜为“中国铜”,他与哲伯的著作经翻译传到欧洲,明显地促进了欧洲炼金术的成长,甚则启发了近代欧洲化学,当然对化学制剂的兴起也不无影响。正因为如此,国际杰出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对此由衷道:“炼丹术起源在中国。传向阿拉伯,最后成为欧洲近代化学的先驱。”

唐宋以后,我国炼丹术逐渐式微,且将研究重点逐步转向医用化学方面。炼丹中所得到的化学药物,一般均在医疗领域得到运用.孙思邀的《千金翼方》就载有“飞水银霜法”。水银霜就是升汞、甘汞,古名“红升丹”、“白降丹”。通过“飞法”,形成毒性较小的氯化亚汞(Hg2Cl2),用来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另据王煮《外台秘要》记载:有一种氯化高汞(HgCl2)具有较强的杀菌去腐作用,可用以提脓、拔毒、促进疮口愈合。孙思邀还制作了名为“太一神精丹”的化学药剂,其中氧化砷、氧化汞、砷和汞都具有一定毒性,能杀灭原虫和细菌;内用可治回归热和疟疾.外用能愈皮肤病,且有健身作用。故谚曰:“红升、白降是外科家当。”可见,丹药在中医外科上运用之广。

《唐本草》最早记载用水银、白银、白锡形成三元汞剂制作“银膏”用于补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补牙合金。宋人所撰《灵砂大丹秘诀》,书中有“轻粉法”与“粉霜法”并列。把汞、盐、皂矾混合升炼所得的产物称为粉霜。这两种丹药后来都成为重要的医药,清代把升汞定名为“白降丹”,是广泛应用的疡科药,甘汞仍称为轻粉,可作泻下利尿及疡科的药物。炼丹术对医药事业的积极影响,炼丹的最初目的是追求长生不死,尽管没有成功,但对我国的医药事业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就像太极阴阳图,有阴有阳。事物是有两面性的,我们不能单从某一方面去看。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有坏的一面要摒弃,有好的一面,为什么不去弘扬发展它呢?迄今为止,对道教炼丹术的研究基本上一直在科技史的范畴内进行,尽管曾有李约瑟这样对道教情有独钟的大家,但仍不能改变这样一种状况,更逞论传统史学领域对炼丹术的隔膜程度之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状况的形成是长期原因造成的,历史上炼丹术往往被主流意识认为是音兄里的东西,因此除去如中医学史、科技史等少数领域对其比较关注以外,传统史学的重要领域如经济史的研究等对其不置一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炼丹术与丹药
探索 | 管窥中国古代炼丹术和外用药的发展
中国古代丹药化学的成就
神秘文化:道教炼丹术
从东方到西方,炼丹术和炼金术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
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化学成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