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文武双全 功夫教授 ——记中国武术九段、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栗胜夫


他文武双全。武,他能玩枪、刀、剑、棍、拳,样样精通,一招一式精美绝伦;文,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著作等身、笔杆子耍得有声有色……


2015年8月20日至24日,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在河南太极之乡举行,这是一次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术顶级赛事,共有来自41个国家、415支代表队的5016名运动员参赛。大赛内容丰富、项目繁多,规模空前。


在短短的4天里,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使赛会数百奖牌各得其主、不出乱子、没有异议,谈何容易?担任此次大赛总裁判长的栗胜夫做到了。赛前,他精心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裁判员学习竞赛规则及纪律要求。赛中,他协同各位副手统揽全局、深入赛场,使赛会秩序井然。用他自己的话说,担任总裁判长“要有使命感,更要有专业品格、武术风骨,每一个细节力求尽善尽美,不负教练员、运动员的期待”。


近20年,像这样的大型武术赛事每年都有数场,栗胜夫都会在这些赛会上担任总裁判长或仲裁委员会主任。


栗胜夫,何许人也?他是河南省首批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国家级武术裁判。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一种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技术和理论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做出的贡献,全面评价武者水平等级的制度。高级段位须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全面考核评定。


2003年3月,栗胜夫获得中国武术八段称号。在栗胜夫获中国武术八段后,他取得很多代表性成果:科研论文14篇、专著与教材14部、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9项……经手培养的硕士以上学位且在高校任教的有近百名弟子。


2013年,当年62岁的栗胜夫获得中国武术九段段位。目前,全国现在位的九段武术家不足50人,真可谓凤毛麟角。


栗胜夫自幼酷爱武术。孩提时,他极爱看武打类的连环画书,岳飞、罗成、秦叔宝、赵子龙、关羽等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8岁时,他曾跟民间拳师窦青山学习心意拳。1974年,他考入武汉体育学院,有幸师从温敬铭、江百龙等武术名家,系统学习了武术理论和技术,拳技突飞猛进。毕业后,栗胜夫被分配到河南大学当武术教师,如鱼得水。两年后,教育部举办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培训班,他有机会重返母校,在温敬铭、刘玉华两位教授的直接亲授下,对形意拳、八卦拳、翻子拳、六合大枪、双刀、长拳等传统武术项目进行苦练和研究,受益匪浅。



1984年至1986年,栗胜夫已在武术界崭露头角。此时的他更是雄心勃勃。为进一步提高自己,他主动提出要到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进修学习,在多位名师的指导下,主攻太极拳、散打项目的训练,并亲临北京体院武术教研室的业务例会,探究体育最高学府在武术教学业务的工作内幕。


1985年,栗胜夫前往上海体育学院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进修班,主攻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蔡云龙、邱丕相、王培琨等教授的指导下,他的武术理论和技术得以升华。蔡云龙大师向他传授了新作少林罗汉十八手,此套路有攻有防,可单练、可对练。在对练时,他与湖南省武术教练汪国义拼成一对,两人配合严紧、攻防逼真、连接无缝、方法清楚,得到了蔡云龙教授的点赞,随后向大家连续示范数次才收场休息。


栗胜夫毕业于武汉体院,在北京体院、上海体院进修,有幸得到众多武术名家、大师的指教,使其在后来的武术理论研究和武术技术的精湛打下坚实基础。


1986年,栗胜夫赴京参加国家级裁判员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分5个部分:拳术演练、兵器演练、抽签回答问题、观录像评分、武术理论和武术竞赛规则闭卷笔试。真才实学是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栗胜夫不骄不躁、稳定发挥,以94.5分的好成绩力拔头筹,深得同行敬佩, 成了河南武术界的光荣和骄傲。


他是学者,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专家组成员、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


自1977年到河南大学任教以来,他便开始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科学研究,近40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由他主持并完成的“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属全国武术领域第一个国家级社会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一经发表,在全国影响巨大。另外,他还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2项、厅局级项目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11项、国际武术研讨会一等奖4项、厅局级一级奖7项。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武术发展论》《少林拳珍诀秘要》《少林棍棒技法》《武术》等。在体育专业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他在《体育科学》发表的论文有《中华武术核心理念》《中华崛起进程中的武术演变与发展》《传统武术流失与发展的现代阐释》《武术在服务国家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我国武术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方略》等。



少林拳是中华武术的代表和缩影,犹如一座民族文化的经典大厦,凝聚着无数武林志士的智慧和心血。从1979年开始,栗胜夫收集少林武术的相关史料。1988年秋,河南大学与登封县政府联合创办了河南大学少林武术学院,校址就选在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栗胜夫在该学院主持工作7年。由于学院距少林寺近在咫尺,所以他晨至少林寺门前活动筋骨,夜伴佛塔钟声入眠。武术圣地的春秋生活使他如入仙境,至今难以忘怀、回味无穷。7年间,他与众多少林高僧、民间拳师、青年新秀交流技艺,进一步领略了“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甲天下”的真谛和内涵。从此,他对少林武术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



栗胜夫认为,少林武术驰名中外、影响之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金字招牌,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多彩的传奇故事、感人的民族精神。少林武术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少林拳既有高雅深奥的古典哲学典籍,也有民风民俗的表述内容。为使少林拳能得以有效传承、发扬光大,栗胜夫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一部《少林拳珍诀秘要》专著终于在2008年年初问世。此书的出版发行立即引起业内一致好评,人民体育出版社多次印刷出书。



长期以来,栗胜夫凭借对中华武术的热爱,沿着“传承与发展”这条中华武术科学研究主线,密切关注国粹文化的发展动态,不时表明自己的观点。


2012年,栗胜夫的《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一书出版发行。在这本专著中,他详细论述了中华崛起进程中武术的演变与展望、中华武术与民族精神、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国家武术在服务国策中的功能与作用、武术对外发展战略、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方略……在书中,他提出了我国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发由之路。这本书对少林拳的技法与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与介绍,内容博大精深。

《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一书出版发行活动


2010年,河南大学审批了一批重点研究机构,以栗胜夫为所长的武术文化研究所名列其中。目前,该所正在撰写少林拳文化史,承担着河南省武术志的编写工作,研究中国武术竞技、武术套路归宿等问题……在全国综合性大学里,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武术文化研究并不多见,这既是对栗胜夫在武术文化研究成果的肯定,也足见河南大学对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视。


他是教授,是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



屈指算来,栗胜夫在河南大学任教近40个春秋。在刚刚踏入这座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的校门时,他暗自许下承诺:“在这么好的学校工作,一定要干出成绩,有所作为。”这许诺伴随了他近40个春夏秋冬,辛勤的汗水,滋润出了颗颗成功之果。


栗胜夫在学校成立了一支专业武术队,早、晚两个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一时成为河南大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这支业余武术队的表演,成为学校节日盛典、接待外宾等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


1979年,在河南省第四届运动会上,该队队员付建功等人一举成名,分别获得武术全能冠军、季军等。初战告捷,使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对栗胜夫刮目相看。自此,武术队立足河南大学,新人辈出,始终保持着旺盛不衰的态势。


他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对学校武术专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打算和谋划。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各方的通力协作支持下,河南大学的武术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培养的步伐不断加快。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第一个武术专业在河南大学诞生,这在当时高等教育中产生极大的影响,招生乃至教学模式成为其他院校争相效仿的样板。2000年,河南大学的武术专业教育又有新的突破,在全国率先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6年,河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武术方向也具有博士的培养机会。面对不同寻常的工作经历,栗胜夫深有感触地说:“高校这个育人高地,学科学位建设十分重要,全国高校人才济济,当教师教学生,需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提升集团意识、团队理念,要富有战略眼光、专家学识和时代精神,稍有懈怠,就有落伍的可能。”


在他看来,无论做什么工作,积极努力当属首要法则,如果没有进取实干精神,只喜坐而论道,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二是要善思,在知识的海洋里,理论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武术功夫讲究素质加技术,教学也是如此。要把追求卓越看做是动力,功夫不是蛮干,它意味着智商和智慧。做事就要做好的信念一直是他辩证思维的座右铭。在日常教学中,他始终紧抓三条纲领:一是业务过硬;二是科研领先;三是教书育人。因此,在课堂上,他既对技术动作一丝不苟,又要求学生懂得技击使用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都能使学生有旺盛的学习情绪,使课堂气氛热烈高涨,学生们虽个个汗流浃背但不觉苦累,因为他们学到了真本事、懂得了真功夫、了解了真武术。



作为教授,栗胜夫在高校武术教材编写中成绩显赫,说他是高校教材编纂“达人”实不为过。据笔者粗略查阅,由他主编或参与编纂的教材有20余部。200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武术教材编写大会上,栗胜夫直言提出少林拳要编入教材的建议获得通过,并由其执笔编写,正式开启了少林拳走进大学课堂的先河。此后,国家层面的各种武术教材里,受人喜爱的少林拳占有重要分量。他参与主编的《少林拳系列竞赛套路》教材在传统基础上有跨越式发展,不但内容丰富,符合竞赛法规,增加了有难度的动作,更使少林武术锦上添花。这部系列教材自2004年发行以来,一直热销,深受国内外武术界的赞扬。


随着武术段位制的推行和开展,武术爱好者对段位制的教材有着很大需求。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各武术流派专家成功编写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他主编的《少林拳》教程成了海内外武术界人士为晋升段位而学习的重要载体。

栗胜夫教授新书《中华武术演进论》


从教40年,他培养学生30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职称的300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每每谈起这些优秀弟子,栗胜夫总是乐滋滋地说,这不仅是他的教书育人成果,更是他幸福快乐的资本。


河南工业大学有一个商务部援外培训河南执行单位,要对外国千余名学员进行中国武术文化的远程教育培训,特邀请栗胜夫前往讲课、录像。2月27日的课,栗胜夫2月26日就赶到郑州,为的是不误课时。他的学生、现在黄河科技大学任职的副教授丁杰闻讯来看望他,并为他做身体理疗,师生亲密关系如同父子。丁杰对笔者说:“栗胜夫在学术上知识渊博,教学上治学严谨,生活上和蔼可亲,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将使我终生受益。”


栗胜夫社会兼职众多、社会活动繁忙,他除了正常的教学、研究工作之外兼任着10余项社会职务,这花费了他不少时间和精力。他任劳任怨,并风趣地说,教育的宗旨中就有为社会服务这一项。


为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服务


2010年,河南大学承担了全国中小学武术健身操的创编任务,年近花甲的栗胜夫和洪浩教授任创编组长,负责高中部分的创编。经过多次研究、实验、演练,一套具有个性特征、适应广大青年习练的中学生武术健身操推向社会,进入学校后,得到了普遍好评,成了风扉一时的校园体育活动。


自1996年至今,作为武术国家级裁判的他,多次在国际、国内、省内武术大赛中担任总裁判长或仲裁委主任。由于他业务熟练、精通规则、公平公正、坚持原则、处事缜密,所以历次比赛都能够圆满举办,深受各方的信任和敬重。


文/原廷干

编辑/孟俊峰


“少林功夫扬天下,天下太极是一家”,

《少林与太极》杂志2018年订购新通道,

您可在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上

(http://bk.11185.cn/index.do),

注册用户名,输入邮发代号36-98,

动动手指完成支付订购,

然后每月坐等鉴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林拳图解
七式少林拳传承传统武术
聂学运作品丨习武岁月
少林秘传武技!躺着就可以练习的传统武术,胜过8成普通运动
梁以全——中国武术九段名师
少林六路短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