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前言

在8月10日,由“慈怀女子”发起的“慈怀女性成长读书会”开始了第一期更新,在这里收获了许多感动。


这其中,有全职妈妈、职场女性、单身待嫁的姑娘或者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还有一些男性读者,他们身份不同、也来自五湖四海,甚至还有在国外的朋友倒着时差跟大家讨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并且感受到,积极、成长的能量。


我们的第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已经读完,期待这两篇读后感,也能鼓舞你,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慈怀课堂 慈怀女性成长读书会(第一季)
小程序


读后感——第一篇


空谷之外本无人,打破顽冥须悟我


作者:行星


读完了整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后,内心是充满喜悦、爱与和平的!


其实老人是无处不在的,他/她或许是你的父母、你的爱人、你的知音、你的恩师、也或许就是一本书。



物理中的哲学


一直觉得哲学与物理是有着很大的相通性,把思想和情感等看作是某种具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并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水知道答案》给人一种有趣的启发!


与真我失去联结的我们因失去了能量的来源,便开始向外不停地索取、更是贪婪地争夺他人、同事、甚至挚友、爱人、亲人的能量!


优越感的证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种快乐不但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不尊重之上,而且当证明的对象不在时,这种快乐也就随即消失了,于是便会继续向外不停寻找这种所谓的优越感,却忘记了自己的内心有着取之不尽的能量!


用振动频率的相似性来解释吸引力法则也非常妙!


自己亲身体验过,这种吸引在无形之中却刻骨铭心!这里更引出了“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这一观点,想知道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自己周围吸引来的人、事、物便可知晓。



光明与黑暗


二元对立的世界告诉我们:有正面能量,就有负面能量;有光明,就有黑暗。


然而,我们的负面能量却从未被我们自己认可与接受,也从未被身边的人认可与接受。


因为我们都喜欢正面的东西,以为这样便能消除那些不受待见的负面能量。但我们可曾因为在紧张或焦虑或恐惧时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焦虑不要恐惧便可凑效过,真实的答案恐怕是反而加剧了它们的存在!增强了它们的能量!


因为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更可怕的是,它们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待见而离开,其实它们从没离开过,只是躲在了我们的身体里面,并形成了一个负面能量场,有着它的生命力,以痛苦为食,更糟糕的是,它会像胜肽需求一样需要我们不断喂养它,不然就会制造一些事端来产生它所需要的负面能量来维生。



下面想敞开心扉分享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曾经长期擅长隐忍,可能就是那些以为被克制的负面能量在两年半前的那个冬天差一点吞噬了自己。


心理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症,虽说是轻度,但已让自己体验到了抑郁症的可怕!那半年左右的时间真的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有生以来最痛苦的一段经历,还好自己不停地在寻找解救自己的方法,也感恩当时父母和老婆的陪伴!但最终还是需要靠自己才能真正走出来!


因为是轻度,自己坚持没有吃药,医生也支持我的选择,感恩那位医生!因为在下决心去医院前,有网上查过,即使是轻度抑郁症,医生也会建议吃药,人在抑郁症的时候意志力是很薄弱的,当时医生的态度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现在回忆起来,自己当时能够走出来主要依靠了这四个因素:臣服、通过行动改变思想、书香、运动。自己是幸运的!感恩那段经历,使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软弱,也为自己后来读《道德经》领悟柔的智慧打下了基础。



结合这段经历再来回顾一下从书中学到的:当负面能量袭来时,不抗拒、接纳它、经历它、观察它。


就像金庸小说里《九阳真经》中的那几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当然,我们没有像张无忌这样深厚的内功,但臣服是关键的第一步!让负面能量自由的来去。


负面能量的积累往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许已不愿轻易离去,它们就像黑暗一样,我们驱散不走它们,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当自己处于轻度抑郁症时,是“臣服的智慧、通过行动改变思想的模式、开卷的智慧、运动的力量”等光明帮助自己逐渐消融了黑暗!



冰山下的探索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整个意识像座冰山,在水面上的表意识只占了5%左右,剩下的95%都是潜意识。


我们自以为了解的自己,却不知冰山之下暗藏千面;


我们自以为可以选择的自由,却不知只是我们身不由己的梦游。


我们早在为了寻找自我感而发展出小我的时候,就已经迷失了真我。当我们向这个世界抓取越来越多的东西证明自己的存在时,就离真我越来越远!


造成我们与真我隔绝的东西都像黑暗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拿觉知之光去照亮它们。觉知之光就是自己与真我的重新联结,能帮助我们找回更多的自己。


书中提到了任何能让我们专心致志、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助我们与真我重新联结,并提到其中最佳方式之一是静坐冥想


我这里想尝试介绍另外一种方式进行重新联结:心流


一旦进入到这种状态,时间会感觉变慢、目标会变得清晰、专注力会达到极致!


而且心流状态的进入深度就如同深入自己的潜意识,是一种探索甚至是一种探险,仿佛从冰山的表面沉入水中,越沉越深。


在下沉的过程中,或许我们会遇见那些曾被自己否定、压抑的自己,他们一直真实地存在着,我们采用各种策略不让他们浮上水面,但却无法抑制有时候蠢蠢欲动的不安、浮躁、突如其来的愤怒、莫名的忧伤等。


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他们,勇敢地与自己的阴暗面重新联结,然后再继续往下沉去寻找真我,带着强烈的目标感(如同篮球场上的自己看到的只有篮球和篮筐),但也不能心生执著,那个自己真心向往的真我(或许不是最初的真我,但最初的真我就像完美主义,是可望不可即的)会在水面的最底下等着我们。


那里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



故事的结局在百感交集之外,充满着喜悦、爱与和平!


也看到了自己的信仰“道家思想”的影子。


非常爱的一本书!感恩张德芬老师!感恩推荐我这本书的知音!感恩苏老师和主播伴读的老师!还要再特别感恩这个课程负责人的付出!


与大家共勉!遇见未知的自己!


读后感——第二篇


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谦谦妈妈


《遇见未知的自己》很多年前初版大热的时候就曾拿来读过,但读到一半就没继续下去了,也许是觉得写的太过虚空,也许是那时年纪尚轻,理解力有限,总之这本书就被静静的搁置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面对外界种种无法控制的情形,迷失感层层叠叠的冲撞,愈发觉得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本是意外看到慈怀课堂的女性成长季栏目,在主播的引导性的伴读以及读书群群友亲切而热忱的讨论下,一个节目下来竟觉得收获颇丰。



既然是读后感,就想从书中的一些经典语句出发,来分享下自己的一些体悟。


书中提到的最多的便是,爱,喜悦与和平,这也是我们终其一生的终极追求。


因为这是我们真我的能量来源,但我们的声音、思想、意见、情绪等把能量团团围住,隔绝了我们和爱,喜悦与和平之间的连接,失去了能量来源的人们,就如同失去了母亲乳汁的孩子,不得不向外寻找其他的代饮品来获得暂时的慰藉,而用权力控制和驾驭他人,用尽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正确的、高人一等的,就是最直白赤裸的向外争夺能量的表现形式。


看到这里,自己不仅打了个冷颤。


回想自己的日常行为,每次因为同事和自己意见相左就心有不甘,必须想法设法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在可有可无的争论中声音也会不知不觉大起来。最终结果是,即便证明自己是对的,却以牺牲了同事的和睦为代价,无法证明自己是对的,更是觉得颜面和气场尽失;


和伴侣更是如此,哪怕只是孩子应该吃什么这样的问题也可以吵的天翻地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原来竟是因为内在没有足够的能量,潜意识中便在各种场合和与外界的互动中开启挖掘能量模式,借以从别人暂居下风的势中获得虚假的能量感充实内在嗷嗷待哺的空缺。


如果自己内在的能量足够充盈,何须靠攫夺别人的能量才能获得存在感,自然而然就能带着接纳一切虚怀若谷的心态来跟周围的人物进行互动。


这也是为何书中的老人能带着全然接纳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来访者的根本所在。因为老人有源源不断的内在能量,早已无需向外争夺能量来供养自己,同时能量的流动性特征也让跟老人互动的人从老人身上散发出的正能量中放下负担,心无旁骛的感受到爱与和平。



作为已过而立之年的女性,我们面临最多或者常常也是最棘手的便是亲子和亲密关系的问题,而这本书也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亲子关系


在亲子关系上,作为家长最怕的就是面对孩子随时而来的负面情绪该如何处理。


最常见的模式就是起初耐心的劝哄,过了几分钟不奏效耐心一扫而光忍不住朝孩子命令式的吼叫,过后看到孩子恐慌又失落的眼神自己又会悔不当初不该发脾气,而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又不断重复循环上面的模式。


书中却告诉我们所有负面情绪也都是能量,一些天然的恐惧、所求而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孩子身上一种生命自然能量的流动,会来也会走,一味的压抑和转移只会在孩子内心最深处而积聚成涌动的暗流,终有一天将破堤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对待孩子的情绪问题上要给予孩子无限的支持和认同,让他们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而不是去干涉和转移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作为父母只需要静静的陪在孩子身边让他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自己内在能量的流动即可,这样孩子将会在情绪的自然表达和释放中完成对自己的接纳。


同样,向上追溯亲子关系,即我们面对我们的父母。


想到很多书中有一个流行的说法:你现在很多问题是你的原生家庭造成的。


也许按照上面的说法可能我们的父母在小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处理我们的一些情绪,给我们造成了长大后的一些困扰,但因为此抱怨和憎恨原生家庭却是以暴制暴,决不可取。


其实书中老人的解释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出路,要相信父母在过去所知所得有限的情况下,能给你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后的结果了,人最原始的需求都是无条件的母爱,也只有从对父母的爱的感受中才能治愈我们成年后内心深处经年累月压抑所带来的创伤。



亲密关系


关于亲密关系的解读,是整本书感触最深的一部分。


自己曾深深为婚姻状态而苦恼,和伴侣的沟通局促又无效,每天都过的跌跌撞撞,自己白天忙碌工作,晚上还要辛苦带孩子,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却还总是要遭受对方各种挑剔和苛刻,觉得对方既谈不上暖心呵护更谈不上宽厚大度,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从晚上躺都床上到早上开车路上都像是胸口覆了一块石头,往复碾压到无法呼吸,离婚的念头来来回回翻滚了几千遍,一方面劝自己为了孩子忍耐下去,一方面又觉得黯淡无光的日子看不到任何改变的迹象,难道自己的生活就要这样下去一辈子?


还好这次遇到了这本书,一语点醒梦中人——亲密关系不是风花雪月的恋爱,而是拿来修行的。


其实没有所谓的一个人在此生等着你,要和你完成你们累世的盟约,不要期待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满足你所有的心理需求。


我们人生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人提供我们灵魂需要学习的课题,甚至是用痛苦的方式来帮我们学习和成长。


那么我现在经历的一切何尝不是灵魂研习的过程?


一方面对方的挑剔和苛刻促使我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能做的尽职尽善,另一方面,推动我不断的内生性成长,找到自己能量的源头,从而不再依赖伴侣给予的爱来安抚心理需求。


当内在足够强大,爱,喜悦与和平就能常伴左右,并能自然的向外流动,从而影响到周围的人,最终形成正向的能量间的循环。



本书还谈到了臣服于发生的事,抗拒的反而会持续、你所扮演的角色影响着你和他人的互动、以及要向自己的内心关照,坦诚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在理解和接纳中达到平衡等等观点,都如涓涓细流,慢慢沁入读者的心田。


但这些观点最终都指向一个靶心,那就是自己才是一切的源头


正如本书最后所写——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要改变自己,改变心境,所有外界的人事物 ,都会境由心转。



最后,想借用读书会音频开头的那句话来作为结尾——女人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平凡如你我,也许没那么多机会获得大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但却可以做一个心灵不断丰蕴、每天都在成长的人。


愿你我,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人不断地在发展

于书中找到自身成长的力量


『慈怀女子』特别发起

 慈怀女性成长读书会(第一季)


用三个月的时间,跟随女作家们一起,在书中寻找自我,唤醒女性自我成长,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八位女作家 精选9本书 

63期音频 倾情解读

解决女性成长路上的诸多难题


『点击下方卡片

即可查看详情及订阅』


8月10日开始第一期更新

慈怀课堂 慈怀女性成长读书会(第一季)
小程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什么是爱?
一个生病的或有问题的孩子,只是在这个家庭系统中,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遇见未知的自己》经典读后感10篇
摘抄 | 《遇见未知的自己》
文涛 | 活出灵魂的香气
抑郁症患者亲述:感谢抑郁!是你提醒我该慢下来,找找自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