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务员面试到底要不要报班,报班有没有用?

我一次上岸85 ,报了班,好家伙,花了我半年的工资。

如果有人问我要不要报班,我会坚定的说:

别报!!!

如果你问我报的这个班对我上岸来说有多大作用,我只能说微乎其微

我当时报的还是协议班,后来看没考上的学员纷纷退款,我恨不得自己也没考上,明年再战一年!

我的三万块钱啊!!!

一、说说报班这事儿

1、报班的心态

就从我自己说起吧,我当时是和几个以前的同学朋友一起抱团考公的,虽然大家都在不同一个城市,但是目的相同,后来阴差阳错的就聚到一块去了,还建了个小群,后来国考,有人笔试过了有的没过,我还在想面试该咋准备的时候,就发现另外那两个进面了的麻利的报了班,我瞬间慌了,心想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再加上面试备考时间的确紧迫,于是赶紧去家里附近的某公问了问,当机立断就报了个协议班。

当时有好几个价位的,便宜的九千多,贵的就是这协议班,三万多,不过包退,我一想,划算啊,如果不过这不是白嫖了一趟课,还有个心理安慰吗?于是就拍了板报了,那时候自己钱不多,家里爸妈资助的。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年少无知,不把钱当钱,三万块!!!等于我白干了半年!他们十三天时间就给我赚走了!!!

以上就是我报班的全部心路历程,我真傻,真的。

后来我发现不少人跟我的心态一样一样的。

2、面试班的体验

第一,老师素质不错,据说都是公务员出身,侃侃而谈,我特别乐意听。不过,讲了什么呢?这么说吧,你随便去找一套市面上的面试教材,比如中公自己的《结构化面试教程》或者粉笔的《面试的经验》,内容都差不多。

第二,有没有深入的内容?有,但是很散,不是所有的题型和题目都可以讲到深入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引导,教的内容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总体而言,形式大于内容——我觉得这就是大家说的模板化和套路化的来源。不是老师不愿意讲的特别深入,而是这种大课不可能让你答出自己的精彩来,老师没那个精力一个一个指导。

第三,模拟机会多不多?多,后面几乎每天都在模拟,可以说的机会非常多。但是问题是,我要自己在家可以说的更多啊!我在班上还得听别的同学说,有的人说的实在是不咋地,又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好几次我都听困了,上个模拟课上出了一种上班开会的感觉可还行?

3、什么样的人适合报班?

第一,在下面完全没有练习机会的人,到了这里是真的可以抓住机会练习一下,让老师给指导指导。

第二,完全没有自制力的人,不报班自己不会学也懒得学——不过对于这种人我很怀疑他们笔试能不能过,我觉得国考笔试能过的就完全不会有这种困扰。

而我,以上两种都不是,最开始听课的时候还觉得挺好,后来简直是一种折磨,尤其是我听了一天的课下课一看书发现老师讲的东西书上都有的时候,就一个词:崩溃。

越到面试复习的后来,我就越是后悔报班,这么说吧,报班只能把你送到一个平均分,七十分是有可能的,但是你要是想考的特别好,或者想逆袭,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4、报班的副作用

第一,浪费了一些时间,因为有时候老师也是很多废话的,学生多了还要有协调和互动时间,不如自己在下面学的快。

第二,模板化套路化严重,后面你还需要去克制自己套用模板答题的冲动,这一点是最致命的。

我的态度很明确了——完全不需要报班,不报班你自己也可以复习,而且可以学的更好。

接下来我就直接告诉你不报班怎么学,帮你省三万块钱!都给我麻利的点赞!

二、不报班怎么学?

第一,始终别忘了积累素材

推荐几个资料:

《面试晨读集萃》 《半月谈》 《人民日报评论选编》

我知道,我知道,这些书都超级大本超级多,但是你不用全看,要有针对性的看。

如果你喜欢手写,你就准备三四个本子,把整理的素材剪下来或者打印之后粘贴上去,根据题型分好类,每天整理诵读。如果还是嫌麻烦我觉得用电子笔记也挺好的,更加方便还好找。

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用上的几率微乎其微,最好在后来把这些素材整理到你的答案里面去。

第二,打基础速度要快(2天)

推荐资料:

《面试的经验》

这书我后来又细看了一下,别看它厚,它不用每个字都看啊,捡重点看就行了,两天看完。

但是这里面讲的内容,当时面试班老师至少讲了四五天,其实也很好理解——看书肯定比说话看,而且看书的时候还可以反复看,老师讲的时候,万一笔记没记上,就不好补了。我看这个就是为了补我当时没记全的东西,越看越觉得当时面试班报的亏。

目标:了解题型和基本答题思路,建立基础框架。

第三,建立完善的答题框架(7天)

推荐资料:

《原聪面试课》

同样是老师讲课,原妈讲的就特别的言简意赅。要我说,视频课比地面班强多了,老师的课件是细心打磨过的,不像地面班老师废话那么多,全是干货,而且做笔记的时候可以想停就停,还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来做笔记,省时省力。

这个课不仅仅是建立基础的答题框架,还会对各类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告诉你怎么答出高分,因为老师是从公考面试的根本思维出发进行解答的,而不是给一个模板去往上面套。老师一开始就讲了什么是政府思维,在后面的讲题过程中也一直在反复的强调,一套课跟下来,潜移默化的就把答题思路拔高了一个层次。(关于公考面试的根本思维第三部分细说。)

看完原聪面试课之后要把自己记下来的笔记多翻翻看看,没事儿了就多脱稿说一说,可以让这些框架和思路在脑海中建立更迅速的反应回路

阶段目标:对于所有题型的解答思路充分领会、熟练记忆,可以直接说出来。

第四,刷题 填充血肉(10天)

推荐资料:

公考面试真题

真题这个东西,题目是重要的,解答是没有权威性可言的,所以随便哪个机构的,或者多买两个机构的对照着看也行,主要是看看他们的答题思路,用给的答案为自己的回答进行补充,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同时,刷题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说代写:直接用说的,千万别用写的。我见过把面试备考备成申论的,见一道题就写出完整的答案,恨不得把想到的每一个字都写上去,有啥用?正确的方法是拿到一道题直接说,最开始在说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关键词在一张纸上记录下来,等说到没话可说了之后停下来,对照答案

2、填充血肉:对照完答案还不能结束,应该想一想,这道题的回答是否符合公考面试的核心思维?是空泛还是具体?如果空泛的话我应该怎么往里面填充具体的内容?我填充的案例是否能够完美证明我的论点?逻辑是不是流畅?语言是不是丰富?

3、再说一遍:整理过答案之后,要重新说一遍,这是一个把刚刚整理过的内容熟练和内化的过程。

阶段目标:说的熟练,整理过的题目基本覆盖所有题型,没有陌生的、说不出来的题型

第五,实战演练(直到面试)

自己练习终究是有局限性的,这个时候如果你有小伙伴,建议和小伙伴进行大量的对练。

前面说过我当时和朋友们有个小群,几个人都进面的情况下,就可以一起备考,互相给对方评个分,也互通有无,交流思路,彼此提高的都挺快。

如果你没有小伙伴陪练,还可以找家人陪练,让他们帮你纠正说话的毛病和体态的毛病。

如果你家人也不在身边,还可以靠自己,先对着镜子练,然后拿着手机录像,给自己纠正。

报班的另一个思路:来自我上岸之后同岗位的另一个小伙伴的分享——可以在面试前没几天的时候上一个面试突击班,他报的是家里附近小机构的,只是三天的突击,几千块钱,老师废话特别少,练的多,最后让老师帮忙指点一下,效果很好。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班可以报一个,什么协议班什么的就见鬼去吧,另外,如果家里能找到当过考官的人来给你指点,是再好不过了。

总结就是:多说多练,注重反馈。

三、公考面试核心思维

1、公务员思维

这是四个思维中最重要的一个。

前面提到过,和原聪面试课里面老师常提的政府思维是一回事儿,老师在课里面说的很清楚,公务员思维就是站在公务员的身份和立场去思考问题。屁股决定脑袋,同样一个问题,你从个人的角度去思考可能就非常的狭隘,但是从公务员的角度去想,就会“站的高看的远”。

比如说“老年人成为数字难民”的问题,如果从个人角度来想,你就会想到“老年人要紧跟时代”;“家人要体恤老年人,帮助老年人融入科技生活”;“商店应该降低科技门槛,考虑到老年人支付问题”之类的,但是这都是从个人或者生活周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如果从公务员角度考虑,就会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社区的老年人科技帮扶活动、政企联合降低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的准入门槛、政府提倡年轻人对老年人进行“教育反哺”等等,这样一来,答题格局一下子就拔高了,看问题也会更加深入全面。

2、阳光思维

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正能量”。阳光思维是一种态度,是对考生对待日常生活,对待工作、人、事积极向上的体现。在面试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来,尤其是在人际关系类的试题中,我们需要假定题目中的人员都是正直的、善良的、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

阳光思维不是说在答题过程中不能涉及阴暗面,而是说,要在说出社会问题之后,面向未来提出解决方法,相信我们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的落脚点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

3、辩证思维

身为一个公务员不能简单片面的一单一视角去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要点去思考。掌握辩证思维是公职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我们用辩证的角度去看问题,要能够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如果只说事情不好的一面,就有悖于上面所说的“阳光思维”,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太偏激,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只说好的一面,又会让人觉得你看问题不够深刻,说话假大空。

4、实践思维

实践思维在计划组织类题目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在综合分析题中也有体现,就是在最后的结局问题部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实践去解决问题,你给出的解决方案或者是决策是必须切实可行的,这个计划必须是只要按照步骤严格要求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

关于公考面试的核心内容差不多就说到这里了。

最后再说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小话题,就是“反套路反模板”

我觉得实际上这是一个伪命题,固然各种教育机构的培训很容易培养出套路化和模板化的答案,但是我认为,这是不需要可以去“反”的,我们不需要说,”快找找哪句话是模板化的,我们不要!“,而是根本不要去考虑这个问题。

只要我们从公务员的核心思维出发去回答问题,按照解题的合理思路,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再增添属于自己的案例和亮点,就不存在模板化。

因为你的回答都是由你的心出发的,你是用心在备考,当然也可以用心打动考官。

现在,我想你应该知道要怎么去学了。

留个赞在走呗~

ღ( ´・ᴗ・` )比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务员考试你们都报班没?没有!!!
运用这几种方法,你才能面试第一顺利考上公务员!
我来说说“考公务员非要报班才能上岸么?”
应届生不报班考上公务员的机会会比那些报班的小很多吗?
怎么准备申论考试?
小学语文老师:阅读理解难?用这3个答题模板,我班33人拿满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