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布衣院士助我国遥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免费为华为代言
userphoto

2022.05.07 甘肃省

关注

“只有中国进步了,世界才能进步!”

多么霸气的一句话!你敢相信吗,这句话是我国一位科学泰斗在面对美国人挽留时的果断回复。这位科学泰斗不仅在学术上成就极高,而且还为我国培养了160多位遥感领军人物,如今我国在遥感卫星领域的成就已经比肩美国同行。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推动我国遥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最近一张中美民用光学卫星照片对比图引起网民热议。照片成像区域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国际机场,吉林一号高分04A遥感卫星的成像分辨率优于0.5米,清晰度比美国谷歌地球的卫星照片还要清晰!

中国吉林一号卫星照片(左)与美国谷歌卫星照片(右)对比

同样是民用卫星,我国的吉林一号高分04A星的成像质量竟然优于美国,简直令人不敢相信!民用都如此厉害,军用型号能达到什么水平可想而知。

2020年9月,中科院院士、高分项目负责人李德仁院士在接受《中国测绘》杂志专访时透露,2018年7月,我国成功发射的'高分十一号'遥感卫星的分辨率达到0.1m,已经赶上美国最先进军用侦察卫星'锁眼-12'的水平。决定遥感卫星分辨率的关键零部件反射镜方面,我国在2016年就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碳化硅镜片,直径高达4.03米,远超此前欧美的最高水平1.5米,因此,如果有需求,我国造出分辨率达到0.01米的超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国之所以能够在遥感卫星领域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离不开大批科学家的默默奉献,其中一位科学家贡献特别突出,他就是李小文院士。

他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

一、自幼是及格线控分大神,留学期间拒绝美国重金挽留,学成之后毅然回国报效祖国。

1947年3月2日,李小文出生在四川自贡的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做工程师的父亲和从事会计工作的母亲使得李小文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之中。父母亲因太过忙碌,在李小文4岁时就早早把他送进学校。

虽然他天资聪颖,考试却总是考60多分。时间长了,细心的老师发现,李小文竟然是控分大神,考试的时候他竟然是算着答的。每次考试,当他计算着可以得到60分之后,就会马上交卷离开。即使没有办法提前交卷,他也不肯在试卷上再多写一个字。当老师好奇地询问原因时,他的回答居然是:“我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考好成绩上。”

初中时期,李小文又开始热衷于“搞破坏”。家里的旧物件、同学不要的坏文具都会被他拆得七零八落。后来,他甚至在自己的房间里给自己开辟了“实验室”。没有作业、又不看闲书的时候,他总是在自己的小实验室里专注地摆弄着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零件。

电子科技大学

1963年,16岁的李小文一鸣惊人,考入当时的国家重点院校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也就是如今的985院校电子科技大学。此后,李小文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除了必须完成的课业,他还把读闲书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图书馆成了他最爱去的地方。1968年,李小文顺利毕业,原想继续深造,却因高考被废除,只能另寻他法,继续学习。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已经31岁的李小文,无视身边朋友、同事的劝诫和嘲讽,毅然报名参加了高考,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于1978年顺利考上了中国研究院的地理所二部。有意思的是,就算考上了研究生,他在考试之中依旧保持控分习惯,每次都把分数控制在60分,既不多也不少。对他来说,考试成绩只是检测学习成果的工具,一点都不重要,掌握知识才是根本。

1979年,李小文凭借优异成绩争取到了公费留学的机会,远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就读地理系。留学期间,李小文争分夺秒学习,仅用6年时间就先后获得地理学硕士、地理学博士以及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三个学位。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留学期间,美国高层早已注意到成绩优秀的李小文,有意重金挽留。派人游说,宣称他留在美国将会为世界带来巨大进步。李小文却果断霸气回复:“只有中国进步了,世界才能进步!”

1986年,李小文学成回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二、学术成就极高。

据2018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官网显示,李小文已发表研究论著160余篇/部,研究成果和水平得到了国际公认,研究论文被国内外科研人员广泛引用,论文有28篇被SCI收录,38篇SCI引用557次,44篇被EI收录,19篇被CSCD收录。其1981年的硕士论文1985年被美国权威著作《遥感手册(第二版)》收入,1985年论文于1997年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SCI引用113次;1990年获国际劳力士雄才伟略奖,国际权威性“Marquis科技名人录”97年第4版传主。

留学美国期间,李小文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还提出了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令其导师倍感震惊,同时也震撼了地理学界。

李小文创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基础。该模型成功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里程碑系列”,被学术界冠以“20世纪定量光学遥感的里程碑”之名。在对地定量遥感方面,力倡病态反演理论。在赫姆霍兹互易原理在地表遥感中适用性(尺度效应)研究方面,给出赫姆霍兹互易原理用于非均一像元二向性反射的约束条件。

李小文在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遥感中尺度效应研究方面,建立了适用于非同温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他:“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院士简介

李小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973项目等重大遥感基础研究项目,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三、看淡功名利禄,散尽家财只为培养更多人才。

有这样一群人,不爱名,不爱利,不爱钱,却深爱着祖国,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李小文院士就是这样一个人。

教学方面,李小文教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研究生举办了遥感科学的系列讲座及专题讲座,指导了多名博士,硕士生,推动中国在短期内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遥感机理的研究和试验研究队伍。在培养学生方面,李小文有两个理念:一是有教无类;二是因材施教。有人做过统计,李小文总计培养了160多位遥感领军人物,而他们是我国在遥感技术领域赶超美国的最大靠山。

生活方面,李小文不拘小节、个性洒脱,作风简朴,身形消瘦的他经常套着一件旧夹克、踩着一双40元买来的破布鞋,曾因穿着不体面甚至曾被保安拦在校门外。仅有的爱好就是喝白酒,一天一斤二锅头装进水壶,带进课堂。就这幅模样丝毫看不出院士的“学术范”,也让人很难将他与中科院遥感所所长、特聘教授等“高级”身份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培养人才方面,他一点也不含糊,2005年获得120万科研奖金之后,他就以女儿的名义捐出,用于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学。

四、任正非重金聘请他为华为代言,他却分文不取,只因希望中国多几家华为这样的公司。

在网友眼里,他就是《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僧”,成就极高,却极为低调,不屑于追求名利。

2014年,《人民日报》刊登的李小文院士上课照片

2014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张李小文院士上课的照片,只见他头发花白,穿着极其朴素,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俨然一副扫地僧模样。李小文的事迹也被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李小文院士的“仙风道骨”气质打动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他在《华为终端战略》一文中写道:“李小文院士表现出来的不浮躁、不盲从、艰苦卓绝、修炼内功的精神,与华为企业文化所追求的谦逊、以奋斗者文本等思想是一致的。”

于是,任正非先生萌生了重金邀请他做华为代言人的想法,并委派了自己得力的副总裁去北京找李小文院士。见到李小文院士后,华为副总裁向李小文说明来意,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他却说:“代言可以,钱就算了,能多几个华为这样的公司,中国才有希望。”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又有几个人能像李小文院士这样淡泊名利,不忘初心?

由于长期粗茶淡饭,李小文院士甚至被诊断为营养不良。遗憾的是,由于长期饮酒,李小文院士身体每况愈下,2015年,年仅68岁的李小文院士因肝脏动脉破裂,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学生、同事对其评价极高,纷纷主动缅怀。

如果我国能够多几位李小文院士这样的顶尖人才,如今又怎会面临某些领域被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向李小文院士致敬

最后仅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李小文院士致敬,愿您在天堂没有病痛,感谢您矢志不渝,一生为祖国遥感事业做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任正非无意中看到中科院一个不修边幅的老头授课的照片时
李小文院士:一袭布衣一双布鞋,每天一斤二锅头,上课带着酒壶
李小文院士雕像落成揭幕
遥感理论 | “遥感”一词是谁最先提出的?
院士李小文: 一生淡泊名利, 每天一斤二锅头, 可敬的“扫地僧”
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发明遥感技术全球领先,被称布鞋院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