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痛心中国顶尖人才不回国,创办新型大学,要解决这个问题

施一公,中国的明星科学家,他参与创办新中国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主导,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大学——西湖大学,并担任首位校长。

那么,施一公凭什么能担此大任呢?

施一公是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曾带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这一成果被业界认为是近30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出的最大贡献。

施一公

除去硬核的科研实力,施一公身上肩负的爱国报国责任促成了他主动做这件事。

当年在国外做研究的施一公,发现了一个让他心里不平衡的事实:中国培养的一流人才到了美国,满足于打工,其实他们的学识和能力远远胜过他们的外国老板。在国外的著名大学实验室里,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里,中国人“知足常乐”,回国比例不大。

为什么中国一流的人才,很多都留在国外不回来?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政策支持等成为了主要考虑指标。

然而,这些一流的中国人才,在国外依然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得到的认同感很低。包括施一公自己,出国前把美国想象的非常美好,可人在美国,依然被外国人戴“有色眼镜”看待。

2007年,施一公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突然全职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他说回国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改造清华大学,让至少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心中有“大我”,影响一批年轻人。他要教育学生们,在实现人的价值的同时,能否给社会带来价值,能否为国家带来贡献。

西湖大学首位校长:施一公

2018年,西湖大学创立,旨在为中国培养世界一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报效祖国,造福人类,让中国一流的人才不用远渡重洋也能接受一流的教育,取得一流的成果。

施一公撸起袖子,要为中国教育创新趟出一条路来,他说:“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西湖大学就是我生命中的这件大事。”

01

1967年,施一公生于河南郑州,后来父亲迁到驻马店工作,所以他经常介绍自己是驻马店人。

施一公从小就是学霸,高二时取得河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并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最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物系。

在清华,全国顶尖高手云集,但施一公还是专业第一名。正当他只关注学习时,大三遇到了一件险些改变他价值观的事情。

他的父亲出了车祸被撞昏迷,肇事者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凑齐住院押金500元,他的父亲不幸去世。这件事,让钱在他眼中,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他认为,如果当时有足够的钱,父亲就不会撒手而去,造成了终生的遗憾。

1989年,他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提前毕业,他想经商赚钱养活母亲。然而,最适合他的还是走科学这条路。

经过慎重思考,他决定去美国留学。

1990年,施一公选择到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深造,这里拥有全美顶尖的生物专业,施一公的才华得到了很好的施展,顺利读完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2003年,博士后刚刚出站,施一公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化学系聘请,不久成为终身正教授,这是该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

2007年,施一公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在这之前,他有机会拿到千万美元级别的科研经费,开出的条件让他半生无虞。可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回来了。

为何要放弃在美国的前途?

在施一公眼里,去美国之前,认为美国是美好的国家,但人在美国,他被抢过、被偷过,他时刻感受到西方对中国留学生的不尊重,这源于国家实力的不够强大。

所以,施一公想回国,帮助国家进步。特别是看到很多中国顶尖的留学生,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在国外打工,然而,他们的外国老板,无论知识还是能力,都远远不如中国人。

施一公心里极为不平衡,他要回国改变母校,改变清华的学生这种“知足常乐”的想法,希望清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实现个人奋斗的同时,脑子里有一个大我,进而影响一批青年人。

回国后,施一公担任生命科学院院长,这一年,他40岁。

02

一个人对了,一群人也就对了。

施一公的回来,让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有了质的飞跃,短短几年在国际权威刊物《自然》《细胞》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是他归来前的80倍,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也跻身世界一流研究队伍,受到世界同行瞩目。

2015年,施一公带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这一成果被业界认为是近30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出的最大贡献。

然而,在施一公眼里,在过去的三四百年,中国人对世界科技贡献太小。

这与中国迅速上升的国力,庞大的人口极不匹配。

对于科技的贡献,源于顶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能否出现一所由社会力量创办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为人类谋福利?

他和很多爱国科学家都觉得,这个时候到了。

2009年,施一公联合国内多位顶尖教授发出了创办试点新型大学的提案。这所大学,不追求大而全,特点是“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理工类大学。

要实现聚集世界顶尖的科学家,研究世界最前沿的课题,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进而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创建一所民办性质的大学,没有国家拨款,第一步,就是筹钱。

根据规划,要在4个月内找到6位创始捐赠人,每人至少捐赠1个亿。书生气息浓厚的施一公,从来没有跟别人张嘴要过钱,但这次不同,他要硬着头皮为西湖大学迈出第一步。

在筹钱过程中,施一公遇到很多挑战甚至直接拒绝,但他也收获了很多人的感动。

一位中小企业家对西湖大学理念非常认同,但只能拿出1000万元,施一公已经非常感激。没想到,这位企业家的夫人,是施一公的河南老乡。听完施一公的描述,激动地拿出留给孩子的1个亿,投给了西湖大学。

他们的孩子也没有异议,认为爸爸妈妈捐给教育就对了,这种情怀令人敬佩。

随着施一公办学理念的扩展,马化腾、王健林、王东辉等著名企业家纷纷解囊相助,成为西湖大学创始捐赠人,目前这一名单已经有37人。

03

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施一公受聘担任首位校长。西湖大学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这所被寄予厚望的新型的研究型大学,她有什么实力呢?

施一公在西湖大学落成典礼上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西湖大学的“硬核”实力,就是拥有世界各个领域大师,著名科学家。西湖大学进行全球招聘,只有一个指标:一流人才,无论华人科学家还是国外科学家,只要认同西湖大学办学理念,都非常欢迎。

那么,一流人才为什么要来一所初创大学呢?

施一公曾发出一封公开信,上面写着:“在西湖大学,天空没有极限”。

西湖大学承诺,科学家到西湖大学后,可以继续进行世界最顶尖的科学研究,不用考虑其他事情,不需要做很大改变,希望他们能心无旁骛,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贡献。

西湖大学不仅为科学家创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条件,而且将科学家子女的求学、就医、住房等问题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让科学家专注科学,减少琐碎性工作的干扰。这样诱人的条件,让许多一流人才纷纷递出自己的简历。

近些年部分加盟西湖大学的世界一流科学家有:

许田,世界顶尖生物学家,曾任耶鲁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邓力,世界著名有机合成化学家,有机催化领域的创始者和引领者之一;

杨阳,国际光伏研究领域著名科学家,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方面有着20余年的研究经验,创造了该领域的多项世界纪录。

据施一公介绍,目前西湖大学已经与104位世界一流科学家签约,西湖大学的“大师”阵营初具规模。许多在国外取得成就的科学家回国,西湖大学已经成为非常有竞争力的存在,甚至成为首选。

04

西湖大学目前只设立了三个学院,分别是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和工学院,集中在理学、生命科学和前沿技术等“有限学科”,始终坚持小而精的办学宗旨。

虽然学院少,学科少,但西湖大学注重学科交叉,鼓励新思想和新发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最好的学术平台。

西湖大学暂时没有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生,起步是博士生,实行独立实验室制度,由各领域一流科学家带领。目前有334名博士生在校就读从事研究工作。未来西湖大学学生总体规模控制在5000人以内,本科生不超过2000人,博士生不超过3000人。

西湖大学希望在未来,中国的拔尖人才无需远渡重洋,在国内就可以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

虽然社会对西湖大学抱以极大关注,但施一公觉得,西湖大学迫切需要尽快拿到诺贝尔奖。因为这样会让外界舆论对西湖大学更加友好。

西湖大学成立接近两年,多个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在《自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多篇重磅论文,并且诞生了西湖大学第一个自主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项目,西湖生物医药公司,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落地的项目。

科学就是要造福人类,西湖大学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05

父母为他起名“一公”,希望他长大后一心为公。

如果是从个人价值实现来看,施一公早已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学术地位度过余生;可是他还是愿意继续折腾。

他说:“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西湖大学就是我生命中的这件大事。我已经做好准备,毫无保留地付出我的全部心力,以不忘初心、无问西东的务实态度,带着全社会、国家、政府、和全体师生员工的重托,使西湖大学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在施一公的所有公开发言中,可以看到,他始终在强调西湖大学培养的,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第二,才是拔尖创新人才。

他永远将具有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有抱负的人才培养作为第一位,这也是创办西湖大学的初心所在。

现在有很多中国一流的学生,毕业出国留学,学成归国比例很小,造成我国顶尖创新人才缺失,这是非常让国人着急的事情。

现在有了西湖大学,这些人才可以获得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样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甚至比他们更好。孔雀东南飞的景象成为了趋势。

科学急不得,也等不得,我们衷心希望施一公和西湖大学能够成功,因为他们肩负着改变中国科学发展的土壤。同时,我们也希望在这个时代,科学家成为真正的明星,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向施一公致敬!希望西湖大学越办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一公:西湖大学现有201位博士生导师,在校博士生超1200人
施一公:中国高等教育仍需从大国走向强国
颜宁教授离开清华大学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城区新闻】建东湖科学城如何吸引顶尖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这样说
施一公为何辞职清华,创办西湖大学?他说:中国缺乏世界顶尖大学
西湖大学:靠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从国外顶级高校引进杰出人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