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熙河开边(1068—1075年)

 

熙河开边又称河湟开边,指的是北宋熙宁年间,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由王韶主持,宋朝先后收复了[dàng1.拖延,搁置。 2.放荡,不受拘束]、叠、[táo1.盥洗。2.古同,洗去杂质]、岷、河、临(熙)六州的战役。

宋神宗时期,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进行了北宋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熙丰变法运动。而在变法的同时,北宋的统治者为了统一中国开始了开边活动。熙河开边就是这一时期开边活动的组成部分,目的是收复河湟,使西夏腹背受敌,最终消灭西夏,统一中国西北地区。[1]

          

北宋、西夏、[gū,古同]厮啰政权三方的博弈贯穿熙河开边始终。北宋虽然占领了熙河地区,但是这一地区形势的不稳定不仅使最初的战略目标没有达到,反而牵制了北宋的力量。[1]

熙河开边经数年经营,到熙宁六年(1073),收复熙、河、洮、岷、迭、宕等州,幅员2000余里,斩获不顺蕃部199000余人,招抚大小蕃族30余万帐。至政和六年(1116),“唃氏之地,悉为宋郡县矣”。北宋在河湟新边之地设郡县、建堡寨,河湟区域出现了新气象。[2]

对河湟地区的军事行动耗费了北宋朝廷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当地吐蕃的反抗活动更使北宋朝廷非常被动,被迫投入更多的兵力维护统治。这些不仅对河湟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北宋朝廷的影响更大,也是造成北宋后来灭亡的原因之一。[1]

背景

宋神宗立志改变北宋在西部地区的被动挨打局面,期求彻底制服西夏,欲先取灵州灭西羌,乃图北伐,奋然将雪数世之耻,一改前朝对西夏采取的防御政策,转为积极进取,即南宋李心传所言:“神宗始用师于西方,历哲宗、徽宗,遂渐夺横山之地,又傍取熙河湟鄯以制之。”其要点是夺取西夏左厢横山之地,切断西夏赖以生存的右臂,傍取熙河湟鄯之地,隔绝西夏与吐蕃的联系,从右翼边境压迫西夏,彻底解决西夏威胁,消除西部边患。[2]

熙宁元年(1068年),王韶上《平戎策》三篇,详论取西夏之略,其大意认为:“西夏可以攻取。要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二州之地,这样夏人就有腹背受敌之忧。夏人近年攻打青唐,未能攻下,万一攻打下来,它必定会挥兵南下,大肆掠夺秦、渭二州,牧马于兰、会之地,切断古渭交通,征服南山的落后的羌人,西面构筑武胜城,时常派兵骚扰洮、河,那么陇、蜀各郡就都会受到威胁,瞎征兄弟他们能自保吗?就目前情况来看,口角氏子孙中,只有董毡稍能自立,瞎征、欺巴温等人,他们的势力范围都不超过一二百里,这么弱的势力能与西夏人抗衡吗?武威以南到洮、河、兰、鄯,都是过去汉代所辖的郡县,所谓湟中、浩[wěi〔~~〕a.缓慢流动,无止无休,如清流~~。b.形容孜孜不倦] [mén山峡中两岸相对如门之处:“凫鹭在~”]、大小榆、枹罕等地,土地肥沃,很适合羌人各部生存。所幸的是现在各羌分裂,互不统属,正好将他们割裂开来,各个击破。一旦各部都臣服了,口角氏敢不归顺吗?口角氏归顺了,那么河西李氏就成为我掌中之物了。再说口角氏子孙中,瞎征的势力相对来说比较大,羌人各部都畏惧他,如果招抚他后,让他驻扎在武胜或者渭源城,以纠合宗党,统治部族,习用汉人之法,到那时夏人虽然强大,而不为我统治的也不过只有延州李士彬、环州慕恩罢了。如此行事,则对大宋有肘腋之助,而又可以使夏人各部相互孤立,不能连结在一起,这应当算是上策了。”

由于《平戎策》既正确分析了熙河地区吐蕃势力的状况,更提出了解决北宋统治者最急迫的西夏问题的策略,其目的和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派“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相一致,因此得到北宋朝廷的高度重视和采纳,王韶被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秘书)之职,主持开拓熙河之事务。从此以一文人出掌军事,担负起了收复河湟的任务。[3]

过程

蕃部的俞龙珂在青唐一带势力最大,渭源的羌人与夏人他都想加以节制。各将帅议论先对俞龙珂进行讨伐。王韶因为纠察边境之事,带领数骑直到俞龙珂的帐中,给他分析其成败胜负,当晚又留宿在那里。第二天早晨,羌人、夏人都派遣他们的一些重要首领随王韶东去了。很久以后,龙珂率领其部属十二万多人臣服朝廷,这就是所说的包顺。

王韶又说:“渭源到秦州一带,良田弃置无人耕种的有上万顷。希望设置市易司,以求商贾之利,将经商所得拿来治理农田。”宋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改任著作佐郎,仍命王韶提举。经略使李师中说:“王韶这样做是想侵占边境的弓箭手的田地,他又打算将市易司移到古渭,我担心秦州的麻烦事只怕会越来越多了,会搞得得不偿失。”王安石支持王韶的意见,为此罢免了李师中,让窦舜卿接替他,并派李若愚对此事进行调查。李若愚到后,问王韶他所说的荒弃不耕的农田在哪里,王韶无言以对。舜卿仔细地检查,只发现了一顷田,这还是此地的主人被诉讼而没收的,后来又归还了。李若愚上奏宋神宗说王韶所谓的荒田是谎报的,为此王安石又罢免了窦舜卿而任命韩缜。韩缜于是附会王韶,说他奏报的是事实,师中、舜卿都被贬谪,而王韶则升为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后来将领郭逵上奏说王韶偷偷地贷市易钱,王安石认为他所说的证据不足,将他调任到泾原去了。

宋神宗志在收复河、陇,于是修筑古渭城,组建通远军,以王韶知军事。[4]

熙宁四年(1071年),吐蕃大将穆尔、结舒克巴等集结于抹邦山(今临洮岚观坪),直逼狄道城。

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王韶派兵至渭源堡和乞神平,击败了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开始,羌人据守险要之地,一些将领打算将部队布置在空旷的平地,王韶说:“敌人如果不离开险要之地,我们只有徒劳而归。现在既然已涉入险要之地,就应当占领它,使它为我所有。”于是带领部队直趋抹邦山,与羌军对垒,并下令说:“谁要敢说退兵,就将他斩首。”敌军居高临下攻击,宋军稍受挫败。王韶这时亲自披挂上阵,指挥部队反攻,羌人大败,他们将营房帐篷焚烧后撤退了,洮西大为震动。这时瞎征带兵渡洮河来援救,被击散的敌军又集结起来。王韶戒令部下将领由竹牛岭路出动,虚张声势,以牵制敌人,而暗地里让部队攻打武胜,与瞎征一首领瞎药等部相遇,双方激战,宋军大败瞎药等部,遂进驻武胜,建为镇洮军。迁王韶为右正言、集贤殿修撰。接着又击走瞎征,降其部落二万人。更镇洮之名为熙州,划熙、河、洮、岷、通远为一路,王韶以龙图阁待制知熙州。[5]

结束

熙宁六年(1073年)三月,王韶攻取河州,熙河地区羌族首领木征逃走。不久后,羌集兵数千反击香子城(今甘肃和政),掠宋军辎重,侍禁田琼率700兵救援,进抵牛精谷,遭羌部袭击,兵败被杀。王韶急遣先锋将苗授等自河州回击,大败羌部兵。继苗授与钤辖奚起合兵再攻牛精谷诸部,再次获胜,还守香子城。三月二十四日,王韶又遣知德顺军景思立打开通道,尽夺羌部所掠辎重。王韶引军回击,木征复入河州,致使宋军首尾不能相顾。王韶先筑香子城,控扼要地,复遣军渡洮河(在今甘肃碌曲、岷县地区),攻克康乐城(今属甘肃),自率军破珂诺城(后改名定羌城,今甘肃广河)。四月下旬,王韶还熙州,遣军平南山之地(今甘肃临夏东)、建康乐城、刘家川堡(今甘肃广河东)与结河堡(今甘肃临洮西北),打通饷道,随而率军破踏白城(今甘肃临夏西北),转兵香子城。六月,宋神宗下诏令知德顺军景思立率领2000军队进筑河州。王韶率军往视,羌部兵伏南山,欲待宋军渡洮河,断其归路,集兵保天险摩宗城(俗称铁城子,今甘肃岷县东)。王韶探知,命部将王君万取捷径袭取摩宗。八月中旬,由露骨山(今临夏西南)入洮州境,因道险隘狭,下马步行。木征留部将结彪守河州,自率锐卒尾随宋军之后。王韶分兵两道,一道由部将率领进围河州,一道自率击木征。宋军连战皆胜,木征败走,结彪开城门投降。王韶平定河州,再克宕州(今甘肃宕昌),打通洮河路。九月十八日,宋军入岷州,该地羌族首领瞎吴叱、木令征等降。旋即,王韶分兵破青龙族于绰罗川(今青海东部与甘肃交界处),迭(今甘肃迭部)、洮州羌族首领钦令征、郭厮敦相继以城投降。巴毡角亦以其族依附宋朝。

王韶率领大军转战五十四天,跋涉一千八百多里,拿下五个州,杀敌数千人,缴获牛、羊、马数以万计。[6]

影响

熙宁八年(1075年)宋廷在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治所今甘肃西和)、永宁寨(今甘肃甘谷)等地设州、买马,进行民族贸易,此举受到了边境各族的热烈欢迎,史载“熙河人情甚喜”。朝廷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通远军自置市易司以来,收本息钱五十七万余缗”,吐蕃政权逐渐瓦解。[7]

经略熙河、招 抚吐蕃各部族的成功,实现了王韶所预想的使西夏“有腹背受敌之忧”的战略目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边疆各族人民,使其免受西夏的侵扰和掠夺。市易司的设置及其实践活动,更为新法创造了新的经验,增添了新的内容。此外,被西夏的掠夺战争而阻断的丝绸之路,又变得畅通起来。[8]

后续

王安石下台后,熙河开边事停。北宋末年蔡京专权,又主开边事宜,崇宁二年(1103年)六月,王厚、高永年再次攻取湟州,次年四月取青唐。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北宋朝危在旦夕。陕西经制使钱盖寻唃厮啰自立,陇[zā,逼迫] [zǎn压紧]弟益麻党征担任措置湟鄯事,赐名赵怀恩。绍兴四年(1134年),赵怀恩前往阆州(今四川阆中)依附南宋,宋朝对河湟的统治权正式告终。[9]

评价

在开拓熙河的过程中,王韶采取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取得了“凿空开边”的重大胜利。期间,“用兵有机略”,“每战必捷”。熙河之役,拓边二千余里,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王朝控制这一地区的局面。并生擒木征,送往京师。熙河之役的胜利,“是北宋王朝在结束了十国割据局面之后,八十年来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军事胜利。”对于饱受外患的北宋是极大的鼓舞,使北宋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达到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敌之忧”的战略目标。清朝学者蔡上翔评价说:“韶以书生知兵,诚为不出之才。而谋必胜,攻必克,宋世文臣筹边,功未有过焉者也。”[10]

参考资料

·         1.  高路玄,《北宋熙河开边研究》,《青海民族大学》, 2013年。

·         2.  北宋拓边河湟之地:用政治手段与西夏争夺少数民族 .中华网[引用日期2016-11-18]

·         3.  《宋史》: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第进士,调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试制科不中,客游陕西,访采边事。熙宁元年,诣阙上《平戎策》三篇,其略以为:西夏可取。欲取西夏,当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夏人比年攻青唐,不能克,万一克之,必并兵南向,大掠秦、渭之间,牧马于兰、会,断古渭境,尽服南山生羌,西筑武胜,遣兵时掠洮、河,则陇、蜀诸郡当尽惊扰,瞎征兄弟其能自保邪?今唃氏子孙,唯董毡粗能自立,瞎征、欺巴温之徒,又法所及,各不过一二百里,其势岂能与西人抗哉!武威之南,至于洮、河、兰、鄯,皆故汉郡县,所谓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土地肥美,宜五种者在焉。幸今诸羌瓜分,莫相统一,此正可并合而兼抚之时也。诸种既服,唃氏敢不归?唃氏归则河西李氏在吾股掌中矣。且唃氏子孙,瞎征差盛,为诸羌所畏,若招谕之,使居武胜或渭源城,使纠合宗党,制其部族,习用汉法,异时族类虽盛,不过一延州李士彬、环州慕恩耳。为汉有肘腋之助,且使夏人无所连结,策之上也。神宗异其言,召问方略,以韶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

·         4.  《宋史》:蕃部俞龙珂在青唐最大,渭源羌与夏人皆欲羁属之,诸将议先致讨。韶因按边,引数骑直抵其帐,谕其成败,遂留宿。明旦,两种皆遣其豪随以东。久之,龙珂率属十二万口内附,所谓包顺者也。韶又言:渭源至秦州,良田不耕者万顷,愿置市易司,颇笼商贾之利,取其赢以治田。帝从其言,改著作佐郎,仍命韶提举。经略使李师中言:韶乃欲指占极边弓箭手地耳,又将移市易司于古渭,恐秦州自此益多事,所得不补所亡。王安石主韶议,为罢师中,以窦舜卿代,且遣李若愚按实。若愚至,问田所在,韶不能对。舜卿检索,仅得地一顷,既地主有讼,又归之矣。若愚奏其欺,安石又为罢舜卿而命韩缜。缜遂附会实其事,师中、舜卿皆坐谪,而韶为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后帅郭逵上韶盗贷市易钱,安石以为不足校,徙逵泾原。帝志复河、陇,筑古渭为通远军,以韶知军事。

·         5.  《宋史》:五年七月,引兵城渭源堡及乞神平,破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初,羌保险,诸将谋置阵平地,韶曰:贼不舍险来斗,则我师必徒归。今已入险地,当使险为吾有。乃径趣抹邦山,压敌军而阵,令曰:敢言退者斩!贼乘高下斗,师小却。韶躬披甲胃,麾帐下兵逆击之,羌大溃,焚其庐帐而还,洮西大震。会瞎征度洮为之援,余党复集。韶命别将由竹牛岭路张军声,而潜师越武胜,遇瞎征首领瞎夔等,与战破之,遂城武胜,建为镇洮军。进右正言、集贤殿修撰。复击走瞎征,降其部落二万。更名镇洮为熙州,以熙、河、洮、岷、通远为一路,韶以龙图阁待制知熙州。

·         6.  六年三月,取河州,迁枢密直学士。降羌叛,韶回军击之。瞎征以其间据河州,韶进破诃诺木藏城,穿露骨山,南入洮州境,道狭隘,释马徒行,或日至六七。瞎征留其党守河州,自将尾官军,韶力战破走之,河州复平。连拔宕、岷二州,叠、洮羌酋皆以城附。军行五十有四日,涉千八百里,得州五,斩首数千级,获牛、羊、马以万计。进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

·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0,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庚辰条。

·         8.  《续资治通鉴长编》:诏秦凤、熙河路经略司与转运司同议别打扑钱酌中数以 闻,务令商旅通行。逐司言:秦凤路宜依旧外,熙河路商货已经秦凤路打扑钱,若本路再收, 显见重叠。乞于秦凤路所收钱数每色立为三分,内收二分打扑。如奏一。

·         9.  白寿彝·《中国通史》

·         10.  冯瑞等 .王韶《平戎策》及其经略熙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名将王韶收复河湟与熙河开边的意义
北宋王韶
弱宋也疯狂,且看北宋如何拓边三千里!
司马吹风著作《精彩纷呈宋王朝》之三
大宋也不是一贯那么娘,熙河开边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唐朝丢掉的这六个州,三百多年后被大宋将士拿了回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