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罚款34.8亿 终身禁入证劵市场 “鲜言”是谁?

周末,监管层接连出手,先是叱咤风云的前海人寿姚振华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后是恒大人寿被限制股票投资1年,然后就轮到了神秘度可与身陷囹圄的私募一哥徐翔相比的鲜言。

近日,证监会宣布,拟决定对匹凸匹、慧球科技及鲜言处以合计34.8亿元的罚没款。其中,因操纵匹凸匹股票价格案,证监会拟对鲜言处以共计逾34.7亿元罚没款,并实行终身禁入。而匹凸匹和慧球科技的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违法系列案件分别被证监会处以570万元和943万元罚没款。

一个人承包了证监会一年罚单

而据了解,鲜言之前掌控的公司匹凸匹目前市值37.39亿,ST慧球市值也仅是47.1亿;另外,证监会整个2016年全年的罚款金额才是42.8亿。也就是说,34.8亿元的罚款基本上等于一个公司的市值,或者说证监会一年的罚款指标了,创A股最高额罚单纪录。

根据《证券法》,对信披违法违规处罚金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对操纵市场,则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鲜言可能遭到的巨额处罚,主要因于涉嫌市场操纵和虚假陈述。

并且,一般来说,从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到最终落地,快的1-2月,慢的要半年以上,但此次证监会对鲜言从立案、调查到下发处罚书仅仅用了30多个工作日的时间,速度之快,金额之大,可见处罚力度极大,而这就或与律师出身的鲜言数次利用漏洞践踏规则有关。

履历成谜 任职不明

一般来说,我们要了解一个人,要先从他的履历开始了解。但出人意料的是,网上关于资本老手鲜言的介绍却寥寥无几。

据多伦股份提供的一份简历显示,鲜言出生于1975年1月,大专学历。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任上海宾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7月至今任精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令人疑惑的是,根据企业查询宝信息显示,上海宾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注册于2004年1月,目前已吊销;而精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FINE NINE ASSETS MANAGEMENT LIMITED(精九)于2011年11月15日成立”。这就和鲜言的任职时间出现极大的出路,或者鲜言是在公司都未成立的时候就任职的?但是笔者从股东信息、变更信息等方面都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

(资料来源:企业查询宝)

而据多方求证,靠谱的说法是,鲜言曾为北京天依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有法律界人士回忆:“印象中,至少在2010年,鲜言还在从事律师职业。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

第一次浮出水面获利超5亿

至于所谓的这家“上市公司”,便是多伦股份了,这也是鲜言第一次浮出资本市场的地方。

资料显示,2012年5月,鲜言从李勇鸿手中收购匹凸匹前身多伦股份4000万股,作价3.4亿元,收购成本为8.5元/股,成为持股11.75%的第一大股东。持有两年之后,2014年4月到5月,鲜言两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原多伦股份2000万股,减持均价约为6.53元,套现超过1.3亿元。两次减持,鲜言未能从中获利,反而出现了亏损。

2015年5月,多伦股份公告变更企业名称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也变更为“匹凸匹”,与一度火热的“P2P”概念谐音。之后的10个交易日内,匹凸匹股价连续涨停。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10.96 元到十个交易日后最高价为25.51元,上涨幅度为132.76% ,显著偏离上证指数同期22.02% 的涨幅。

(资料来源:企业查询宝)

2015年6月26日,鲜言通过两个信托计划,增持匹凸匹1010万股。根据披露,鲜言用于增持的两个信托计划均使用了杠杆,杠杆比例为1:2。按增持期间匹凸匹股价计算,鲜言增持使用的自有资金约为4500万元。此次增持,鲜言持股数量增至3010万股,持股比例约为8.84%。

但令人惊讶的是,证监会最终的调查结果表述为,“鲜言作为匹凸匹实际控制人,未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启动公司名称变更及经营范围变化的相关事宜。在公司更名及经营范围变化的信息初步形成时,隐瞒相关信息,未及时告知上市公司。”

同时,在其2015年年报中,所有营业收入均为房地产相关业务产生,吹捧的互联网金融板块却并未产生实际收入。公告解释,因为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处于前期研发阶段,包括股权众筹、普惠金融、P2P网贷等业务尚未正式实施。未来公司将根据国家相关金融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实施房地产业务的后续项目和剥离,扩大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

然而,到了2015年12月28日,鲜言与上海五牛基金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将其持有匹凸匹公司股份以协议转让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全部转让给五牛基金,总价为8亿元。据此测算,加上2014年减持,鲜言共计套现9.3亿元。而按上述数据,鲜言持有匹凸匹股权共计耗资约3.8亿元,进出之间,净赚5.5亿元。

证监会的最新调查结果认定,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鲜言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交易,以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证券账户之间交易、虚假申报等手段,操纵多伦股份(后改名匹凸匹)价格。同时,鲜言在这一事件中利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信任,误导了投资者相信公司将转型发展金融服务业务,进而影响其相关投资判断。此外,鲜言还通过虚假申报等多种手段,制造投资者积极买入匹凸匹股票、市场对公司转型普遍乐观的假象,进一步误导了投资者,获利预计超过5亿元。

手握匹凸匹核心资产

2016年,虽然鲜言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及在董事会担任的一切职务,同时辞去董事会秘书一职。

不过,仔细分析,发现事情还远不止一拍两散那么简单。实际上,目前,鲜言通过增资和收购,掌握了匹凸匹核心的地产项目荆门汉通和蓄力待发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匹凸匹金融。

(资料来源:企业查询宝)

2016年8月19日,匹凸匹发布公告,计划以1亿元的价格,向鲜言控制的匹凸匹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转让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权;且一并被出售的,还有匹凸匹引以为傲的号称价值10亿的域名:www.P2P.cn。

再根据企业查询宝显示,匹凸匹旗下的荆门汉通,在2015年12月发生的股权变更中,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参与了进来。而资料显示,“柯塞威系”正是鲜言另一个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目前荆门汉通的法人代表为鲜言更加可以印证此点。

(资料来源:企业查询宝)

焦土政策 宫斗错综复杂

再来看至今宫斗大戏不断的慧球科技。大家即使不熟悉,也应该一度被其1001项奇葩议案刷屏了,例如,“关于坚持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议案”、“关于公司建立健全员工恋爱审批制度”、“关于调整双休日至礼拜一礼拜二的议案”等。

当然,不是当事人的我们也许是把这些奇葩议案一笑置之,但事实上,屡次视监管为无物的鲜言,做事张狂却并不是无理取闹。这“1001项议案”的背后,就是所谓的“焦土政策”。

正如上交所屡次提到的,ST慧球“信息披露和内部治理的混乱状态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资料显示,慧球公司原名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因连年亏损沦为ST,2008年北生药业原实际控制人何玉良病逝后,上任的顾国平一度试图推动重大资产重组,将其实际控制的上海斐讯借壳北生药业实现上市,但历经数轮,均因各种原因告吹。

于是,作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斐讯)实际控制人的顾国平,在2016年1月19日,拟将其控制的上海斐讯部分资产与慧球科技公司进行重组。在停牌近半年的时间内,慧球科技对资产重组进行了多方努力,可惜到最后连个重组预案都拿不出来。

(资料来源:企业查询宝)

证监会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4月,鲜言通过自己实际控制的上海躬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躬盛”)与慧球科技时任实际控制人顾国平签订系列协议,购买顾国平持有的“慧球科技”6.66%股权,并规定,鲜言不晚于2016年7月18日成为慧球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协议中规定,顾国平还会将慧球科技经营权及附属权益转让给上海躬盛,转让对价7亿元,分两次支付,首笔3亿元。上海躬盛先期支付4亿元后担任公司证代,并派出3名董事控制公司经营管理权、印章和信息披露密钥。

同时,上海躬盛向顾国平提供1亿元借款,若顾国平于同年8 月1 日前,完成对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斐讯通信)的重组,顾国平向上海躬盛支付人民币15 亿元,上海躬盛与顾国平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解除,上海躬盛全面退出斐讯通信和慧球科技管理。

如果一切顺利,鲜言显然可以大赚一笔。但令鲜言没想到的是,除了因顾国平“爆仓”股权无法按约过户,在情况未明的情况下,2016 年7 月21 日,张琲控制的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也加入了控制权的争夺。至同年10 月10日,瑞莱嘉誉持有慧球科技股票43,345,642 股,占慧球科技总股份的10.9793%,成为慧球科技第一大股东。

期间,2016年7月18日,公司董事长顾国平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而不久的2016年8月,鲜言出任ST慧球的证券事务代表。

这不久之后,2016年9月左右,上海躬盛以一纸诉状将顾国平连同ST慧球告上法庭,以第四方的身份加入这一“乱局”。有意思的是,ST慧球曾于5月26日与国泰君安签署的《财务顾问协议》,由国泰君安为ST慧球重组上海斐讯事宜担任财务顾问,不过因重组最终未能成功。上海躬盛在起诉书中提到,国泰君安让关联人控制的瑞莱嘉誉和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分数次大宗受让顾国平间接持有的股份,违反了财务顾问的独立性和保密性原则。让人疑惑,ST慧球的举牌方瑞莱嘉誉,为国泰君安的关联人所控制?

(资料来源:企业查询宝)

有趣的是,2016年9月7日,顾国平发声明称,本人已不再也无意成为慧球科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从上海斐讯迁移至慧球科技的高管层成员也陆续提出离职。

然而,慧球公司董事会一直坚称ST慧球时任董事是在顾国平控制时期聘任的,因此顾国平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仍可以对公司决策形成实质性控制。

至于匹凸匹前董事长鲜言,市场已出现传闻,称鲜言可能已实际控制公司。而公司和鲜言仍未按要求披露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也未明确表示鲜言是否已控制公司董事会。

目前,慧球科技的股权争夺大战仍错综复杂。

有监管人士表示,鲜言及其团队核心成员对抗调查意识强,经常直接拒绝调查或是刻意隐瞒。当年慧球科技控制权争夺战时,交易所方面曾派工作人员上门要求鲜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但鲜言以“交易所没有执法权”为由,直接要求工作人员离开。“他很有专业素养,交易所作为一线监管者的行政执法权的确是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只好交由地方证监局的稽查力量跟进调查。”不过,鲜言方面仍采取拒绝提供公司资料等软对抗手段。

而且,鲜言其实非常懂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而且日常行事也很谨慎。传闻其有一个习惯,就是平时见人会带一个记事本,每次谈话的内容都要做记录。

不过,真实的鲜言,笔者并没有接触过,业界对其的了解也并不多,其掌控的荆门汉通置业等多家公司采访中,也表示,鲜言已经好久不到公司,且电话也不接,公司也难以找到他。

在此次被罚之前,鲜言在控制匹凸匹期间已经有多次被证监会处以警告、罚款共70万元的行政处罚,且控制的公司存在大量交叉持股等历史遗留问题,那么,此次鲜言还是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还是会现身申辩呢?

有法律人士表示,如果鲜言已经顺利签收了处罚事先告知,那么接下来可能进行的行为包括了对证监会给予的多个行政处罚告知书进行陈述、申辩,申请进行听证。此后如果正式处罚下达,鲜言很可能还会继续进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后续不排除证监会会将操纵市场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因为从当前的违法所得金额来看,其已经明显涉嫌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犯罪了。而后续,相关上市公司还可能将被二级市场公众投资者发起索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顾国平持股降至1.8% 慧球科技实控人地位岌岌可危
慧球科技7次重组失败 背后或存深层利益博弈
A股大股东爆仓第一人:被市场上了一堂课
状告证监会,搬家到上交所,董事长爆仓—这是史上最牛的上市公司
上交所再打“补丁”:加强对大宗交易监控
慧球科技:A股“妖壳”漂流记 (16.8.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