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大同北岳恒山之会仙府

    .

  在恒宗殿西北上方,有一山洞名曰集仙洞,依崖建有会仙府古建筑群。整组建筑占地381.9平方米,主殿会仙府坐北向南,面宽三间11.5米,进深10.43米,出廊硬山土木建筑。殿内塑有二十七尊神象,正中是福禄寿三星,两旁是上中下八洞神仙。会仙府又名集仙阁,自古为仙人炼丹之处远在春秋时期,太上老君相传在北岳恒山千佛岭结炉炼丹,燃灯道人演兵斗法;西汉初昌蓉往来于恒山;《广仙列传》中记载汉武帝元光五年以后,先后有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在此修炼,东汉明帝永平16年(公元71年)五岳道士与佛教徒焚经斗法,参加头号斗法的道士裴文度也曾居于此。北魏天师寇谦之在恒山讲经说法后,将高足弟子李皎等多人留此修炼,唐代管革,恒山遇张果老,果老见他道骨不凡,收为弟子,在这里修炼成仙......凡此种种,有关恒山的道教传说不少,在会仙府中可寻踪一二。

   会仙府古建筑群恒宗殿西北上方
  会仙府庙宇群的入口。恒山道教主流属全真教龙门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双修一应俱全。
  会仙府四周悬崖上集中了大量的摩崖题刻。“天地大观”、“壁立万仞”、“昆仑首派”等历朝历代各种书体,笔划如椽,字大过丈,为书法佳品,体现了恒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会仙府依崖而建,主殿坐北向南,面宽三间,出廊硬山土木建筑。
  会仙府的门楣上悬挂“洞天福地”匾额,山崖上有“会仙府”三个大字。会仙府原名集仙洞、神仙云集之处。恒山十八景之一,曰“仙府醉月”。故此庙神仙最多、最灵、香火旺盛,问卦求药者终年不绝。会仙府海拔1820米,建于明代,是全山最高的一组建筑,庙内供奉神仙三十多位系明代所塑。 
   会仙府大殿正中供奉北岳大帝(五帝之一)(颛顼)及二位侍者。
  会仙府大殿后排供奉福、禄、寿三星君,东西两侧为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这些神仙分别为:
  福星(天官)汉代杨成,湖南道州人;禄星(文昌)五代张远宵,四川梓潼人;寿星(南极星君)彭祖,江苏徐州人;上八仙为王禅、王敖、陈博、孙膑、和仙、合仙、白猿、骊山老母;中八仙为钟离权、吕洞宾、李铁拐、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下八仙为刘伶、刘海、刘伯温、济小唐、韩庆云、姚广孝、苗庆、麻姑。
会仙府的古松。
  会仙府旁有一座玉皇阁。玉皇大帝,全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不是最高,但神权最大。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管宇宙万物兴隆衰败,吉凶祸福。(提示一下:玉皇阁并不是北岳恒山的正殿,正殿是会仙府下面的恒宗殿(贞元殿)。)
  玉皇阁前的张果老神像。据传,这附近的通元谷是当年张果老修练之处,因昔日果老与仙人抚琴、对奕,故在会仙府附近留下了“琴棋台”。金庸老先生笔下的《笑傲江湖》,恒山掌门令狐冲征服魔教后,把天下的三教九流集中到通元谷修行,说的就是此处。琴棋台除留有历代文人题诗外,台畔峭壁上还刻有悟道仙踪一局烂柯斗北一柱仙山显岳石壁凌云等题刻。
  在玉皇阁的廊柱上悬挂着道家最有名的这幅对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会仙府东建有“御碑亭”。“御碑亭”是一处八面出廊,四面有门窗的八角单檐尖顶建筑,亭中竖高三米,宽90厘米,厚30厘米的青石石碑一通,碑刻“化垂悠久”四个大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
  御碑亭内藏石碑为大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帝为恒山题写的“化垂悠久”御笔题刻。并御制“九龙鎏金匾额”赐予恒山,悬挂于恒山恒宗殿正梁。
  这是康熙皇帝到恒山御祭的时候留下的御笔:化垂悠久”。御碑的碑帽雕刻龙形图案,为皇家御碑标志。
  还有其他一些人留下的碑刻,但年代久远,已不能看清楚字迹。
  嘉庆皇帝派遣太原镇总兵到恒山祭祀时留下的御祭文还清晰可见,但石碑也破损了。
会仙府东侧的石刻。
  从会仙府上向下俯瞰,我想如在更深人静、皓月当空时,遇上府中众神仙饮酒赏月,说法谈经那该是一件多么神奇之事! 
这是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时所立石碑,上刻着北嶽全图”,值得细细一看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北之旅:登顶北岳恒山
神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
道教名山北岳恒山,半山腰上的神仙洞府都住过谁
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真武庙(玄武庙)
新发现|一块鲜为人知的恒山山图碑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