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条山的故事(九)景山,“景亳[bó]之命”发生地

   .

  “景亳之命”、殷革夏命的故事发生在运城,就发生在中条山的景山。景山,又名汤王山,在中条山中部,位于运城市闻喜县境内。相传商汤从此起兵,“景亳之命”讨伐夏桀,推翻夏王朝;景山又是著名的风水学家郭璞的出生地,他曾经注解了《山海经》。《山海经》中记载:景山(汤王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

  一
  在古代,互用。《殷祝》记述汤王放逐夏桀后回到亳城: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这里的薄便同亳。中条山古称薄山,亦称亳山;运城市垣曲在历史上曾称亳城。
    孟子说:汤居亳,以葛为邻。就是说,葛与亳城距离很近,是相邻关系。闻喜中条山区有葛寨,与垣曲相邻,闻喜旧县志一直作葛伯驻兵处记载,应是不谬的。
     鸣条,显然是指绵亘于运城盆地的鸣条岗。汤伐桀,战于鸣条。西汉孔安国认定:地在安邑之西
    再说景亳之命中的。这里的是地名,指景山。即今汤王山,又称汤山。
    《山海经》:景山南望贩盐之泽。就是说,站在景山上,可以望见远处的盐池(即运城盐池)。郭璞注贩盐之泽即今盐池
    《水经注》:涑水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这里的景水应即使发源于汤王山下的沙渠河。
    《山西通志》则直截了当地说:景山即汤山
    《诗经》里的陟彼景山景员维河等诗句,也提到了景山,应该都指的是汤王山。
    亳在运城垣曲,景即汤山,所谓景亳之命,是指汤王在景山及亳城举行仪式,受命为天子。实际情况则应该是,三千诸侯在亳城集会,统一了意见,然后在景山上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正式确定了汤王的天子低位,宣布商朝的建立。对于长期处于夏桀残暴统治下的华夏黎民,这无异于拨云雾而重见天日,他们对汤王的感恩戴德可想而知。至今石门山区群众中仍流传着不少关于汤王的故事(见《闻喜县志》)。景山由于曾是汤王的即位之地,百姓口口相传为汤王山。汤王山上有汤王庙,为四季祭祀之所。在中国历史上,汤与尧、舜、禹一样,备受爱戴与推崇。
     从汤到纣,商朝共传1731王,历时600年,约从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初期商建都于亳,后因河决之灾,迁都于嚣(在今河南荥阳),此后又由于水灾迁于相(今河南内黄),后来又迁于耿(今运城河津市),最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


  二
  汤王山是个自然风光极佳、历史很悠久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避暑胜地。几个好友决定五一小长假去看看。
  车行闻垣路,坡陡弯多,但行车稀少。一个个不知名的沟沟峁峁甩向身后了。一路峰回路转,一个小时后,我们进入了青山沟。 青山沟是个风景最美地方,谷大沟深,山势险峻。置身于沟底,两侧奇峰峭壁,满目巍峨,脚下哗哗的流水声在幽静的山谷中,真一个世外佳境。
  沿沟朔行两公里,我们便到了汤王山主峰的脚下,我们下了车,开始步行。满山遍野的松林,在微风吹拂下,传来阵阵的涛声。树上偶尔可以看见松鼠在树上觅食松子。林间鸟儿叫个不停。远处翠峰逶迤,奇峰竟秀,空旷神怡,赏心悦目。这里的山呀,植被茂密,灌木丛丛,枝条交错,一簇簇山花争奇斗艳,不觉来到了半山腰的一处空地上,右边是一处泉水,这大概就是相传的汤王饮马池吧,水很清冽,每个人都鞠上一鞠,饮上一口,还真甜哩。
  经十八坪,就在疲累之时,前方已到一处平缓地段,便看到在悬崖上那绿树掩映下的郭璞书堂了,说是其实为一孔岩洞。这里真是个清静之地,向阳避风,有悬泉滴水;洞里有石桌凳和石坑,也有藏书室,显得过于简朴和艰苦,不禁使人会问:此处距家60余里,老人家缘何而来到这深山老林,与世隔绝?隐居洞中甘愿寂寞,刻苦攻读,著书立说,二十年如一日,绝非一般人能为,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做客郭璞书院,对话先贤,聆听教诲,以释心中之疑。郭璞所处的时代正值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战火频起,社会动荡,为避战乱,远离尘世,隐居深山,全身心地苦读修炼,以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这是他少年之志向。他为起名郭璞,字景纯,璞,即不事雕琢之玉也;,即景山也;,则有全、精、净之意。由此可见,选择此地为书堂,是他经过慎密考察、深思熟虑后的理想结果。虽然条件艰苦,但环境幽静,风物宜人,能清心习文修书。他就这样投进了汤王山的怀抱,与商汤交流与沟通。在这里,他以商汤为楷模,激励和鞭策自己要像汤王那样报效国家,安抚民生。
  山下到山顶约10里的路程,登山前尚觉得有点热,达到顶峰时,已令人感觉到浑身凉嗖嗖的,只好把手上的衣服穿上了。到了山顶。一大块空地展现在眼前了,呵,真有有一座庙宇,山门的门楣石匾刻着:南天门,落款是大清康熙年间。

  汤王庙就坐落在巅峰数亩大的平台上,庙墙用粗砺的山石堆垒,庙门在北侧,同样以块石砌就,呈拱窑式,上书汤王庙。大殿呈型布局,采用了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手法,拱型窑洞式结构,顶部采用多脊片石出檐。坐南朝北,以块石砌就,为前横后竖的两孔石窑组成。左首和右首均有,呈碉堡型的附属物。此庙没有砖木结构,更无秦砖汉瓦,这里的一物一件,几乎都是取之天然,就地取材,显得过于简陋和朴拙,近乎原始状态。令人欣慰的是正殿神庙的灵气尚存,神韵犹在,可见香火的灰烬和满墙壁的锦旗。还真是,百姓心里依然眷念着汤王。
   我们从庙院横卧着两根断裂的雕刻蟠龙石柱,看到了汤王庙的桑沦和昔日的辉煌。 殿前设有石刻香炉一个,石经幢一通。大殿塑有汤王坐像一尊,披霞戴冠,眉宇间透出王者之气。两侧陈列有残碑十余通,字迹以稀可辩皆是历代文人墨客,登山观景所赋诗文。不经意间,一滴水注滴在头上,仔细摸去,周围石壁皆是湿淋淋的,我们不解其缘。
   一位当地的老人告诉我们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汤王山一带还是荒山野岭,汤王从东南来后,便率领百姓辟荆斩棘,垦荒种地。连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打心里爱戴汤王。有一天,从西南来了一支人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百姓惨遭不幸。汤王率领人马与敌人激战。敌人又调集了更多的人马,围困了汤王山。汤王派大将军商虎率领一支精悍的人马在夜间突围。商虎杀得敌人尸横遍野,不幸中暗箭牺牲。汤王万分悲恸,劝百姓各奔前程。百姓痛哭流涕不忍离去,誓与汤王共存亡。汤王率领人马在山上山下、山前山后再与敌军血战,最终战胜了敌人,后来,汤王又西征安邑,统一全国。当地百姓怀念汤王,就在最高的山峰兴建了汤王庙,在山腰兴建了将军(商虎)庙。汤王生前关心百姓疾苦,有求必应。每到大旱之年,百姓便想到汤王,到汤王庙祈雨,传说还很灵验呢。就是在大旱之年,大殿也是这样的,不曾干过。我想,这也可能是当年汤王的壮举感动了龙王的缘故吧。 
  站在山梁上,脚下的沟壑深不见底,大喊一声,声振寰宇。脚下有一株石榴树虽生长在石头逢中,但郁郁葱葱,有着极强的什么生命力,这不正像商汤的传说一样,是呀,华夏5000年,口口相传,宁有人说夏商不可靠,让他们见鬼去吧,三皇五帝夏商周自在华夏民族的心中,留在我们的血脉里。
  出了大殿,往西南方向看,百里解池风光尽收眼底,呵这不正合《山海经》记录的场景一样么,我越发坚信,这里就是商汤征伐夏桀的出发地了。
  饱阅少年郭璞的执着,念叨汤王的仁德,一览汤王山的美景,风光这边独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途而废汤王山
中条山,一座承载华夏文明的文化圣山(三)
中国运城闻喜汤王山
河东文化)现在运城有中条山,夏商时期运城有“条”国
商朝起源于山西运城
青城.药王庙空中全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