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接PCI术中如何把握血栓抽吸装置的适应证

          直接PCI术中如何把握血栓抽吸装置的适应证?

            孙党辉 徐巍,李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

                                             2012-6-20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无复流发生率高达10% ~ 20%,血栓脱落引起微血管床栓塞是急诊PCI 无复流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栓抽吸装置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 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效降低血栓负荷,预防远端栓塞,减少无复流现象发生。

  血栓抽吸装置在STEMI 患者直接PCI 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许多大规模临床研究和荟萃分析结果证实。TAPAS 研究是迄今评估血栓抽吸装置对STEMI 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影响最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1071 例发病12 小时内的STEMI 患者,随机接受常规PCI 或血栓抽吸联合PCI。与常规PCI组相比,血栓抽吸联合PCI 组术后心肌灌注明显改善,心肌Blush 分级3 级患者比例和心电图ST 段完全回落比例明显增加,30 天死亡率显著降低。随访 1 年,血栓抽吸联合PCI 组全因死亡率显著下降,心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再梗死复合终点风险明显降低。EXPIRA 研究入选175例PCI 术前造影显示“罪犯血管”血流TIMI 0 ~1 级的STEMI 患者,随机分为常规PCI 组和血栓抽吸联合PCI 组,结果显示,血栓抽吸联合PCI 组术后心肌Blush 分级≥ 2 级比例和术后90分钟ST 段回落比例均明显优于常规PCI 组,术后9 个月随访显示血栓抽吸联合PCI 组心源性死亡率更低,随访2 年结果显示,该获益仍持续存在;多因素分析证实,血栓抽吸是2 年心性死亡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2008 年发表的一项包含31 项使用血栓去除装置治疗STEMI 患者的荟萃研究证实,各种血栓去除装置均可显著改善STEMI 患者心肌灌注,减少远端栓塞,但人工血栓抽吸装置可使患者术后5 个月死亡率显著降低,而机械血栓去除装置升高患者死亡率。2010 年一项对17 项使用血栓去除装置的随机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也提示,人工血栓抽吸装置有降低STEMI 患者30 天死亡风险的趋势,而机械血栓去除装置有使死亡率增加的趋势。ATEMPT 荟萃分析还证实,血栓抽吸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 b/ Ⅲ a 受体抑制剂(GPI)较单纯血栓抽吸、单纯GPI 或单纯PCI 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STEMI 患者预后。

  2009 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性心肌梗死指南中将人工血栓抽吸列为Ⅱ a 类推荐(B 级证据),尤其推荐用于缺血时间短、血栓负荷重的STEMI 患者。2010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STEMI 治疗指南中建议治疗血栓病变时用人工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联合应用GPI 预防无复流现象。2010 年我国PCI 指南也指出,急诊PCI 时实施血栓抽吸术是合理的(Ⅱ a / B)。

  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罪犯病变富含血栓者(如闭塞血管段呈截断状,闭塞部位血栓长度>5 mm,存在漂浮血栓,伴病变远端持续对比剂滞留,或不完全闭塞伴蓄积血栓长度超过参考血管直径3 倍等),一定先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再行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由于血栓抽吸导管外径通常较大(如Diver 导管外径4.7F),罪犯病变本身或其近端如有较严重狭窄,血栓抽吸导管通常很难通过病变完成血栓抽吸,可先用小球囊低压力预扩张后再使用抽吸导管抽吸。直接用较大球囊或较高压力扩张可能引起大量血栓脱落,栓塞远端血管床,导致无复流发生。有报道约半数的STEMI 患者罪犯病变狭窄程度小于50%,对此类病变行血栓抽吸后常可采用直接支架置入术,既节省费用,又避免反复球囊预扩张引起血栓和粥样斑块碎屑脱落导致慢血流和无复流。TAPAS 研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 组采用血栓抽吸后直接支架置入的STEMI 患者占55.1%。对于血栓抽吸后无明显残余狭窄的STEMI 患者,单纯血栓抽吸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根据抽吸导管内腔直径不同可将人工血栓抽吸导管分为大腔(如Diver CE、Pronto)、中腔(如Export、Rescue) 和小腔型(如Probing)。一项体外研究使用模拟器比较不同血栓抽吸装置抽吸效率的差异。结果显示,血栓抽吸导管内腔面积大小对抽吸盐水效率影响较大,管腔越大抽吸盐水效率越高,但由于血栓呈半固体状,研究发现,决定血栓抽吸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血栓抽吸导管内腔的形态而不是内腔的面积,圆形内腔导管对血栓的抽吸效果要优于半月形内腔的抽吸导管。一项纳入160例STEMI 患者的临床研究证实,内腔呈圆形的Export 抽吸导管较半月形的Diver CE 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效率更高,但目前研究尚未显示使用不同形态内腔的血栓抽吸导管抽吸的STEMI 患者在心肌灌注和预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并非所有急诊PCI 病例都能够完成血栓抽吸并从中获益。TAPAS 研究中血栓抽吸组有10.1% 的患者未能完成血栓抽吸。梗死相关动脉(IRA)近端弥漫高度狭窄、钙化病变及分叉病变是血栓抽吸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患者年龄、收缩压、血栓的可视程度也是影响血栓抽吸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如造影显示对侧血管向罪犯病变存在丰富的侧支循环,且造影提示罪犯病变狭窄程度重而血栓负荷少,血栓抽吸价值不大,操作也很难完成。术前应根据造影情况对罪犯病变情况进行评估,再决定后续治疗策略。

  总之,STEMI 患者急诊PCI 术中应尽量将血栓或粥样斑块碎屑抽吸出来,减少无复流现象发生,改善心肌灌注和预后。目前血栓抽吸装置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其抽吸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血栓抽吸前要对患者冠状动脉血栓负荷情况充分评估,选择恰当的血栓抽吸装置,充分发挥血栓抽吸装置在直接PCI 术中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章】血栓抽吸技术或成为治疗冠心病新方法
王乐丰:常规手动抽吸是卒中的罪魁祸首?
「PCI 血栓抽吸」 到底配不配?
【ESC2018指南】陈玉国:2018 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解读
ESC2017 | 颜红兵教授看STEMI指南:理解精髓 意识差异 指导实践
干货丨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的处理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