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和治疗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和治疗

                                                                    
2012-09-01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CT)是指心率大于100次/分,QRS波时限大于120ms的节律。WCT是临床医生尤其急诊医生需要立即判断并处理的问题,正确的判断可以避免不适当甚至有潜在危险的治疗,对估计预后也有所帮助。 
    正常情况下,窦性激动自房室结、希氏束下传,几乎同时自右束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末端开始激动心室,所用时间(即QRS波宽度)小于或等于0.11秒。当激动起源于希浦氏系统以外时先在心肌细胞间缓慢传播,当到达希浦氏系统后才能迅速传导,因此心室激动起源异常可引起整个心室激动时间(即QRS宽度)延长;此外,心脏传导速度减慢,如希浦氏系统传导速度减慢或阻滞、心室肌的传导速度异常均可导致QRS波时限超过0.12秒。
    根据上述机制,多种心律失常可表现为WCT,其中①室性心动过速(VT)最常见,约占到90%左右(激动起源异常);②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传导异常约占10%,其中包括:室上速伴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阻滞(传导速度减慢);室上速伴前向的附加束传导(传导途径异常)以及非特异性QRS波群增宽(药物、高钾、严重心肌缺血或肥厚引起的心室内传导减慢)。因此,WCT的鉴别重点在VT与SVT的区分。
    临床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结果及服药情况等基本资料对WCT的鉴别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比如:高龄、既往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植入ICD术后等病史常提示VT可能较大,而年轻、无基础心脏病则更可能是SVT,窦性心律QRS为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且与WCT发作时QRS图形一致提示SVT;颈静脉查体发现“大炮A波”(提示房室分离)强烈提示VT,需要注意的是虽然VT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崩溃,但血流动力学稳定觉不是除外VT的可靠指标;应该关注血钾和血镁,因为低血钾和低血镁是VT的促发因素,而血钾过高可使心室内传导减慢;许多药物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如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和红霉素可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但是对于血流动力学崩溃的患者,应首先尽快行电复律治疗,全面的诊断评估可在病情初步稳定后进行。
    大约90%左右的WCT可通过体表心电图鉴别,应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以便于判断最早心室激动点的位置;尽量长程记录,以显示 WCT的起始和终止,并有助于识别 P 波和 QRS 波群的关系。常用的鉴别指标如下:
    (1)房室分离:心电图表现为心室率快于心房率,且QRS波群与P波无关,应寻找P波清楚的导联观察,V1导联通常较其他导联更易发现房室分离。房室分离是鉴别VT和SVT的重要条件,它说明心房不是维持心动过速的必要条件,因此其诊断VT的特异性几乎为100%。然而其敏感性仅为20%-50%,对于频率很快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常不易发现房室分离,此外有30%的VT存在1:1室房逆传,20%左右的VT有2度室房阻滞。
    (2)室性融合波和室上性夺获:发生率约5%,意义同房室分离。发生条件为①心室率<140bpm;②无室房逆传;③房室结下传功能正常。室上性夺获的心电图特点:①QRS波突然提前、变窄;②QRS波前可见相应的P波;③室速发生节律重整。室性融合波的心电图特点:①QRS波形态介于室速与窦律的QRS波形态之间;②发生时间刚好为室速波应该出现的时间。
    (3)额面电轴:QRS波额面电轴极度左偏位于-90°~ ±180 °(无人区电轴)以及左束支阻滞图形时(V1导联为负向波)QRS波额面电轴右偏均高度提示VT,特异性95%,敏感性30%。
    (4)QRS波时限:QRS波越宽,VT可能性越大。左束支阻滞图形时QRS宽度 > 160ms、右束支阻滞图形时QRS宽度 > 140ms提示VT;QRS宽度 > 200ms时,几乎可以肯定为VT,但要注意除外药物影响;有时VT的QRS宽度可以较窄,如特发性室速的QRS宽度可在120~140ms。
    (5)RR间期:室速RR间期基本规则,相差小于40ms;RR间期绝对规则,相差小于10ms,大多数为SVT;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时,RR间期绝对不等,相差大于40ms。
    (6)胸前导联QRS波同向性:WCT发作时胸前导联主波均为正向或负向,称为同向性,约占室速的20%。胸导联均为负向同向性时VT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胸前导联均为正向同向性时多为VT,有部分为SVT。
    (7)QRS波形态:当QRS波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时(V1导联为正向波),以下心电图特点提示VT:①V1导联单相R波、双相qR波或宽阔的R波(大于40ms);②V6导联呈rS波强烈提示VT;③如果V1导联呈双峰R波,前峰高于后峰的“兔耳征”(即前耳较大)提示VT。
当QRS波呈左束支阻滞图形时(V1导联为负向波),以下心电图特点提示VT:①V1或V2导联的R波增宽 >30ms;②S波前有顿挫;③R-S间期延迟即QRS波起始至S波的最低点> 70ms ;④V6导联出现Q波。
    以上所列各种WCT鉴别指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因为将上述特征逐一对比将花费较多时间,且大多数患者仅具备上述特征中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并不符合,从而容易使人困惑。其实,已经有数个流程图被用来指导临床判断,这对急诊医生无疑是很大的帮助。下面将列举最常用的两个流程:
    (1)最常用的所谓Brugada流程,由Brugada于1991年提出,其最初前瞻性应用于分析554例最终接受电生理检查的WCT患者,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8.7%和96.5%,但随后其他学者报告的准确性大致为85%。


  
            V1、V2、V6导联呈室速图形即符合前述以QRS波形态判断VT的标准

    VT与预激合并SVT的鉴别特别困难,因为两者的心室肌动均起源于正常的传导系统之外,因此以上诊断流程中涉及QRS波形态的步骤可能将SVT合并预激误判为VT。为此,Brugada及其同事制定了另一个流程鉴别两者。
  
    (2)Vereckei新的VT四步诊断法:Brugada标准的最后一步仍然保留了传统的形态学分析,所以仍稍感繁琐, Vereckei等于2007年发明了另外一种简单的新方法,摒弃了复杂的形态学分析,并和Brugada标准比较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方法创造性的引入了Vi/Vt的概念,Vi指在一个有双向或多向QRS波的导联,QRS波起始40ms电压的变化幅度,Vt指同一导联QRS波终末40ms电压的变化幅度。Vi/Vt诊断标准的原理为:SVT导致的WCT,其室间隔起始激动依然迅速,室内传导延迟导致的QRS波增宽发生在QRS波的终末部;相反,VT导致的WCT,一开始激动先在心室肌细胞间缓慢传播,直到最后才抵达希浦氏系统,使剩余心肌迅速激动;减慢心肌传导的药物(例如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胺碘酮)减低Vi和Vt的幅度相同,因此对Vi/Vt无明显影响。
 
    
    (3)WCT的治疗策略:首先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首选电复律,必要时在复律前使用镇静药物,而区分VT还是SVT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进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较难鉴别的WCT,均应先按VT处理。
    进一步的处置包括: 
    (1)去除诱因:包括改善心肌缺血、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对于过量的药物的清除和使用拮抗剂;如果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基础心率过慢有关,有时需要行临时起搏治疗。 
    (2)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其中胺碘酮的应用最广泛,也是目前最安全的AADs,极少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但低钾时发生率明显增加,禁用于QT间期延长的患者;普罗帕酮适用于SVT伴旁路前传或束支阻滞,但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禁用;维拉帕米适用于SVT伴束支阻滞,但禁用于预激合并房颤患者,因其可加快旁路传导导致血流动力学显著恶化,甚至引起室颤;对于心动过缓后出现的室速,可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室率。
    (3)导管消融:根治WCT最有效的手段,能根治房室旁路、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阵发性室上速,以及房扑、房颤、室速等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用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彤心飞传】右束支阻滞伴V6导联R/S比值<1.0 的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新标准
心律失常---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流程的演变
主任提问:宽 QRS 心动过速的 6 种鉴别方法,都是啥?
重读经典八--宽QRS型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13
宽QRS波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并束支阻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