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肺预防与康复|社区和家庭心脏康复经验



心脏康复是指因心脏受到损害造成的身体各种异常功能的恢复,包括心脏本身损害、精神上损害和社会上的不适用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恢复,心脏损害主要是影响心功能,主要包括:泵血功能、电传导功能、内分泌功能等。通常说的心脏康复指心脏泵血功能的恢复。



 心脏泵血与症状

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引起动脉系统缺血(脑供血不足,肢体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心悸,乏力,肢体疼痛,心绞痛等;也引起静脉系统淤血(肺淤血,消化道淤血,肢体水肿),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喘,纳差,腹胀,水肿。

心脏泵血功能不足泵血功能正常射血分数大于55%对患者的影响:

  限制患者活动

  影响生活质量

  威胁患者生命


心脏血管事件作为一个巨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在其治疗康复过程中,患者面临行为方式的矫正、心理的适应性、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再调整。患者的生活突然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对躯体的不适和负性情绪:恐惧感、无助、焦虑、抑郁。他们更关心:我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健康?我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我的生活需要做哪些改变?我能做多少运动?

通过心脏康复对患者合理的进行运动疗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药物指导、自我管理和随访,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泵功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求,如家庭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心脏康复是心脏病的预防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的医学处理过程,体现在冠心病康复药物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和戒烟处方五大处方,可以帮助患者更快速回归社会。


社区和家庭心脏康复



重视社区和家庭康复的原因是心脏康复需要长期计划,需要较长的维持治疗和康复周期,辅以长期的维持性医疗保健服务。住院康复治疗往往花费大;院外康复无专业医护人员指导;存在危险大,依从性差、效果差。因此社区和家庭心脏康复成为心脏病治疗的长期形式,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环节。 



社区和家庭心脏康复模式

社区和家庭心脏康复模式需加强三级医院专科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三者间的联系和合作。

三级医院承担患者评估、指导和帮扶社区制订心脏康复计划。社区医护重点实施心脏康复,承担家庭心脏康复和患者保健,保证心脏康复实施的延续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社区和家庭心脏康复需要三级医院、社区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参与,保证心脏康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

社区和家庭心脏康复内容

①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实施评估和危险分层

②制订社区和家庭心脏康复计划

③指导心脏康复训练

④健康教育,实施二级预防

⑤指导临床用药和随访?倡导患者的家庭自我管理



社区和居家心脏康复的患者选择

冠心病稳定期,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8周以上,稳定性心绞痛

慢性心衰稳定期4周以上,包括心功能2-3级患者

其他心脏病

康复病房

舒适安静的康复病房

单间房40%

训练设备 如:




慢性心衰的康复治疗



慢性心衰的康复治疗包括循证证据、患者选择、团队组成、个体化方案、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等。


循证证据


心衰患者应规律的进行有氧运动,以改善心功能和症状(Ⅰ类,A级)

临床稳定的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是有益的(Ⅱa类,B级)

研究和荟萃分析显示,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可改善运动耐力、提高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衰住院率。

HF-ACTION试验表明,运动训练对相对年轻、NYHAⅡ~Ⅲ级、LVEF≤35%的稳定性心衰患者是有益和安全的,心血管因素病死率和再住院率显著降低。



康复团队组成


慢性心衰患者康复治疗团队需要多学科专业参与,包括:

1.心脏专科医师

2.心理治疗师

3.营养师

4.运动康复师

5.基层全科医生

6.康复护士

7.患者家属


个体化心脏康复方案


6分钟步行试验

建立心脏康复档案及知情同意

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

强调治疗的依从性

制订运动处方

掌握运动强度判断方法

指导日常生活与药物治疗

加强自我管理与随访


心衰康复运动处方原则


运动强度:中小强度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为主, 避免抗阻运动

运动时间:一般每天至少15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3天

运动前后应有充分的准备和结束活动(至少5-10分钟低强度的运动)


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   10-20min/d(器械辅助)

柔韧性运动 10-20min/d(太极操)

平衡训练(仪器辅助)

 

慢性心衰有氧运动方案的实施

间断运动训练阶段

运动训练早期,建议起始水平为低强度(25%~45% VO2max )的运动量,为期3周,每周3次,每次15min。其中运动持续30s,运动量为35% VO2max和休息60s交替进行。

持续运动训练阶段

完成早期运动后,重新测定6MWT,建议采用中等强度强度(45%~60% VO2max )的运动计划,持续4~6周,每周3次 ,每次20min。

每阶段调整运动强度时需在心电血压监护和医生指导下进行。

 

自我确定运动强度

最大摄氧量的50%-80%或低于无氧阈值

最大心率的60%-80%或目标心率法(不受β受体阻滞剂影响):( HRmax×静息心率)×0.4-0.6 静息心率

自我感觉劳累程度Borg计分表12-16分


运动强度过大的标志

运动中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大汗、面色苍白、心悸,不能坚持运动,运动后次日早晨感觉疲劳,心率明显加快或者减慢,血压异常,运动能力下降。


停止康复运动的指征

症状:疲劳无力、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运动失调、紫绀、恶心等

运动中出现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严重室性早搏

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二度或三度A-VB

心肌缺血(心绞痛,ST段偏移>0.2mV)

血压过高(SBP3200mmHg,DBP3100mmHg)或血压降低(运动加量时血压下降>10 mmHg)

出现奔马律或肺内啰音增多


心衰的随访管理


随访便于对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加强患者与心衰团队之间的沟通,从而早期发现并发症,包括焦虑和抑郁,早期干预以减少再住院率,便于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每l~2个月1次,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Ⅰ类,C级),容量负荷及体质量变化(Ⅰ类,C级),饮酒、膳食和钠摄人状况(Ⅰ类,C级),以及药物应用的剂量、依从性和不良反应。体检:评估肺部啰音、水肿程度、心率和节律等。 


自我管理

维持规律日常生活

判断合适的运动能力

监测容量负荷及体质量变化

低盐低脂膳食和尿量变化

药物应用的剂量、依从性和不良反应

水肿程度、心率和节律变化 

定期随访电解质,Pro-BNP,UCG等

 

患者及家庭成员教育

主要内容应涵盖:运动量、饮食及液体摄入量、出院用药、随访安排、体质量监测、出现心衰恶化的应对措施、心衰风险评估及预后、生活质量评估、家庭成员进行心肺复苏训练、寻求社会支持、心衰的护理等。 

强调坚持服用有临床研究证据、能改善预后药物的重要性,依从医嘱及加强随访可使患者获益。 

1.让患者了解心衰的基本症状和体征,知晓心衰加重的临床表现,如疲乏加重、运动耐力降低、静息心率增加≥15~20次/min、活动后气急加重、水肿(尤其下肢)再现或加重、体质量增加等。 

2.掌握自我调整基本治疗药物的方法:

①出现心衰加重征兆,应增加利尿剂剂量;

②根据心率和血压调整β受体阻滞剂、ACEI和(或)ARB、利尿剂等的剂量。 

3.知晓应避免的情况:

①过度劳累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

②感冒、呼吸道及其他各种感染;

③不依从医嘱,擅自停药、减量;

④饮食不当,如食物偏咸等;

⑤未经专科医生同意,擅自加用其他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4.知道需要就诊的病情变化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谢萍: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的一些事
心梗后该如何运动?正确方法看这里!
心脏康复之运动处方制定中的风险管理
心脏病的动与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