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策划】许顶立:合并高血压的HFpEF患者,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

1. HFpEF发病现状严峻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归宿。统计数据表明,在全部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约占50%左右,其平均发病年龄71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HFpEF比例将进一步上升。HFpEF与性别存在相关性,发病人群中女性>50%。


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提出,HFpEF诊断标准为:(1)有典型心衰的症状和体征;(2)LVEF正常或轻度下降(≥45%),且左室不大;(3)有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的证据(如左室肥厚、左房扩大)和/或舒张功能不全;(4)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浸润性)心肌病等。刚刚公布的2016年ESC心衰指南认为,LVEF≥50%才能诊断HFpEF。


2. 分析高血压导致HFpEF的主要机制


随着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高血压已成为导致HFpEF的最主要病因,其他病因还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和缺血性心脏病等。另外,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贫血、摄盐量过多、高血压恶化、医源性容量负荷过重以及使用一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钙拮抗剂及噻唑烷二酮类)是诱发因素。研究显示,高血压人群中近5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衰。


HFpEF发病的主要机制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包括左室充盈减慢、舒张期僵硬度增加;心室-血管耦联受损;心脏变时和储备功能不全;心肌能量储备减少;炎症和内皮功能受损等。


血压增高可增加心脏工作负荷,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因子激活,使得心脏负性重塑,即左室肥厚。其次,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过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还增加血管抵抗和阻力,降低血管顺应性,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及患者年龄增加,高血压最终发展为心衰的比率逐年增高。


3. 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衰风险


在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8],60%~80%的心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与对照组比较,血压≥160/95 mmHg者发展为心衰的风险增加6倍,而血压≥140/90 mmHg但<160/95 mmHg患者或使用降压药物者,发展为心衰的风险仅增加2~3倍。


在高血压的所有层次分级中,随着血压降低,发展为心衰的相对风险亦随之降低。许多随机试验证明,降压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发展为心衰的风险,控制高血压可使新发心衰的危险约降低50%。


而且,高血压被控制后可看到心衰显著改善,减少受损心室的后负荷,使心排血量增加,减少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因此,降压治疗是预防心衰、治疗伴急性和(或)慢性心衰患者的主要策略,HFpEF心衰患者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


4. HFpEF患者需更严格降压


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表明,在很大的血压范围内高血压危险呈线性。在综合分析大量数据和试验后,近年国际上提出不同心衰情况的目标血压值,HFpEF患者的目标血压宜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标准,血压应降至<130/80 mmHg。对HFpEF患者的研究,包括CHARM-Preserved、VALIDD、EXCEED、IPRESERVE等这些试验组中,使用降压药可改善高血压和HFpEF患者的舒张功能,舒张功能的改善与血压降低的程度密切相关。


2013年ACC/AHA指南推荐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房颤的快心室率,肺淤血和四周浮肿者使用利尿剂。推荐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用于治疗高血压。2014年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1)积极控制血压,目标血压宜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标准,即血压<130/80 mmHg,5大类降压药均可应用,优选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2)应用利尿剂,消除液体潴留和水肿十分重要,可缓解肺淤血,改善心功能;但不宜过度利尿,以免前负荷过度降低而致低血压。


总之,如何解决好血压与心衰的关系,管理好HFpEF患者的血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表明,伴高血压的HFpEF患者可通过降压治疗来改善心脏舒张功能,但HFpEF患者的血压最佳控制目标值仍需大量临床试验去探索。



采访专家简介

许顶立教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联络与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获聘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常务编委,《心脏杂志》副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压真的越低越好?中国研究公布最佳目标范围……
心衰患者的血压管理: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难题
【年度盘点】马爱群教授:2020年高血压性心力衰竭领域大事件
强化降压能否降低心衰的发生率?
血压在这个范围,心衰患者预后最好
血压也有年轮?不同年龄血压要求也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