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我没哭,这10个瞬间却把我暖哭了
新年这几天,不少人都被《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一幕戳中泪点。
医院门口的马路边,一位大叔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怔怔地坐下。
他手里还抓着女儿患癌时戴的假发,但女儿已经不在了。
这时,一位外卖员给他递了一盒饭。
大叔扒开小票,点单一栏竟署名:
女儿。
大叔痛哭。
这份盒饭是同为癌症患者的主角韦一航点的。
在此之前,韦一航和大叔一家只在医院里见过一面。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切和关怀,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导演说。 
这样的故事,在腾讯公益平台上还有很多。
他人一点一滴的善意,陪伴困境中的人熬过了糟糕的2020年。
在2021年的开始,公益君想与你分享其中的10个故事。
愿新的一年里,它们能给你带来更多希望和力量。
 



1

武汉解封前,不少人都为另一群人拼过命。
中学老师吴悠,每天骑电动车奔走在大街小巷,为来不及住院的600多户家庭送去口罩和救命药。
他曾在一个下大雨的夜晚接到一通电话:
对方说自己在武汉的姑父姑妈已经确诊,住不进医院,只能在家隔离。
但家里没有药了。
老人的亲人都不在身边,呼吸也开始困难。
吴悠披上雨衣,立刻出发。
3天后,他得知老人已住院,情况也在好转。
靠着吴悠送去的药,老人撑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从那一刻开始,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救人。” 
义务送药60多天,吴悠骑电动车跑遍了武汉十余座跨江大桥。
电动车没电时,他走路也要把物资送到。
“我真正想送的,是让人坚持下去的希望。”

               我要捐款               

2021年,致敬更多困境中的行善者
 


2

在爱心网友的帮助下,白血病患儿甜甜挺过来了。
武汉疫情期间,为了避免感染,她和妈妈在移植仓里住了整整82天。
每天,爸爸都往返于医院和租住的小屋为她们送饭。
没有防护服,爸爸就一直穿着雨衣奔走。
疫情严重的时候,他只能把饭送到科室门口,再由工作人员转交。
如今,最难的阶段终于过去了。
甜甜进入了维持期,身体状况良好。
“经过这一年,我觉得没有什么能打倒我们一家人了。”甜甜爸爸说。

               我要捐款               

2021年,让更多白血病家庭渡过难关
 


3

都说今年很难,但大山里的外婆却找到了另一条出路——
直播。

图片来源:梨视频
“你知道薇娅不?”
“我不喂鸭,我喂鸡。”
一次直播时的对话,让志愿者笑称外婆为“老年版薇娅”。 
78岁的刘仕英外婆是一名留守大山的空巢老人。
这几年,在公益机构的帮助下,外婆们在山里养鸡,靠自己的劳动创业养老。
留守的苦难并没有让她们失去对世界的热爱。
如今有了志愿者,之前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的外婆们,也能在直播间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我要捐款               

2021年,支持大山里的外婆们创业养老



4

2020年,很多人都忘不了南方的洪水。
但更令人难忘的,是人们在绝境中坚守的希望。
江西鄱阳县,洪水重灾区。
村里的堤坝出现了险情,小江爷爷和村民们第一时间跑去抢险。
等回到家里搬东西的时候,大多数家当都被冲跑了。
一家人辛苦劳作的20亩水稻也被淹没。
小江爷爷并不后悔。
“抢险总是要有人去的,都是为了保住家里的房子和地里的稻子。”
9岁的小江和7岁的妹妹也很懂事。
洪水过后,爷爷奶奶在砌房子,兄妹俩放学后也帮着搬砖。
了解到一家人生活不易,小江的姐姐因为生病影响了智力,16岁还在读六年级,公益机构就把姐姐纳入了助学一对一的帮扶对象,定期资助帮扶。
洪水都扛过去了,未来一定越来越好。

               我要捐款               

2021年,让更多困境儿童安心上学
 


5

2021年,“平安”是很多人许下的新年愿望。
而“平安”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志愿者在灾难面前的默默付出。
2020年8月11日,四川雅安暴雨,6人死亡、5人失联。
8月12日,司机王大哥载着应急救灾物资从西昌出发。
这一路,王大哥经历了塌方、堵车、暴雨……
240公里的路程被绕成了500公里。
最困的时候,他也只是趴在方向盘上睡了半小时。
“尽早安全地将物资送达,是我应尽的责任。”
终于,车子在8月13日早晨到达雅安。
“还有其他事吗?”卸完货,王大哥问。
没过几秒回头再看,人已经睡着了。

               我要捐款               

2021年,致敬在灾难面前默默付出的志愿者



6

疫情时期,不进校园是对孩子们的保护。
在爱心衣橱项目的新衣发放现场,志愿者们隔着铁门远远注视,想看一眼孩子们穿上新衣。
没想到,几个穿上新衣的孩子自发跑到了大门口——
“谢谢叔叔阿姨。”
疫情下,我们只能在铁门两旁相望。
期待未来,我们可以拥抱彼此。

               我要捐款               

2021年,让更多乡村孩子穿上温暖新衣
 


7

过去一年,总有那么一些时刻,让我们相信未来的希望。
在广州马拉松的赛场上,自闭症男孩竣文冲过了终点。

图片摄影:跑步维生素
竣文妈妈喜极而泣。
5小时零7秒,42.195公里。
竣文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全程马拉松挑战。
为此,他练习了将近3年。
从3岁确诊自闭症,到20岁跑过马拉松,竣文在普通学校上过学,参加过职业培训,也尝试过一份水吧店员的实习工作。
这一切背后,离不开竣文妈妈多年的努力与坚持。
马拉松的终点也是竣文人生的起点。
在往后奔跑的日子里,阳光将会一路相伴。

               我要捐款               

2021年,支持更多心智障碍人士融入社会



8

看到人工耳蜗上的显示灯亮起,小燃一家泪流满面。
“咚——咚——咚”
测试鼓声响起,小燃回头,看向了鼓声的位置。
孩子终于听到声音了!
第一次收到声音讯号的小燃一下哭了出来。
“我们全家瞬间看到了希望。”小燃爸爸说。
去年,小燃被查出神经性耳聋,听不见任何声音。
医生建议植入人工耳蜗,但十几万的治疗费用小燃爸爸根本负担不起。
在农村,“全家人整年的收入也就3、4万”。
幸运的是,爱乐融聆听计划为小燃提供了帮助,加上小燃爸爸四处借钱,小燃顺利植入了人工耳蜗。
漫长的无声世界结束了。
耳边有了声音,小燃也拥有了一个重生的机会。

               我要捐款               

2021年,让更多听障儿童回归有声世界
 


9

2020年,因为一群人的坚守,一些绝境中的濒危物种也有了一线生机。
这是护鸟志愿者王建民和同伴们放飞的两只东方白鹳。
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此前,其中一只东方白鹳踩中了盗猎者的猎夹;
另一只则因为感染了寄生虫和细菌需要接受救治。
为了救下踩中猎夹的东方白鹳,志愿者们在它经常觅食的地点布下诱捕网具,顶着严寒,在芦苇丛中蹲守了三天。
在志愿者的努力下,两只幸运儿最终从虎口中脱险。
它们各自带上了卫星跟踪器,也各自获得一个环志编号,翱翔远飞。
如今,两只东方白鹳已经康复放归,顺利融入群落。
12月30日,它们和伙伴们一起离开了天津,继续往南迁徙。
期待明年,我们能再次相见。 

               我要捐款               

2021年,让东方白鹳顺利南迁



10

“几十年了!我家终于有黄羊来做客了!”
家在腾格里沙漠的嘎拉巴依尔非常高兴。
因为这段拍到野生黄羊的小视频,他被当地人羡慕不已。
2013年,嘎拉巴依尔和爸爸开始在自家已沙化的草场上种梭梭,至今已种1.5万余亩。
因为这些梭梭,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在改善。
梭梭林里的各种野生小动物也渐渐回来了。
以前,嘎拉巴依尔在外跑车搞运输,现在,他把车卖掉,一心一意地投入梭梭种植。
不只是嘎拉巴依尔。
未来,更多牧民将种下越来越多的梭梭,保护我们的土地,守护我们的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蔺7.27洪灾亲历:爸爸为什么不来救我们?
守护——炎炎的烈日下,东方白鹳爸爸下耐心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季赛71)
今天做了马拉松志愿者_懒蟹殿
我心中的那份感动作文600字_15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