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级文物(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境)展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于2002年1月印发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全国有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新石器时代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柄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2、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

《陶鹰鼎》陶制,新石器时代雕塑,高36厘米,出土于陕西华县太平庄,现收藏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现在已知的我国最早的雕刻作品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中,人们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雕塑,其中以陶制品为最多,也有用玉、骨、牙等材料雕刻的。题材主要是人物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这些作品有的是独立的雕像,有的则附属于日常使用的器具。这件《陶鹰鼎》就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件作品属于中国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出土于一个成年妇女的陵墓。


3、司母戊铜鼎 商后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1939年河南安阳市武官村

后母戊鼎(旧称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1939年初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4、利簋 西周早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临

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为周武王时官吏利所作,故名。因其铭文中有“珷征商”字样,又被称为“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方座圈足,器形与天亡簋相似,为典型的西周早期风格。簋腹和方座饰有饕餮纹、夔纹,圈足饰有夔纹、云雷纹。腹内底部有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5、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村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通高1021mm;口径784mm;腹深490mm;重153.5kg。形制为:立耳;深垂腹,腹上部饰曲折角兽面纹;足上部饰外卷角兽面纹、出脊,足下部略呈蹄形。鼎内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铭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6、虢季子白盘 西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

传世铜器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7、凤冠 明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

六龙三凤冠,明代,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径约20厘米。龙全系金制,凤系点翠工艺(以翠鸟羽毛贴饰的一种工艺)制成。其中,冠顶饰有三龙: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面向前;两侧龙向外,作飞腾状,其下有花丝工艺制作的如意云头,龙头则口衔长长珠宝串饰。三龙之前,中层为三只翠凤。凤形均作展翅飞翔之状,口中所衔珠宝滴稍短。其余三龙则装饰在冠后中层位置,也均作飞腾姿态。冠的下层装饰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间镶嵌红蓝色宝石,周围衬以翠云、翠叶。冠的背后有左右方向的博鬓,左右各为三扇。每扇除各饰一金龙外,也分别饰有翠云、翠叶和珠花,并在周围缀左右相连的珠串。整个凤冠,共嵌宝石128块(其中红宝石71块、蓝宝石57块),装饰珍珠5449颗。


8、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嵌绿松石象牙杯商代后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杯身用中空的象牙根段制成,因料造型,颇具匠心。侈口薄唇,中腰微束,切地处略小于口。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且具有相当的装饰性,上下边口为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的条带间隔为四段,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有尾,眼、眉、鼻镶嵌绿松石。第二段是杯身纹饰的上体部分,二组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为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绿松石。第三段刻三个变形夔纹,眼部镶嵌绿松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绿松石带相隔。第四段的三组饕餮纹眼鼻同样是镶嵌绿松石。一、二、四段都是饰以三组饕餮纹,但形态却各异。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9、晋侯苏钟(一套14件)西周厉王时期

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被盗上海博物馆

西周厉王时期。编钟为成组的青铜乐器。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1993年初,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


10、大克鼎西周晚期 上海博物馆

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村

大克鼎西周晚期。西周孝王时期器物,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此鼎系周孝王时期铸器,历见著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大克鼎与大盂鼎和毛公鼎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11、太保鼎西周初期 天津博物馆

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

通高50.7厘米,口径 23×36厘米 铭文细部图西周康王时期青铜礼器。四足方鼎。直耳,耳上有垂角双兽,作攀附状。腹壁四隅起棱脊,腹饰兽面纹及垂叶纹。柱足饰兽面纹,有棱脊,中部附圆盘。造型优美独特,铸造工艺精湛。内壁有铭文“大(太)保铸”3字。太保,官名,即辅助周王的要臣召公奭(shì,音事)。 据传此鼎为清道光、咸丰年间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出土,同出的尚有敦、甗、彝等,即著名的“梁山七器”。该鼎历经李宗岱、丁麐年、徐世昌等名家收藏,是享誉海内外的青铜重器,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堪称国之瑰宝。徐世昌著《水竹邨人集》中有专为此鼎所作的《得鼎歌》,倍加赞颂。 1958年徐世昌孙媳张秉慧捐献。

12、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博物馆

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朱漆碗

朱漆木碗,新石器时代,食器,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口径9.2-10.6厘米,底径7.2-7.6厘米,高5.7厘米,木胎,浙江省博物馆藏。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它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因壁厚而显得较为笨拙。口部内收、腹线较深及圈足较高的造型,也透出了几分古朴,口部的残缺更标示出岁月的沧桑,几条若隐若现的外壁腹线,使碗的整体造型呈瓜棱状,又平添了几许灵气。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生漆。朱漆碗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分布于浙江宁(波)绍(兴)平原东部的一种原始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文化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木质文物表明,宁绍平原的先祖们有着十分发达的木器制作手工业。木器广泛应用于建筑、生产及日常生活领域。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使这些几千年前的木质器具保存下来,因此我们才有缘得见这件貌不惊人却身价不凡的木碗。

13、良渚出土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 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石器时代。高8.8厘米 射径17.1---17.6厘米 孔径4.9厘米。黄白色,有规则紫红色瑕斑。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琮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注:“琮,瑞玉,大八寸形似车 车工 两字合成一字 。这是对琮的最早定名。根据《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 它的形状内圆外方,中间为圆孔。专家们推测,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出土,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号墓墓主关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


14、水晶杯战国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

战国水晶杯此杯1990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 此杯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它不仅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就其制作技巧与工艺水平而论,实令人惊叹,堪为无与伦比的珍品。

15、淅川出土铜禁春秋中期 河南博物院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

春秋中期。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1978年,河南省文物部门对楚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出了大小春秋楚墓24座,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其中仅下寺2号楚墓就出土大型青铜礼器80余件,车马器、兵器、玉器、金箔、骨贝等6000多件。在这些国宝中,就有这件被誉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的云纹铜禁。云纹铜禁主要用作尊、卣、壶类酒器的器座。铜禁在传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发现,而此件云纹铜禁可算得上是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


16、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春秋中期 1923年于河南省新郑市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出土 注:原物为一对,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

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长30.5厘米,宽24.9厘米。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壶身的纹饰为浅浮雕并有阴线刻镂的龙、凤纹饰。有的是以鸟兽合体的形式表现,虬屈蟠绕,布满壶体。圈足上每面饰相对的两虎,器盖口沿饰窃曲纹。壶颈部四面均有龙(兽)形耳,两正侧面作回首反顾之龙形,有花冠形角,体积很大,冠与身躯均有镂空的精美花纹。壶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饰的有翼小龙,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状。兽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圈足下有双兽,弓身卷尾,头转向外侧,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兽,和壶体上所有附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相互应合,共同在观者视觉上造成壶身轻盈、移动的感觉。1923年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出土。


17、齐王墓青铜方镜 西汉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淄博市博物馆

西汉时期。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公斤。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公社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淄博博物馆。


18、铸客大铜鼎战国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 安徽省博物馆

铸客大铜鼎又名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战国。楚国青铜炊器,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围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颈侧附双耳,耳的上部外侈。腹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外壁饰模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饰浮雕旋涡纹。鼎口平沿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三国(吴) 马鞍山市博物馆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漆木屐,木胎,一对,屐板基本呈椭圆形。趾部有一穿孔,根部有二穿孔,为系绊带所用,绊带均朽不存。屐板髹黑红漆,剥落严重,残存漆皮为素面。长20.5厘米、宽8厘米、厚0.3厘米、重50克。漆木屐前面是有一个孔栓绳子,后面有两个孔作成木屐的形态。这个漆木屐和当代木屐样子差不多,在日本、韩国展出时还引起了轰动。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没有出土以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通过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木屐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


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三国(吴) 马鞍山市博物馆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1984年6月安徽马鞍山市雨山乡(现为雨山区)朱然墓出土“彩绘贵族生活图漆盘”,盘径24.8厘米,底径22.5厘米,高3.5厘米,重200克。平沿直口,浅腹平底,沿与腹下各有一鎏金铜扣。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盘内绘十二人,分为三层。上层为宴宾图,画面五人。中间一豆形器,内有一勺,左边一男一女当是主人,一侍女立于一旁,右边是两男宾。宾主都跽坐在圆形坐垫上,似正畅谈。底座前有一矮足圆盘,上置食物。中层也绘五人。左边是梳妆图,画中有一女子跽坐在镜架前梳妆,旁置一奁,盖已揭开。中间画对弈图,两男子分坐两边,中间置一棋盘,前有矮足圆盘,上置食物。中间画对弈图,两男子分坐两边,中间置一棋盘,前有矮足圆盘,上置食物。右侧画驭鹰图,两人对坐,手臂前举,各架一鹰,中间置矮足圆盘,上置食物。以上四组活动都在室内,有门窗和屏风的设置。下层似为出游图。画面二人,一人骑羊,一人跟于羊后,羊前有一山丘。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北魏 大同市博物馆

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

北魏。每块长约 80厘米,宽约 20厘米,厚约2.5厘米。,漆屏风用木板制成,出土时较完整的有五块,遍读朱漆然后作画,有黄色墨书榜题和题记。屏风两面原皆有画,入葬时朝下的一面腐蚀严重,原貌难以辨别,向上一面保存较完好。图中所示为尚能拼合的第一、第二块向上的一面。第一、二块屏风画用栏界分为四层。第一层六个人物,为帝舜格守孝道的故事;第二层三个人物为周太王妃太姜、周武王母大姐、周文王母太任的立像;第三层两个人物,为鲁师春姜及春姜女像;第四层六个人物,为班捷仔辞成帝同乘辇故事。以上故事多出自西汉刘向所著《列女传》,帝舜事迹见《史记?五帝本纪》。所画内容与汉代以历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传统相承袭所画人物用黑线作铁线描,脸、手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渲染,画风与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十分相似,面相则已见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而以漆或油彩作画比在纸、帛上作画更为不易,可见漆工技艺高超。这件屏风不但在当时属于上品,在现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难得的精品。与屏风同出的还有四个石雕屏趺,当初是插立屏风用的,每件边长约 32厘米,高6.5厘米。屏趺雕刻极精,但内容与屏风画没有联系,均与佛教有关,说明当时北魏佛教十分兴盛。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北齐 山西省博物馆 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

中国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王郭村,1980~1982年发掘。该墓是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的砖构单室墓。墓主鲜卑人,北齐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之子,武平元年(570)入葬。 壁画共71幅,无榜题,总面积200.55平方米。内容分为:①墓道、天井、甬道及墓室四壁下层,绘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②甬道、墓门及墓室中、上栏,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壁画分若干小段,每段均前有导骑2人,后有群像1组,各段又相互呼应,以长卷式构图组成一幅人间生活、古代神话传说与儒道释合流一体的宏伟壮丽的画面,其手法写实,洋溢着生活气息(见彩图[娄睿墓壁画《出行图》(北齐)山西太原])。壁画继承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沿袭汉魏壁画单纯、粗犷的风格,线条洗练遒劲,注重表现仪卫人物的神采和动态;晕染法运用得相当纯熟,以淡红晕染,突出凹凸明暗的立体效果,具有实体和空间感。此外壁画融合了外来艺术成分,丰富了民族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突出体现了单线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同时延续了汉代墓室壁画、汉代帛画所流行的天上、人间、地下的表现程式,布局和内容又受当时盛行的寺观壁画的影响,包含着南北朝晚期佛教思想因素。 娄睿壁画技艺的精湛和涉猎事物的浩繁,是衡量北齐绘画发展水准,研究北齐音乐、服饰、内廷、丧葬等礼仪制度的重要例证;亦是北朝中原地区壁画艺术的卓越代表。据史籍记载,北齐绘画成就颇高,名家辈出,曾影响隋及初唐。而从娄睿家族的显贵地位估计,壁画当出自熟悉北方戎马生活的宫廷画师之手。故有的研究者推测它可能是当时宫廷画家杨子华的作品。


23、涅盘变相碑 唐代 山西省博物馆

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

石雕碑高302厘米 宽87厘米厚25厘米 山西省博物馆藏 涅盘变相碑,原为山西猗氏(今临猗)县大云寺遗物。 寺宇早毁,碑于1957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馆陈列。 碑为螭首龟趺。额部雕众神将护持之须弥山。碑正面雕涅磐故事六图,上部四图—左面为“纳棺”、“临终遗戒”,右面为“荼毗”、“送葬”。


24、常阳太尊石像 唐代 山西省博物馆

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

收藏在山西博物馆。像高一点五米,以白石雕造,形象丰颐,神态和穆。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座的四面刻有铭文及供养人姓名。其形像优美,技法娴熟。


25、大玉戈 商代前期 湖北省博物馆

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

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大玉戈是礼玉中的精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样的玉器只有在高级别的贵族墓葬中才能见到。大玉戈在北赵晋侯墓地的晋侯墓中多有出土,羊舌M1的墓中也不例外。大玉戈和玉璧出土于墓主人棺内,分置墓主人身上和身下,有七、八件之多,精美异常。


26、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 湖北省博物馆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另有一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镈钟上有铭文,记述此镈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此外,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


27、曾侯乙墓外棺 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外棺

内棺

战国。曾侯乙墓“外棺” 曾侯乙墓位于今湖北随州,1977年发现,1978年由湖北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发掘,其外棺采用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彩绘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用笔自然流畅,文饰有云纹、三角形纹等,尤其以龙纹变化复杂,最具特色,系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重七吨半外棺的装饰并不华丽,但设计者十分细心:外棺一侧的下方,还开了一个门洞,有人猜测,这也许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28、曾侯乙青铜尊盘 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战国的青铜尊盘,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由尊与盘两件器物组成,出土时尊置于盘中。尊是盛洒器,盘则一般作水器用,也可置冰,名为“夷冰盘”,于大丧时使用。二者合二为一器,浑然天成。上古时人往往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酌以献尸,礼宾时酌以饮客,是重要的礼器。出土时盘内“曾侯乙”的铭文系改刻而成,表明该器曾为曾侯乙的先君所用。 失蜡法制作的尊盘,装饰繁缛,工艺精巧,堪称极品,尤其是镂空装饰多层相扣,表层纹饰互不连接,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同梗又分层联结镂空铸铜技术,楚文明伟大得不得了! 失蜡法是熔模铸造青铜器的一种方法。所谓“失蜡”法,是制作一个略小制成品的粘士模型,在它上面涂上一层蜡,在蜡上雕刻花纹后,再加上一层粘士,然后进行整个加热,蜡熔化后留下空隙,然后将青铜注入空隙。在我国失腊法有使用仅见于楚国。


29、彩漆木雕小座屏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

战国。通高15、长51、座宽12、屏厚3厘米。此座屏为木质,周身髹黑漆,用朱红、灰绿、金、银等色漆彩绘。外框长方形,其中透雕和浮雕了五十一只动物,包括大蟒二十条,小蛇十七条,蛙二只,鹿、凤、雀各四只。透雕部分由两约对称的图形组成,两组图形完全相同,构图十分稳定。每组图形都以双凤。双鹿围绕着一个中心——鸷鸟搏蛇。底部浮雕以纠结的蛇、蟒和蛇吞蛙为主要内容。除边框为直线外,鹿。凤和蛇的轮廓均为曲线,形成有动感的韵律。各种鸟。兽、蛇、蛙都以写实方法表现,但它们的动态和身上的羽毛、斑纹毕竟是理想化的,因此比自然更具有规律,也更美。如左右两只鸷鸟各衔蛇两条,我们可以想像在乌嘴下挣扎的蛇是如何丑陋,但这两条蛇都盘成对称的花结,委婉自由、玲珑剔透,是座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这件座屏在艺术上极为成功,历来被艺术史家看成是楚国漆工艺品的代表作。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30、红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晚期

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


31、鸭形玻璃注 北燕 辽宁省博物馆

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


北燕。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1965 年9月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


32、青铜神树 商代 三星堆博物馆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树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商代。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树的下部有一个圆形底座,三道如同根状的斜撑扶持着树干的底部。树干笔直,套有三层树枝,每一层三根枝条,全树共有九根树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枝条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在每层三根枝条中,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底座圈上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绳索的残龙。这株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真可算是独树一帜,举世无双。


33、三星堆出土玉边璋商代 三星堆博物馆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



玉边璋纹饰

三星堆玉边璋 商代。通长54.5公分,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在山形图案的低部又画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侧,一只大手,仿佛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三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的姿势。第五幅又是两座山,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三星堆遗址出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国家文物局通告
中国古人有多厉害?
中国古人有多厉害?这些禁止出境的文物,说明了一切!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上)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中国古人有多厉害?看看这些禁止出境的文物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