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穷人善良,是因为卑微


追风筝的人》共读第 01天

本篇文章共:1175个字,建议阅读:4分钟


拆解共读目标:在1975年的阿富汗,阿米尔是少爷,而小他一岁的、天生便是兔唇的哈桑是仆人,他们都失去了妈妈,阿米尔的妈妈生阿米尔时死于难产,哈桑的妈妈则在哈桑出生几天后跟一群江湖艺人私奔了。这两个男孩吃一个奶妈的奶长大,拥有似乎牢不可破的情谊。今天读完 第1节:改变了一切——第4节:我的公主


01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印象里,阿富汗这个地域干旱、缺水、尘土飞扬以及自然而然的贫穷,因此,对阿富汗以及周边连年征战的国家和他们的历史毫无兴趣,对我而言,那里的人民是可怜的,那里的政府是可悲的。


所以当《追风筝的人》这个故事一点一点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并没准备好接受一个平静的,也曾春暖花开,羊肉串香飘整条街的画面,更没想到那里的孩子也可以无忧无虑的追逐风筝。


02  那年的阿富汗也曾春暖花开




开篇提到1975年,“那些未曾赎还的罪行”和哈桑,这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回忆。接下来就是阿米尔少爷和小哈桑的童年背景,原来70年代的阿富汗人已经习惯在周末去看足球赛了,并且有绿色的草坪。不仅如此,喀布尔的大街上还有翠绿的棕树,美观别致的二层别墅。


宁静的阿富汗在冬天的早晨碧空万里,炊烟会从喀布尔的街巷里袅袅升起,这一切和2001年9月11日之后我们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上的看到的炮火纷飞和残垣断壁的阿富汗判若两地,战争改变了一切。


而阿米尔和小哈桑,尽管他们一个住在别墅里,一个住在后院的的破帐篷里,但这并不妨碍阿米尔的父亲将哈桑的父亲称为40年的好兄弟,不妨碍小哈桑成为阿米尔少爷在少年时代最要好的同伴。


03 你我身世相似,如此悲惨




相对于阿米尔刚出生就失去了母亲,哈桑的身世来得要更加悲伤。一个残疾蹒跚的阿里爸爸,一个不知检点的妖娆母亲,尤其是士兵们恶俗的描述,更让人对哈桑的母亲产生一种鄙夷和道德的谴责,这个女人美貌动人却声名狼藉,在生下兔唇的哈桑的第七天就离开了,哈桑的父亲阿里显得尤为寒酸。


绝大多数孩子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汇是“妈妈”,而哈桑说出的第一个词汇却是“阿米尔”。这个细节的直观理解是,哈桑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


这就很像一些家庭,那些最不受宠的孩子,反而常是最“孝顺”的孩子,他们在成年后为了得到父母的欢心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以至于严重忽略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的幸福。


04 穷人善良,是因为卑微




“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  阿米尔和哈桑一个主一个仆、一个逊尼派一个什叶派、一个是人人羡慕的富家子,一个是见不得阳光的私生子,一个悠游在自由惬意的美利坚,一个挣扎在战火纷纷的阿富汗,在阿米尔心里,他“始终没有把哈桑当作朋友,就像父亲对阿里一样。


而哈桑,因着贫穷忠诚,更容易产生感激之情。


这个时代太浮躁,每个人都会精确地计算自己的得与失,仿佛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计量投入产出比,礼物成为交易,恋爱成为投资,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真心付出的呢?有人把哈桑的忠诚解读为爱的炮灰,而我更愿意相信,这出于接纳一切的爱的本能。



Tips:今天的领读就到这啦。


8月1-8月10共读的是《追风筝的人》,请各位书友在晚上9点前,自己准备好电子版或纸质版书籍。 


不知道如何共读的友友们注意啦,共读有两种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风筝的人》的救赎
简单就好《读<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读《追风筝的人》感悟
回家的路,一份忏悔,一份乡愁!
周末书评 | 迂冰 |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追风筝的人》|哈桑的自述:为你,千千万万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